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31 苹果版本:8.7.31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2008CPA教你一招:巧算应交所得税

来源: 编辑: 2008/08/05 09:26:08 字体:

  第一步:计算应交所得税正保会计网校

  本期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会计折旧或减值-税法折旧或减值(这样做可以不用费脑子考虑到底是+还是-)

  第二步:计算递延所得税本期发生额

  (这一步是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关键,也是最难的地方,解决好了递延所得税的问题,所得税会计就算会了大半了)

  非常好的公式:递延所得税本期发生额=递延所得税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期初余额

  问题在这里:递延所得税期末余额和递延所得税期初余额到底怎么求?(思考一下你的方法)

  妙法求解:递延所得税期末余额=(期初暂时性差异+/-本期会计暂时性差异)*未来转回期间税率。(这里计算的关键之处在于+/-号的处理,大家只要记住一句话“会计折旧或减值大就在借方(+号),税法折旧或减值大就在贷方(-号)”;另外注意未来税率可以预知的是应该用新的税率;如果税率是不能预知的应该用旧的税率,也就是当年的税率)

  递延所得税期初余额=期初暂时性差异*前期税率(一定注意税率是前期税率)

  第三步:倒挤所得税费用

  根据分录确定如何倒挤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现在我通过下面的一道例题来说明这一方法:

  1. 甲股份有限公司为境内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0年度实现利润总额为5000万元;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20×0年以前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20×0年起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

  20×0甲公司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及转回等资料如下(单位:万元):

  项目年初余额本年增加数本年转回数年末余额

  企业存货跌价准备120 0 60 60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1500 100 0 16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0 300 0 3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0 150 0 150

  假定按税法规定,公司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均不得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甲公司除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作为暂时性差异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假定甲公司在可抵减暂时性差异转回时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

  要求:

  (1) 计算甲公司20×0年度发生的所得税费用。

  (2) 计算甲公司20×0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余额(注明借方或贷方)。

  (3) 编制20×0年度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不要求写出明细科目)。

  解答如下:

  (1)第一步:计算应交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额=[5000+(100+300+150)-60]×33%=1811.7(万元)

  **注释:八项减值都是暂时性差异,税法始终不认,计提的减值都在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借方,这是常识。

  公式:本期应交所得税=税前会计利润5000+会计折旧或减值(100+300+150)-60-税法折旧或减值0=1811.7,注意这里的60实际上是会计减值的转回,而不是税法减值,因为税法减值是0

  第二步:计算递延所得税本期发生额(这一步是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关键,也是最难的地方)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120+1500+100+300+150-60)-0]*现行税率33%=696.3.这也就是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注意这里的60实际上是会计减值的转回,税法上根本不认减值,所以税法减值为0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120+1500)*前期税率15%=243

  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696.6-243=453.3(借方,因为会计减值大)

  第三步:倒挤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1811.7-453.3=1358.4

  (2)计算甲公司20×0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余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年末余额=[(120+1500+100+300+150-60)-0]*现行税率33%=696.3

  (3)编制20×O年度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1358.4

    递延所得税资产          453.3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811.7



  进入论坛讨论>>

正保会计网校论坛
2008年8月5日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