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6.95 苹果版本:8.6.95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2011年注税查分后征文: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来源: 正保会计网校 编辑: 2011/08/09 17:04:40 字体:

  正保会计网校举行2011年注册税务师考试查分后有奖征文活动(征文时间:2011年8月5日-9月5日),欢迎各位学员积极参与!小编整理了参赛文章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的学习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公司里有一位同事,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评估师……似乎与财务沾得上边的“证照”,她都具备,而且逢考必胜,让人好羡慕。2006年因为该同事报考注册税务师,我初次接触了这项考试,而当时的我还在奋战注册会计师当中。由于注册税务师考试需要本科毕业四年以上才能报考,我当时只能把它列入我的考证清单当中。

  2009年,当我够年限报考注税后,我一下子就报考了4门课程(除税收相关法律没报考),由于之前(2005年后)我一直在网校的指导下学习注册会计师课程,源于对网校的信任,深知网校课程的质量并备受网校帮助的我很坚定的报了网校的注册税务师课程(报了三门,财会没报班),以便能尽快通过注册税务师这项考试。

  2009年2月份,我拿到新书和习题后,开始投入到学习当中。我把网校三税的基础班讲义(叶青老师的税一、税二和奚卫华老师的税代)打印出来,装订成册,然后把基础班讲义对应的mp3课件下载下来,每天下班后,就带着讲义到图书馆一字一句的听着老师的mp3课件,对照着讲义孜孜不倦的学习起来(我不看教材,只听讲义和做辅导题)。以往考试的经验告诉我,单独看讲义只能理解5%的内容,单独听讲义可以理解50%的内容,但是如果把看与听结合起来,可以理解95%的内容。

  我就是用这种方法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到4月末我才基本看完第一次税一和税二(由于我是做内审的,一般是年初1-5月最忙,上班我是没时间看书的)。到5月份,我才开始学习财务与会计,因为会计我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我对待这科的方法是,会计部分不听基础班讲义,直接在网上下载习题一章一章地过一遍,财管部分则按照注会旧制度的难度要求来学习(因为2009年8月末我还要兼顾注册会计师旧制度的财管和审计两门课程考试)。到5月末我基本看完和做了一遍财务与会计的习题了,同时税一和税二也过了第二遍了,税一税二和财会这三门课程我觉得有一定的把握。

  掐算了一下时间,我发觉一下子报考4门对于工作了的人来说还是有些吃紧,所以我就打算放弃税代这门课程,打算保三争四。但是上网浏览和咨询了相关的考友们后,分析了一下,还是觉得三税一起考比较好,否则来年考税代时又要重新复习税一税二的内容。于是我调整了一下方法,上班下班我总共有一个小时在路上(当时租了一间离公司很近而且附近又有图书馆的一房一厅),我就利用这一个小时的路上时间,不断重复听奚卫华老师的课件(奚卫华老师把相关知识点和章节合并起来讲解,省了好多听课件的时间),晚上做税一税二习题的时候顺带做做税代的主观题,至于税代的客观题我则是在临考前请了几天假把网校的习题集和最后几套模拟题背了一下。

  2009年6月17日,我自信地迈入第一门财会考试的考场,由于当年考得并不难,我出考场时就知道肯定能通过了。第二天的税一和税二也是一样,很有信心通过!2009年6月18日下午考完税二后,我连晚饭也顾不了吃,就把税代的习题集和模拟试题通通地过了个遍,放手一搏,2009年6月19日下午,考完税代后我个人觉得当年考得并不难(主要是综合题考得不难),只是我用于税代知识的复习时间少得可怜,感觉过与不过之间吧。我心想,上天是公平的,我如果花那么少的时间就想通过一门执业的考试是需要上天赐予的一些运气的,不过了自己也不必太纠结。

  于是考完注册税务师后,我休整了10天(当时太累了),然后从7月份开始我就完全投入注册会计师旧制度财管和审计的考试复习当中了。2009年8月24日我同事给我信息说注税成绩可以查了,当时心情一下子就紧张起来,完全没有心情复习注会的两门课程(8月28日和30日分别考旧制度注会的审计和财管)。基于我认定自己过三挂一,于是我勇敢的打开查分界面,发抖地键入相关信息,许久不曾按回车键。

  当我看见我的分数时,我紧张的心情顿感消失,随之而来的是欢快的雀跃,然后用颤抖的手指在细小的手机键上胡乱的翻查,直到找到老婆的电话号码后第一时间向她报喜,老婆也配合地给了我一个赞美飞吻以此鼓励鼓励(注:税一108税二102财会111税代61)。

