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60 苹果版本:8.7.6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考点讲解:应付职工薪酬

来源: 正保会计网校 编辑: 2012/05/14 09:59:26  字体:

招生方案

书课题助力备考

选课中心

资料专区

硬核干货等你学

资料专区

免费题库

海量好题免费做

免费题库

会计人证件照

照片一键处理

会计人证件照

考试提醒

重要节点不错过

考试提醒

2012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第二章 负 债

  考点三:应付职工薪酬

  (一)应付职工薪酬的内容

  职工薪酬是指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和其他相关支出,包括提供给职工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

  1.包括的内容

  (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2)职工福利费;

  (3)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4)住房公积金;

  (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6)非货币性福利;

  (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8)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2.注意问题

  职工薪酬包括提供给职工本人和其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比如支付给因公伤亡职工的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抚恤金。

  (二)职工薪酬的确认与计量

  1.职工薪酬的确认

  职工薪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外,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1)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记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等科目。

  (2)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记入“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科目。

  (3)除直接生产人员、直接提供劳务人员、建造固定资产人员、开发无形资产人员以外的职工,包括公司总部管理人员、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等人员相关的职工薪酬,因难以确定直接对应的受益对象,均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记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科目。

  2.职工薪酬的计量

  对于货币性薪酬,对于国家规定计提标准和计提比例的,企业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情况和职工货币薪酬标准计量计算应计入职工薪酬的金额,例如,五险一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

  对于国家没有规定计提比例的职工福利费,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当期福利计划,预计当期应计入职工薪酬的福利费金额;每一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对实际发生的福利费金额和预计金额进行调整。

  (三)货币性职工薪酬

  1.分配职工薪酬

  对于货币性薪酬,企业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情况和职工货币薪酬标准计量计算应计入职工薪酬的金额,例如,“五险一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按照受益对象计入相关的成本或当期费用,借记“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四)非货币性福利

  1.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

  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含税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

  企业以自产产品作为职工薪酬发放给职工时,应确认主营业务收入,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同时结转相关成本,涉及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2.将企业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

  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该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并且同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3.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

  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每期应付的租金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且同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难以认定受益对象的非货币性福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和应付职工薪酬。

学员讨论(0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