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30 苹果版本:8.7.3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主要的金融衍生品

来源: 人事考试教育网 编辑: 2011/11/16 11:39:52 字体:

  按照衍生品合约类型的不同,目前市场中最为常见的金融衍生品有金融远期、金融期货、金融期权、金融互换和信用衍生品等。各类金融衍生品具有:不同的标的资产,其交易形式和特征也有很大差别。

  一、金融远期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远期合约是最早出现的一类金融衍生品,合约的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确定日期,按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资产。在合约有效期内,合约的价值随标的资产市场价格的波动而变化。远期合约是一种非标准化的合约类型,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这既使得远期合约拥有自由灵活的优点,同时也降低了远期合约的流动性,加大了投资者的交易风险。目前比较常见的远期合约主要有远期利率协议、远期外汇合约和远期股票合约。

  二、金融期货

  金融期货是指交易双方在集中性的交易场所,以公开竞价的方式所进行的标准化金融期货合约的交易。金融期货合约就是协议双方同意在未来某一约定日期,按约定的条件买人或卖出一定标准数量的金融工具的标准化协议。主要的期货合约有外汇期货、利率期货、股指期货等。

  期货合约与远期合约区别在于:远期合约的交易双方可以按各自的愿望就合约条件进行磋商;而期货合约的交易多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进行,合约的内容(如相关资产的种类、数量、价格、交割时间和地点等)都有标准化的特点。无论是远期合约还是期货合约,都为交易者提供了避免价格波动风险的工具,同时也为投机者利用价格波动取得投机收入提供了手段。

  三、金融期权

  金融期权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创新发展的最主要产品。金融期权实际上是一种契约,它赋予合约的购买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约定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资产的权利。为了取得这一权利,期权合约的买方必须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费用,即期权费。

  按照买方权利的不同,期权合约可分为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两种类型。看涨期权的买方有权在某一确定的时间或确定的时间之内,以确定的价格购买相关资产;看跌期权的买方则有权在某一确定时间或确定的时间之内,以确定的价格出售相关资产。

  对于看涨期权的买方来说,当市场价格高于合约的执行价格时,他会行使期权,取得收益;当市场价格低于执行价格时,他会放弃合约,亏损金额即为期权费。对于看跌期权的买方来说,情况则恰好相反。因此,期权合约的买方可以实现有限的损失和无限的收益。

  四、金融互换

  金融互换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交易者按事先商定的条件,在约定的时间内交换一系列现金流的交易形式。金融互换分为货币互换、利率互换和交叉互换等三种类型。

  互换合约实质上可以分解为一系列远期合约组合。例如在最常见的利率互换中,交易双方约定一方按期根据以本金额和某一固定利率计算的金额向对方支付,另一方按期根据本金额和浮动利率计算的金额向对方支付。当交易终止时,只需交易的一方支付差额即可。

  五、信用衍生品

  信用衍生品是一种使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类型中分离出来,并从一方转让给另一方的金融合约。自20世纪90年代问世以来,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保持了强劲的势头,种类和数量都不断扩大。经过近20年的迅猛发展,信用衍生产品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交易品种。作为各类机构主动管理信用风险、获得超额投资收益的主要渠道,目前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参与者也从最初的银行扩展到固定收益投资者、保险公司、高收益市场基金、新兴市场基金以及非金融机构等各种机构。

  信用衍生品是衍生工具中较为复杂的品种,其涵盖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的双重内容,并且组合技术具有兼顾股权、债权的特点,在设计上、操作上以及风险管理上均呈现出高度复杂性的特点。

  信用违约互换(CDS)是最常用的一种信用衍生产品。合约规定,信用风险保护买方向信用风险保护卖方定期支付固定的费用或者一次性支付保险费,当信用事件发生时,卖方向买方赔偿因信用事件所导致的基础资产面值的损失部分。信用违约互换一经产生,就受到了国际金融市场的热烈追捧,2007年其规模一度高达62万亿美元。从表面上看,信用违约互换满足了金融资产持有方控制违约风险的需要,同时也为愿意和有能力承担这种风险的保险公司或对冲基金提供了一个新的利润来源。然而,由于信用违约互换市场上几乎都是柜台交易,缺乏政府监管,没有一个统一的清算和报价系统,也没有保证金要求,市场操作不透明,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交易风险。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这一隐患也开始被人们意识到。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戈薇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