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通过五科,08CPA考后的一点感受与大家分享(王翔)
我一直觉得,CPA通过率不高是由于考CPA考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普遍都不能全职复习,总是被这样或那样的工作、家庭原因牵绊着,但他们的潜力的确是无穷。几乎任何一个参考的人,只要给足够的时间,让他能够心无旁骛地学习,那么通过都是没有问题的。可是问题就在于参加考试的朋友没有这样充分的时间。而我是幸运的,由于各种原因,我有大概五个月的时间潜心准备考试,我想任何人如果用这么长一段时间准备都能够通过,所以说经验谈不上,只能说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准备考试的一些经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很多东西自己适合的,别人并不一定适合。比如说,我看书都是解决了一门再看下一门,但很多人喜欢几门同时进行。各人有自己不同的方法,方法其实没有优劣,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就是最好的。
一、不逃避,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我本科学习的是金融和行政管理,研究生学的是国际贸易,和会计的关系都不大。但是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别的本事没有,考试却考了十几年。所以在2007年的时候,我就报名参加了CPA最难的三门考试:《会计》、《审计》和财务成本管理。那时觉得考试能有多难?盲目地自大无知。
从放暑假后才开始准备,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没有参加任何网校,也没有参加任何培训。结果会计55分,审计53分,财管30分,这是我参加考试以来的最低分。当时又处于找工作的关键时候,除了会计师事务所,也有其他很好的工作机会,这样的考试结果正好让我有了选择其他工作的借口。但是父亲在电话里告诉我:“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你可以选择其他甚至是更好的工作,再也不用参加CPA考试,但人生逃避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况且会计师事务所不是你最初的梦想吗?”。一语惊醒梦中人,如果07年那次过了两门,或许我不会选择这个行业,也肯定没有了成全一次过五门的机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上一次失败,让我积累了经验,熟悉了会计审计的基础知识,为我这次通过考试做了铺垫。所以这次成绩不理想的朋友们,跌到了爬起来,下次就是你成功的时候,迈过这道坎,人生就又能朝前走一步。
二、争取家人、朋友的全力支持
2008年报名前,大家的意见是报三门或两门,但是我下定决心报五门。下定决心后,家人和朋友们通过各种方法支持我的学习:母亲定下了重奖来激励;父亲时不时地打来问候的电话;室友常常把饭做好才叫我去吃;女友也放弃了和我旅游的计划,周末来为我做饭,打扫卫生。
我的老家在四川省双流县,在复习刚进入状态的时候,发生了震惊世界的5.12大地震。我一直到当天晚上才联系上家人,那7,8个小时大脑一片空白。我和女友也订了第二天晚上的机票回成都。可是父亲坚决不同意,要我们退掉机票,说我们回去了也是添乱,他们还要多担心两个人。
我姐姐第二天作为志愿者前往了都江堰灾区,母亲作为环保工作者24小时监控空气、监控水源,我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是名骨科医生,和他父亲也一直奋斗在第一线。他们都打来电话,让我放心,让我好好准备考试,我的那一份他们帮做了。
那个月是漫长而艰苦的一个月,一边关注着中央台24小时的直播,一边复习CPA。今天虽然全部通过了,仍然后悔没有在第一时间回到家乡,和家人一起经历这场灾难。
我工作的单位也是全力支持我们考试,一方面延迟入职时间到9月份,提供了两周的全额带薪假支持我们备考。另一方面,帮我们定了辅导材料,报名参加正保会计网校,邀请正保会计网校的老师到公司来讲课,还和网校合作组织了两次模拟考试。
有家人,朋友,公司这样的支持,能不卧薪尝胆,能不发奋图强吗?家人和朋友永远是一个人心灵的支柱,有了他们的支持就成功了一半。
三、订立自己的计划并强有力地执行
《礼记•中庸》有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考试也是这样,一定要有自己的计划。这种计划包含了两个层面:一方面是指总体的计划,比如说我从四月开始复习,总体计划如下:
因为考试一般在9月20日左右的周六周日,所以将每周六定为一周开始的第一天,从4月5日开始到9月19日共有24周。
第24周——第21周(4周)财务成本管理
第21周——第18周(4周)审计
第17周——第13周(5周)会计
第12周,保留周
第11周——第8周(4周)税法
第7周——第5周(3周)经济法
第4周,保留周
第3周,第2周,最后一周总复习
不管考试考几门,一定要有个大概的进度计划,同时要预留一定的时间,以防计划跟不上变化的情况。
(因为财务管理考试成绩最低仅30分,所以决定首先复习最难的科目,结果这次成绩最高为77分。审计和会计自己觉得当时策略有些失误,还是应该先复习会计)。
除此之外,每周应该有每周的计划。对于每周的进度,心里一定要有数。完全坚持计划是很难的,所以一方面在订立计划的时候要保持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预留一定的时间让自己随时可以进行调整。
四、持之以恒,劳逸结合
