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接收最新考试资讯
及备考信息
2010年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科目
第九章 项目现金流和风险评估
【考情分析】
本章属于重点章,主要介绍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评估及其风险的衡量与处置问题。本章是第8章“资本预算”的延伸和应用,考生应将这两章结合在一起复习。本章题型以计算题或综合题为主,也会出现客观题,平均分值在15分左右。
近三年本章题型、分值分布
年份 | 单项选择题 | 多项选择题 | 判断题 | 计算分析题 | 综合题 | 合计 |
2009 | 2 | | | 8 | | 10 |
2008 | | | | | | |
2007 | | | | | | |
知识点一——所得税和折旧对现金流的影响
1. 计算题:A公司打算在2007年投产新产品B,公司必须为此作出是否生产的决策。有关资料如下:
(1)技术部门测算,投产新产品B,需要于2007年初购置土地使用权20亩,需出资6000万元。计划于2007年初动工,2008年底竣工。预计厂房建筑物的施工费为400万元,按照合同规定,分别于2007年12月31日和2008年12月31日各支付200万元。设备购置于2008年下半年开始,含安装费在内的设备总价款预计为1000万元。该项目的经济寿命为6年。项目终止时预计土地的市场售价为7000万元,厂房建筑物的售价为150万元,设备的最终残值为60万元。
(2)经销售部门预测,每年该产品的销量为2万台,产品的初始售价为3000元,以后随着通货膨胀预计每年上涨6%,生产部门与财务部门预测的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占售价的60%,付现的固定管理与销售费用第一年为1000万元,以后每年增长6%,每年营运资本需用量占当年销售额的10%。
(3)公司确定的该项目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10%。
(4)依据税法规定,土地使用权的市价高于购置成本,不予摊销。房屋建筑物的折旧额为每年50万元,设备采用直线法折旧,税法规定的年限为6年,净残值率为10%。
(5)项目适用的所得税率为30%。
要求: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并判断投资项目的可行性。
答案:
(1)计算有关的辅助指标
项目期限=2+6=8年
设备的年折旧额=1000×(1-10%)/6=150万元
房屋建筑物的年折旧额=50万元
年折旧额合计=150+50=200万元
(2)计算项目的初始期现金流
NCF0(2007年初)=-6000万元
NCF1(2007年末)=-200万元
NCF2(2008年末)=-200-1000-2×3000×10%
=-200-1000-600
=-1800万元
(3)计算项目的经营期现金流
项目 | 2009年 第3年 | 2010年 第4年 | 2011年 第5年 | 2012年 第6年 | 2013年 第7年 | 2014年 第8年 |
销售量(万件) | 2.00 | 2.00 | 2.00 | 2.00 | 2.00 | 2.00 |
单价 | 3000.00 | 3180.00 | 3370.80 | 3573.05 | 3787.43 | 4014.68 |
销售额 | 6000.00 | 6360.00 | 6741.60 | 7146.10 | 7574.86 | 8029.35 |
变动成本 | 3600.00 | 3816.00 | 4044.96 | 4287.66 | 4544.92 | 4817.61 |
付现固定成本 | 1000.00 | 1060.00 | 1123.60 | 1191.02 | 1262.48 | 1338.23 |
折旧额 | 200.00 | 200.00 | 200.00 | 200.00 | 200.00 | 200.00 |
税前经营利润 | 1200.00 | 1284.00 | 1373.04 | 1467.42 | 1567.47 | 1673.52 |
税后经营利润 | 840.00 | 898.80 | 961.13 | 1027.20 | 1097.23 | 1171.46 |
折旧额 | 200.00 | 200.00 | 200.00 | 200.00 | 200.00 | 200.00 |
经营现金净流量 | 1040.00 | 1098.80 | 1161.13 | 1227.20 | 1297.23 | 1371.46 |
营运资本投资 | -36.00 | -38.16 | -40.45 | -42.88 | -45.45 | — |
每年现金净流量 | 1004.00 | 1060.64 | 1120.68 | 1184.32 | 1251.78 | 1371.46 |
【注】营运资本投资的计算过程如下:
某年营运资本投资(垫支)=本年营运资本需用量-上年营运资本需用量
=本年销售额×10%-上年销售额×10%
=本年销售增长额×10%
=上年销售额×6%×10%
以2010年为例,2010年的营运资本投资应计入2009年的现金流出量,可计算如下:
6000×6%×10%=36万元
其余年份以此类推。
(4)计算项目的处置期现金流
土地变现净收入=7000-(7000-6000)×30%=6700万元
房屋建筑物折余价值=400-50×6=100万元
房屋建筑物变现净收入=150-(150-100)×30%=135万元
设备折余价值=1000-150×6=100万元