  2009年8月底我同时通过旧制度的财管和审计,结束了长达5年的注会痛苦考试征程;同年11月,我又顺利通过中级经济师的2门考试,完美收官2009年考试任务。

  2010年初,当我还沉浸在2009年考试大胜的喜悦中,注税的最后一门课程税收相关法律的考试也悄悄地向我靠近。说实在,我当时根本没有认清注税考试的难度,2009年我幸运地通过4门课程后一直以为注税不过如此(其实,当年考过的4门我个人觉得应该是近几年的试题中算简单的),最后一门课程做做题不看书就应该可以通过滴。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一直到2010年5月6日才开始看书,跟往常一样打印讲义装订成册,不过这次因为时间太紧就没有一字一句听课件了,而是自己看讲义,然后做习题。当时由于老婆怀孕,所以平常要陪她去作产检,周末要陪陪老婆,调节她的心情,复习的时间越来越少。幸亏到最后请了3天年假,老婆也一直从旁支持我全力冲刺。

  2010年6月20日下午我考完税收相关法律出考场后,基于过分自信的原因,我一直认为一定能通过考试。考后专心陪伴老婆,准备各样东西,包括购买了一套三房两厅的二手房,准备孩子的用品,耐心等待孩子的来临。

  查分的那天终于到来了,不知道为何,打开查分界面时我根本没有一丝紧张或不安的心情,反倒是有将要收获证书的轻松心情。晴天霹雳,这是可以形容当时我看到分数后的真实内心,我无法但又不能不接受这铁一般的事实,短暂整理了一下思绪后,我告知了我老婆。老婆很体贴的说:没关系,来年我来照顾小宝宝,你就继续加油吧!

  2011年注税的税收相关法律的考试,我是从3月底就开始复习了,这次打印讲义,下载课件,对着讲义一字一句的听着赵俊峰老师那谈笑风生的演绎,我突然发现去年的学习方法真的很笨,为什么没有早点听听赵老师的课件,帮助学习呢?其实第二年听课件就发现去年有好多知识点是我自己没有理解透彻,没有通过考试也是应该的,除了轻敌之外,实力不济就是不过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次认认真真地听了找老师的讲义后,自己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对这门课程也更有把握了。复习的过程是辛苦的,一来是工作的忙季,二来住的比较远,一个半小时的单程,晚上还要带小孩睡觉。我就一直这么坚持着学习和家庭,自觉身心非常疲累,但心中却宁愿今年战死考场,也不愿尝试来年重考五门之伤。最后的模拟题,我做得还是可以,基本都在95-105分之间。

  2011年5月15日,我同时参考中级会计师经济法一门课程(73分通过)。2011年6月19日,也就是父亲节的那天,我第一年为人父亲过属于自己的节日那天,还没来得及享受被窝的温存,还没来得及听见老婆说声亲爱的,还没来得及近距离观赏和享受儿子睡觉那可爱的模样,就匆匆的抱着一大堆资料奔赴考场了。那天的天气异常的炎热,我的考场在七楼,爬上去已经是大汗淋漓了,还没等擦完汗水,考官就催促把包包放好,准备分发答题卡和试题了。考试的过程平静而又紧张,单选题还是有把握的,多选题有很多模棱两可的选项,综合题就做得根本没有什么感觉,完全跟我做模拟题的感觉不一样,我只能按照自己的知识积累和记忆坚持到了最后。出了考场后,我有了前车之鉴,不再有狂妄的想法,只想静静地等待查询成绩那天的到来。

  2011年8月5日那天,我无聊地干着公司的活儿,不经意地打开了正保会计网校的主页,发现广东地区可以查询注税成绩了,这出乎我的意料,因为以往都是8月中下旬才可以查询的。这一消息的出现害我悠闲的心情一下子又纠结起来,我迟疑了一下,心想:查吧,都这岁数了(本人今年29,嘻嘻),还有什么可怕的。于是我一字一字地敲打着键盘,屏幕上同时跳跃着我身份证的数字和验证的字母,我的心也如同数字和字母一样上下跳动着。

  回车,啊,我不敢相信啊,税收相关法律下面赫然映着一个“95”的字样。知道成绩后,我发现自己的内心不再像小孩子一样的雀喜了,多年的考试历练,我已经能够压抑自己的喜怒哀乐了,我平静地对待着自己的通过,连忙发了信息告诉了至亲至爱之人。

  大学期间我一直想考下注册会计师,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希望别人认同能我的专业知识水平,考注册税务师也有这个因素在里面。考注册税务师的过程虽然是辛苦的,但是回想起来我觉得自己这三年其实过得很充实,我不但认识了一批教导有方的良师(感谢叶青老师、奚卫华老师、赵俊峰老师,还有很帅的小文老师等老师,正是因为有你们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指导和支持,才能成就我们一个又一个的梦想),还结识了一班志同道合的益友,在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同时,更加学会了如何去学习和做人。

  我希望注册税务师考试的结束只是我人生考试当中的一个逗号,而不是句号。因为我很享受考试带给我的那种知识和认同感,而我也会把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工作当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和提高工作效率。感谢网校一路以来陪伴我走过考试路上的风风雨雨,各位还在奋战在考试途上的战友们,无须临渊羡鱼,只要退而结“网”,我相信你的辛勤汗水也终会得到回报的!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