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会计从业资格管理,进一步做好会计管理工作,近两年来,省厅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严格管理,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打破了传统手工管理方式,开发建设了“吉林省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对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实行“五化”,即:会计考试管理实行无纸化,会计人员管理实行动态化,信息变动管理实行规范化,资格证书管理实行制度化,继续教育管理实行人性化。管理“五化”的实施,使我省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工作有了质的飞跃,步入了科学管理的轨道。
一、会计考试管理实行无纸化
长期以来,我省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工作一直是采取传统的手工有纸化管理模式,全省统一布置,统一出题,统一印发试卷,统一时间考试。在全省51个市(州)县(市)设置考场,省厅派出人员巡考,考试结束后各地自行组织批阅试卷,并打印发放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种传统型的管理模式给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工作带来一些隐患和弊端:一是考场监管不严。由于考场多,省厅只能派出部分人员到地区巡考,无法顾及县级考场,无法掌握考试的真实情况,致使一些考场出现违规现象;二是试卷管理环节多,无法确保绝对安全。在出题、试卷印刷、运输和试卷保管等多个环节中,由于涉及到人员多、周期长,存在一定的隐患,甚至个别环节出现了泄露试题问题;三是考试成绩管理不够规范。由于阅卷和成绩确认都由各地来完成,有的地方不能认真严肃对待考试工作,出现“保护当地考生”、“人情成绩”等现象,致使考试成绩不真实,合格率过高,有的地方的合格率竟然出现95%以上不正常现象;四是考试组织难度大,投入成本高,运转周期长,工作效率低,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针对以上出现的现象和问题,省厅多次认真研究,先后采取了取消不足100人考生的县(市)级考场,增派巡考人员,由省厅统一阅卷等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违规问题的发生,但是仍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为此我们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在厅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决定开发建设吉林省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其中包括无纸化考试管理、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和会计网等六大模块。经过6个多月时间的艰苦努力,在软件公司配合帮助下完成建设任务,并于2008年11月投入使用。2009年共进行了四次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全省共有28730人参加考试,平均合格率为42%.从考试的网上报名、现场审核、网上打印准考证,到随机安排考场、配题、答题、电子监控、阅卷、成绩上网查询、人员统计等,所有与考生密切相关的事项都由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来完成,方便了考生,确保了考试的公平、公开和公正,得到了广大考生的认可,社会反映良好。各级财政部门运用信息系统的各项功能,实现无纸化办公管理,有效地消除了传统有纸化考试的全部弊端,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会计人员管理实行动态化
多年来,我省20多万会计人员信息管理一直使用单机版信息管理系统,是时点静态数据,而且各市、县会计人员信息独立,自行管理,省对市县会计人员的相关信息,特别是动态信息无法及时准确掌握,造成监督管理不到位。有的地方管理不规范,甚至出现违规发证等现象,也给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制售假证以可乘之机,造成不良影响。
通过应用会计从业资格管理系统,将全省的会计人员基本信息通过换发证书统一纳入系统,及时掌握了全省各地会计人员信息的基本数据,夯实了基础,做到了动态管理,实现了对会计人员信息数据实时监控和综合分析,进一步规范了会计从业资格管理行为。
三、信息变动管理实行规范化
在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工作中,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类型会计人员信息变动问题,通过制定信息变动管理办法,区别不同情况,及时处理,确保会计人员信息变动的规范化管理。
一是规范会计人员信息缺失的管理。在新旧管理系统转换过程中,对于过去管理中丢失的会计人员信息,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发证机关查找原因,认真审核确认,由当地财政部门以正式文件向省厅上报申请增加人员信息,同时报送会计人员信息纸质档案、继续教育证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原件及身份证复印件等相关材料。经人工和计算机分别复核确认,纳入管理系统中来,确保会计人员信息的完整性。
二是规范申请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管理。对于申请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实行考试准入制度。每季度组织进行一次全省考试,成绩合格者自动由考试系统转入管理系统。不参加考试或考试成绩不合格的,信息系统监控使其无法获取从业资格证书,杜绝违规发证的现象,确保从业资格证书的严肃性。