由于自己刚毕业加上公司的政策,所以能够全职在家准备考试。考试是个长期的过程,仅靠3分钟的热情是不够的。一天复习10个小时,一周看7天,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最多两周人就崩溃了。在复习的前期和中期,我晚上通常是不看书的,看看电视剧,看看电影,打打篮球,上午和下午保持7,8个小时高效率的学习时间足够了。同时每周一定有一天是一点都不碰书本的,或是出去走走,或是睡个大懒觉,然后和同学聚会。因为通过了6天不断地吸入新知识,休息一天,大脑能够更好地吸收消化前段时间学习到的东西。这也就是常说的7-1>7,这样也能更好地可持续发展。
人总是有很强的惰性,准备考试一个月左右一定会有非常不想看书的时候。这个时候,和家人,和朋友,或是一起考试的人聊聊天,放松放松自己,就能更快地调整过来。不要过于勉强,效率永远比时间的堆积重要,坚持就是胜利。
今年复习考试期间,又有欧洲杯,又有奥运会。对于我这样的体育迷来说,这样的诱惑是难以抵挡的。为了不影响考试,欧洲杯我只看中午的重播,只有决赛熬了通宵。奥运会,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尽量都控制在两个小时以内。
复习准备期间,总有这样或那样的诱惑,一定要坚持,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然后避免一切干扰,排除所有的诱惑,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就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
五、循环反复
像注册会计师这种考试,看一遍是不行的,看两遍也许天才是可以的。对于一般人来说,至少也需要看三遍。
我属于资质很差的,所以自己定的是六遍的策略,也就是“勤能补拙”。当然这种“六遍”不是单纯地重复,所花费的时间也不尽相同。以会计第五章为例:
第一遍:看课本,做笔记;
第二遍:正保会计网校基础班讲义,完成课后作业;
第三遍:正保会计网校基础班的练习;
第四遍:辅导书的讲义,例题,真题;
第五遍:正保会计网校习题班讲义;
第六遍:习题班作业。
而且这种“六遍”也不是看完一遍接着看第二遍,而是隔一天看第二遍,再隔一天看第三遍,所以如果是一日看的第一遍,那么看第六遍的时候已经至少是第11日了。通过这么一段时间的反复,应该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克服“看了后面的章节忘记前面的章节”的问题。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每天并不只是看某一章,比如周一的安排是五章的第一遍,可能还包括第三章的第二遍,第一章的第三遍等等。这种方法对于克服遗忘很有用,但是需要有很好的规划。平均每一遍控制在45分钟到90分钟,对于20章的科目,大概需要120~130个小时,每天6~7个小时,一周五天,四周就能搞定,而且这种搞定将是非常扎实的搞定。
六、做题,做题,还是做题
这一点听起来似乎有些老生常谈,但是对于应试是永远避免不了的问题。以《财务成本管理》为例,考试时间仅有3个小时,却要完成单选,多选,判断,计算,综合,英语附加大量的试题。同时每道试题都会有复杂的运算,特别是综合计算题,往往是海量的运算。
在我考试失败的那一年,很多题似乎会做,但做着做着就不会了,绞尽脑汁好不容易想出来了吧,呀,40分钟过去了,而它不过是一道普通的6分的计算题,考试结束后一看,计算结果还是错误的。这样的问题,可能很多参加考试的朋友们都会遇到。
解决的方法就只有一个,通过不断地做题,练习来熟练,熟练到对同样的题型基本不用思考。而对某一门考试来说,对各种题型都非常地熟悉了解,考试开始一个小时后,题应该做到什么地方,两个小时后,题又应该做到什么地方,哪些题应该放弃,哪些题应该重点突破,都应该心中有数。
说到这里,就能体现出一门一门复习的好处,就是复习完一门后,在复习其他科目的同时,能够每周保持做一套题。我最早完成的科目是财务成本管理,复习完成后,几乎每周日下午都保持做一套模拟题或真题,做了接近20套。所以最后考试很顺利,尽管是最后一门,尽管大脑都成了一锅粥,很多题还是能够很快地理清思路,快速地解答。
当查到成绩的时候,我把消息告诉了我的女友,她激动地哭了,但又说“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其实对于2009年参加考试的朋友们,只要你们一样付出努力,并且持之以恒,在正保会计网校正确而有效的辅导下,获得这样的成绩应该比我更容易。
同时感谢正保会计网校的老师:徐经长、杨闻萍、叶 青、游文丽、陈华亭,他们的专业和水平让人佩服,他们复习条理清楚,针针见血。
感谢正保会计网校的答疑团队,他们的专业和细致让人放心,24小时内答疑的服务也解决了考生许多的实际困难。
感谢我所工作的单位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她对员工学习考试的支持,指导,以及各种政策,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也感谢我的家庭,我的朋友和所有支持我关心我的人!
最后,祝愿参加CPA考试的朋友,2009年新年快乐,在2009年的考试中获得成功!
正保会计网校学员 王翔
2009年1月5日晚
☆ 相关链接:
注意事项: 1、本次征文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除正保会计网校、搜狐教育频道和《财会学习》杂志社外,其他任何网站、报刊等如欲刊载,须获同意,并按国家规定支付作者稿酬! 2、请所有参加征文的作者,务必提供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为您寄送赠品。 联系方式发送到:tougao@chinaacc.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