设备变现净收入=60+(100-60)×30%=72万元
固定资产变现净收入合计=6700+135+72=6907万元
收回垫支的营运资本投资=600+36+38.16+40.45+42.88+45.45=802.94万元
处置期现金流合计=6907+802.94=7709.94万元
(5)计算项目的净现值
年份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初始期现金流 | -6000 | -200 | -1800 | | | | | | |
经营期现金流 | | | | 1004.00 | 1060.64 | 1120.68 | 1184.32 | 1251.78 | 1371.46 |
处置期现金流 | | | | | | | | | 7709.94 |
合计 | -6000 | -200 | -1800 | 1004 | 1060.64 | 1120.68 | 1184.32 | 1251.78 | 9081.4 |
折现系数(10%) | 1 | 0.9091 | 0.8264 | 0.7513 | 0.6830 | 0.6209 | 0.5645 | 0.5132 | 0.4665 |
现值 | -6000 | -181.82 | -1487.60 | 754.32 | 724.43 | 695.85 | 668.52 | 642.36 | 4236.54 |
净现值(现金流量现值合计)=52.60万元 |
结论:由于净现值大于0,因此该项目具备财务可行性。
知识点二——固定资产更新决策
2.计算题:某公司计划更新某项设备。
旧设备有关资料如下:原价10000元,税法规定使用年限为10年,残值为1000元;该设备已经使用4年,预计可再使用5年,每年付现运行成本为2400元,5年后清理,预计可获得残值收入800元;如果公司决定更新设备,则旧设备预计可在二手市场上以3300元价格售出。
新设备有关资料如下:原价8000元,税法规定使用年限为3年,残值为500元;企业预计将使用4年,4年后报废,预计可获得残值收入800元。
假设新旧设备均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且预期生产能力相同,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率为40%,要求的必要报酬率为10%。试判断当新设备的每年付现运行成本低于多少时,更新才是有利的。
【正确答案】由于新旧设备的预期寿命不同,可通过比较其平均年成本来决定更新方案的取舍。
(1)旧设备平均年成本计算如下:
年折旧=(10000-1000)÷10=900元
目前折余价值=10000-900×4=6400元
目前变现损失抵税=(6400-3300)×40%=1240元
目前变现净收入=3300+1240=4540元
每年现金净流出量=2400×(1-40%)-900×40%=1080元
5年后折余价值=10000-900×9=1900元
5年后变现损失抵税=(1900-800)×40%=440元
5年后变现净收入=800+440=1240元
平均年成本==2074.53元
(2)新设备平均年成本计算如下:
年折旧=(8000-500)÷3=2500元
设每年付现运行成本为C,则:
前3年每年现金流出量=C×(1-40%)-2500×40%=0.6C-1000元
第4年现金流出量=C×(1-40%)=0.6C
4年后折余价值=500元
4年后变现利得缴税=(800-500)×40%=120元
4年后变现净收入=800-120=680元
平均年成本= <2074.53元
解得:C<803.07元,即新设备每年的付现运行成本不超过803.07元时,更新才是有利的。
知识点三——互斥项目排序
3.单选题:下列关于项目投资决策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两个互斥项目的初始投资额不一样,在权衡时选择内含报酬率高的项目
B.使用净现值法评估项目的可行性与使用内含报酬率法的结果是一致的
C.使用现值指数法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会计算出多个现值指数
D.投资回收期主要测定投资方案的流动性而非盈利性
【正确答案】D
4.计算题:F公司的资本成本为9%,该公司2009年有一项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拟定两个方案:甲方案原始投资额为100万元,在建设起点一次性投入,项目寿命期为6年,净现值为27.25万元。乙方案原始投资额为120万元,在建设起点一次性投入,项目寿命期为4年,建设期为1年,运营期每年的净现金流量均为60万元。
要求:
(1)计算乙方案的净现值。
【正确答案】
NPV(乙方案)=60×(P/A,9%,3)/(1+9%)-120=19.33万元
(2)使用共同年限法做出决策。
【正确答案】
甲、乙两个方案的共同年限(最小公倍寿命)为12年。
甲方案的调整后净现值=27.25+27.25×(P/F,9%,6)=43.50万元
乙方案的调整后净现值=19.33+19.33×(P/F,9%,4)+19.33×(P/F,9%,8)=42.73万元
结论:应选择甲方案。
(3)使用等额年金法做出决策。
【正确答案】甲方案的等额年金=27.25÷(P/A,9%,6)=6.07万元
乙方案的等额年金=19.33÷(P/A,9%,4)=5.97万元
结论:应选择甲方案。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
套餐D大额券
¥
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