三是规范会计人员基本信息变动和调入调出的管理。对这类信息的变动,按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规定,由当地财政会计管理部门随时办理,并在管理系统中记录,提高了会计人员信息的准确性。
四是规范信息咨询管理。以往查询会计证信息,特别是调入调出信息的查询,都是通过电话或信函进行,既繁琐、费时费力,又不及时。省厅通过在“吉林省会计网”上设置查询功能,随时上网即可查询,极大地方便了各地会计工作管理者和信息使用者,确保了信息查询的及时性和真实准确。
四、资格证书管理实行制度化
为了加强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管理,规范有效使用,省厅对证书的印制、保管、领取、使用、销毁及监督等方面进行了全程制度化管理。
一是印制,省厅根据财政部统一规定的格式要求,结合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提出制作需求,在定点厂家进行印制; 二是保管,在证书入库时,由库房保管人员和具体负责管理人员共同按照印制合同规定,检查印制证书的质量,清点数量,经检查无误后,入库管理登记入账;三是领取,各地财政会计管理部门按需求数量在领取证书时,由具体管理人员开具“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出库单”,经分管领导批准,凭单到库房领取,相关人员按申领单位及时登记入账,及时核对;四是使用,要求各地设专人进行管理,确保证书妥善保管不流失,并要求实行打印证书人员与盖章人员职责分离;五是销毁,对废证和收回的旧证指定具体人员负责登记管理,报经有关领导审批确认后,统一进行销毁;证书销毁后,由监销人员出据“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销毁报告(证明)”进行备案;六是监督检查,省厅对各市县证书的使用和保管等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核对领取和使用数量,对证书遗失和毁损未按规定处理的,要追究管理人员的责任。
五、继续教育管理实行人性化
按照财政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要求,省厅每年印发《吉林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指导意见》,在总结以往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经验教训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大胆创新,有声有色地开展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一是举办全省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师资培训班,提高师资水平;二是不断创新培训方式,除了集中面授之外,积极探索尝试开展网络远程培训,做到了网上报名、网上学习、网上考试一条龙服务,学员学习方式由吃“定餐”改为可选择的“自助餐”;三是根据大企业集团、行业部门申请,采取上门服务、按需施教的培训方式,有针对性开展培训;四是灵活规定学习时间,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24小时,也可以两年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48小时。
由于省厅采取灵活和更加人性化的措施,调整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学习时间、内容和方式等,有效地解决了会计人员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和培训质量不高等问题。充分调动了会计从业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广大会计人员由以前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促进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工作的不断创新和有效开展,推动了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〇一〇年一月十二日
VIP折扣:您在网校累计消费2000元,购课享9折;累计消费5000元,购课享8折;累计消费10000元,购课享7折。
辅导班次 | 班次介绍 | 购买 |
精品通关班 | 智能课件个性化辅导,系统学习高效备考! 三科联报含无纸化模拟系统 三科联报含课程+无纸化+电子教材+职业规划 |
购买 > |
零基础上岗训练营 | 会计基础知识、实操、就业,一站式服务!
0元学会计基础知识(会计从业) 实务课程:出纳岗位技能、会计核算真账实训等36门 岗位实训:3D模拟实训、实操用品大礼盒、职业能力测评 就业指导:名师一对一指导简历、面试技巧、商务能力等 推荐就业:与名企合作,直推上岗,就业不成功退款 |
|
移动班 | 移动学习,随时随地! 有效利用零散时间,10分钟学习一个知识点! 报会计基础知识网上辅导,再购同科目移动班课程,享七折优惠! |
购买 > |
会计基础知识、实操、就业,一站式服务;
实务课程、3D实训、真账实训相结合。
涵盖课程:
会计基础知识辅导(会计从业)
实务课程:出纳岗位技能、会计核算真账实训等36门
岗位实训:3D模拟实训、实操用品大礼盒、职业能力测评
就业指导:名师一对一指导简历、面试技巧、商务能力等
推荐就业:与名企合作,直推上岗,就业不成功退款
权威师资阵容,经典班次科学搭配;
智能课件科学高效,移动课堂随学随练。
超值套餐:
单科:360元 三科联报:680元
三科联报含课程+无纸化+电子教材+职业规划
学习期限:
自听课权限开通之日起,在辅导期内,可不限时间、次数重复点播学习!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正保会计网校”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正保会计网校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正保会计网校”。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tougao@chinaacc.com
电话:010-82319999-2110
Copyright © 2000 - 2024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