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50 苹果版本:8.7.5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来源: 人事考试教育网 编辑: 2011/11/21 09:02:33 字体:

  经济师考试中级金融专业辅导资料: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综合国际国内的一般经验,常见的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紧缩的需求政策

  通货膨胀的一个基本原因在于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因此,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总需求的政策来治理通货膨胀。紧缩总需求的政策包括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1.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直接从限制支出,减少需求等方面来减轻通货膨胀压力,概括地说就是增收节支、减少赤字。一般包括以下措施:

  ①减少政府支出。减少政府支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削减购买性支出,包括政府投资、行政事业费等;二是削减转移性支出,包括各种福利支出、财政补贴等。减少政府支出可以尽量消除财政赤字,控制总需求的膨胀,消除通货膨胀隐患。

  ②增加税收。增加税收可以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降低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以抑制总需求膨胀。同时,增加税收还可以增加政府收入,减少因财政赤字引起的货币发行。

  ③发行公债。政府发行公债后,可以利用“挤出效应”减少民间部门的投资和消费,抑制社会总需求。

  2.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供给量的无限制扩张是引起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因此,可以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减少社会需求,促使总需求与总供给趋向一致。紧缩性的货币

  政策主要有以下措施:

  ①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降低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从而达到紧缩信贷规模、削减投资支出、减少货币供给量的目的。

  ②提高再贴现率。提高再贴现率不仅可以抑制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贷款需求,还可以增加商业银行借款成本,迫使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和贴现率,结果企业因贷款成本增加而减少投资,货币供给量也随之减少。提高再贴现率还可以影响公众的预期,达到鼓励增加储蓄、减缓通货膨胀压力的作用。

  ③公开市场卖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最经常使用的一种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一种政策工具。在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行一般会在公开市场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出售政府债券,回笼货币,从而达到紧缩信用、减少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④直接提高利率。利率的提高会增加信贷资金的使用成本,降低借贷规模,减少货币供应量;同时,利率的提高还可以吸收增加储蓄存款,减轻通货膨胀压力。

  (二)积极的供给政策

  通货膨胀通常表现为物价上涨,也就是与货币购买力相比的商品供给不足。因此,在抑制总需求的同时,可以积极运用刺激生产的方法增加供给来治理通货膨胀。倡导这种政策的学派被称为供给学派,其主要措施有:

  1.减税

  减税即降低边际税率(指增加的收入中必须向政府纳税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一方面,边际税率的降低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增加了商品供给;另一方面,它提高了储蓄和投资的积极性,增加资本存量。因而,减税可同时降低失业率和增加产量,从而彻底降低和消除由供给小于需求所造成的通货膨胀。

  2.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

  削减社会福利开支是为了激发人们的竞争性和个人独创性,以促进生产的发展,增加有效供给。

  3.适当增加货币供给,发展生产

  适当增加货币供给会产生积极的供给效应。适当增加货币供给会降低利率,从而增加投资,提高产量,导致总供曲线向右移动,使价格水平下降,从而抑制通货膨胀。

  4.精简规章制度

  精简规章制度就是给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松绑,减少政府对企业活动的限制,让企业在市场经济原则下更好地扩大商品供给。

  (三)从严的收入政策

  确切地说,收入政策应被称为“工资一价格政策”。收人政策主要针对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通过对工资和物价上涨进行直接干预来降低通货膨胀。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收入政策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

  1.工资一物价指导线

  政府根据长期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来确定工资和物价的增长标准,并要求各部门将工资一物价的增长控制在这一标准之内。工资一物价指导线是政府估计的货币收入的最大增长限度,每个部门的工资增长率均不得超过这个指导线。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整个经济中每单

  位产量的劳动成本的稳定,因而预定的货币收入增长就会使物价总水平保持不变。20世纪60年代,美国肯尼迪政府和约翰逊政府都相继实行这种政策,但是由于指导线政策以自愿性为原则,仅能进行“说服”,而不能以法律强制实行,所以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2.以税收为基础的收人政策

  政府规定一个恰当的物价和工资增长率,然后运用税收的方式来处罚物价和工资超过恰当增长度的企业和个人。如果工资和物价的增长保持在规定的幅度内,政府就以减少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作为奖励。这种形式的收入政策仅仅以最一般的形式被尝试过。例如,在1977一1978年问,英国工党政府曾经许诺,如果全国的工资适度增长,政府将降低所得税。澳大利亚也于1967—1968年间实行过这一政策。

  3.工资一价格管制及冻结

  政府颁布法令强行规定工资、物价的上涨幅度,甚至在某些时候暂时将工资和物价加以冻结。这种严厉的管制措施一般在战争时期较为常见,但当通货膨胀非常严重、难以对付时,和平时期的政府也可能求助于它。美国在197l一1974年间就曾实行过工资—价格管制,特别是在1971年,尼克松政府还实行过3个月的工资一价格冻结。

  (四)其他治理措施

  为治理通货膨胀,在一些国家还采取了收入指数化、币制改革等政策措施。

  1.收人指数化

  鉴于通货膨胀现象的普遍性,而遏制通货膨胀又是如此困难,弗里德曼等许多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种旨在与通货膨胀“和平共处”的适应性政策——收入指数化政策。收入指数化政策是指将工资、利息等各种名义收入部分地或全部地与物价指数相联系,使其自动随物价指数的升降而升降。显然,收入指数化政策只能减轻通货膨胀给收入阶层带来的损失,但不能消除通货膨胀本身。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多数发达国家都较为普遍地采用了收人指数化政策,尤其是工资指数化政策。实行这种政策的好处在于:第一,指数化政策可以缓解通货膨胀造成的收入再分配不公平的现象,从而消除许多不必要的扭曲。第二,指数化条款加重了作为净债务人的政府的还本付息负担,从而减少了政府从通货膨胀中获得的好处。由此可见,政府实行通货膨胀性政策的动机并不强烈。第三,当政府的紧缩性政策使得实际通货膨胀率低于签订劳动合同时的预期通货膨胀率时,指数化条款会使名义工资相应地下降,从而避免因实际工资上升而造成的失业增加。

  2.币制改革

  为治理通货膨胀而进行的币制改革,是指政府下令废除旧币,发行新币,变更钞票面值,对货币流通秩序采取一系列强硬的保障性措施等。进行币制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强社会公众对本位币的信心,从而使银行信用得以恢复,存款增加,货币能够重新发挥正常的作用。它一般是针对恶性通货膨胀而采取的措施,当物价上涨已经显示出不可抑制的状态,货币制度和银行体系濒临崩溃时,政府会被迫进行币制改革。历史上,许多国家都曾实行过这种改革,但这种措施对社会震动较大,须谨慎从事。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戈薇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