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6.95 苹果版本:8.6.95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人力资源专业复习资料 失业保险

来源: 编辑: 2012/04/11 11:32:55 字体:

  经济师考试报名在即,广大考生也开始了备考准备,为了帮助您更好的通过201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全面了解2012年经济师考试的相关重点,我们中华会计网特地为您汇编了中级经济师考试辅导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五节 失业保险

  「知识点」6个

  31.失业保险制度,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而失去工资的劳动者提供一定时期的物质帮助和就业服务的制度。

  ? 《社会保险法》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失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失业保险费

  ? 职工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失业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32.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

  《失业保险条例》规定,我国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从国有企业及其职工、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扩大到了城镇所有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同时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以决定本条例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的社会团体及其专职人员、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城镇企业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如果连续工作满一年,且所在单位已缴纳失业保险费,劳动合同期满未续订合同或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社保经办机构根据工作时间长短,给予一次性生活补助。补助办法和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33.失业保险费的缴纳

  《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城镇企事业单位职工按照个人工资的l%缴纳失业保险费;用人单位缴纳的失业保险费不超过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

  ★★★34.失业保险待遇

  (1)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

  1) 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包括:

  ①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1年;

  ②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

  ③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

  失业登记,是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必经程序,目的是掌握失业人员基本情况,确认其领取待遇资格。

  注:关于失业人员是否有求职要求的认定,应以其是否在职业介绍机构登记求职,并参加求职活动为标准。

  2) 失业人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并同时停止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①重新就业的;

  ②应征服兵役的;

  ③移居境外的;

  ④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⑤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部门或者机构介绍的适当工作或者提供的培训。

  (2)失业保险待遇(按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的程度划分)

  1) 当1≤n<5时,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

  2) 当5≤n<10时,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

  3) 当10≤n时,累计缴费l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

  注意事项:

  ? 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

  ? 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与前次失业应当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

  ? 最长不超过24个月

  ?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标准,不得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 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3)遗属待遇(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

  1) 参照当地对在职职工死亡的规定

  2) 发放一次性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

  3) 所需资金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

  4) 个人死亡同时符合多种领取条件的,只能选择领取其中的一项

  「例题14」失业保险待遇是按累计缴费的程度划分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满1年非本人意愿失业的可以领取,最长时限为12个月

  B.满5年的,最长时限为12个月

  C.满5年的,最长时限为18个月

  D.10年以上的,最长时限为24个月

  E.最长时限只能领取到24个月

  「答案解析」ACDE

  ★35.失业登记

  1) 用人单位:

  ? 应当及时为失业人员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

  ? 将失业人员的名单自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l5日内告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2) 失业人员:

  ? 应当持证明及时到指定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

  ? 失业人员凭失业登记证明和个人身份证明,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手续

  3) 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限自办理失业登记之日起计算。

  36.失业保险关系转移:职工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失业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重点」34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