沪教委德[2015]24号
颁布时间:2015-09-21 00:00:00.000 发文单位: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精神,进一步落实国家、上海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围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中心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以下简称“德育实训基地”)的引领示范作用,提升以育人为本的教师专业素养,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落实《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两纲”),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坚持立足实训,培养一支信念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勇于创新,在全市或全国有一定影响和辐射力的德育老师队伍。
(二)具体目标
1.构建具有上海特色的德育老师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总结提炼具有不同专长的骨干教师育德能力培育的基本规律和个性化孵化机制,使德育实训基地成为培育来源多样、各具专长的德育老师后备力量的孵化场。
2.形成项目驱动的研究机制。针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及其对策,以项目驱动的方式开展实践行动研究,使德育实训基地成为攻关研究、打造样板的试验田。
3.建立成果共建共享平台。充分发挥德育实训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使德育实训基地成为深化学校德育教育的“领头羊”。
二、主要任务
本轮德育实训基地的建设周期为3年(2015年-2017年),主要任务是:
(一)以构建特色实训课程体系为重点,加强德育老师后备人才培养
各德育实训基地要根据本基地的培养目标和功能定位,结合学员的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基地主持人和导师团的专业优势,认真制定基地整体建设规划、年度实施方案以及与之配套的培训课程计划。要明确本基地培训课程建设目标,总结提升已有实践经验,系统设计学员应知、应会、应悟的实训内容。要进一步完善通识培训,即通识性的师德修养、教育形势、专业理论、职业价值、人文素养等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尤其要加强基于本基地培养功能定位的特色实训课程建设,并积极开展跨基地共建共享实训课程的探索,进一步完善体现各类德育实训基地特色,并能全市共享的实训课程和配套资源,构建体现学员主体性、注重效能提升的实训模式。
(二)以课题项目研究为载体,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各德育实训基地要围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中心任务,进一步聚焦提升学科育人实效、丰富管理育人艺术、深化文化育人内涵、构建校内外育人共同体、推进德育信息化等方面的前沿问题,结合自身建设方向,确定1-2个重点项目,依托基地主持人、专家团队、学员及各方相关资源,有计划有重点地持续开展实证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及时有效地向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转化,为落实教育综合改革任务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成果。
(三)以加强成果交流辐射为抓手,发挥智库功能
各德育实训基地要进一步完善德育实训基地成果展示交流平台,加强基地工作简报、基地微博、微信平台等建设和更新工作,及时反映德育实训基地的过程性建设成果;要加强各基地之间、基地与其他学校、区县,乃至外省市之间的沟通交流,建立形成协同创新、共建共享机制,加大基地项目研究成果的辐射面和影响力,要主动承担或参加市级决策咨询类课题研究,充分发挥课题研究的支撑和服务功能,使德育实训基地成为政府部门决策咨询的智库群。
三、工作要求
(一)规范管理。各德育实训基地要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过程管理,注重过程性材料的积累,定期编制基地工作简报,及时更新基地微博、微信等展示平台。完善学员考勤制度,建立学员研修档案。实训活动原则上每月2次,每次1天,其中三分之一的时间应安排在非工作日。实训活动应包括通识培训和研修实训,总课时数为378课时,其中通识培训共80课时,研修实训共298课时,缺课三分之一以上的学员不予结业。要严格遵守各项财务规定,合理使用经费。
(二)明确职责。每个德育实训基地有1-2名领衔导师主持,领衔导师负责基地的建设任务,包括基地建设规划、年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实训课程和配套资源的研发,引领课题项目研究,导师团成员的提名,学员的选拔,基地的日常管理和运作,成果的示范辐射等;每个德育实训基地要建立1个由若干名专家组成的导师团,导师团成员的专业领域必须与基地的功能定位相匹配,由基地领衔导师提名,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可。导师团要为基地的实训课程体系建设、课题项目研究、成果的交流辐射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撑。
(三)成果鲜明。各德育实训基地要坚持实训,及时总结提炼基地的实践研究成果和培训模式,加强纵向和横向的交流互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地建设经验和成果,力争培养出若干名在本市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德育老师后备人才。
四、管理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由市教委牵头成立“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管理办公室”)。管理办公室设在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负责全市德育实训基地的组织管理和统筹协调工作。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进修学院要加强对本区域所属德育实训基地的支持和指导,并为本区域进入基地的学员搭建优先发展的平台。
(二)规范经费管理。根据事权与支出责任相一致的原则,市、区分别予以经费支持,有条件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可加大资助力度。德育实训基地的经费主要用于培训研修活动、课程资源开发、课题项目研究、成果示范推广等方面,各基地要严格遵守财务制度,合理使用工作经费,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三)探索绩效评估。管理办公室坚持“客观公正、标准公开、程序透明、以评促建”的评估原则,组织专家对各德育实训基地工作开展定期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下一轮基地申报的重要依据。本轮德育实训基地建设结束后,完成培训内容的学员,经各德育实训基地考核通过后,发放相应的结业证书,由学员所在区县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备案,并由管理办公室组织评选“优秀学员”,开展后续培养。
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2015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