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6.95 苹果版本:8.6.95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大力推进绩效审计

来源: 巴彦淖尔市审计局 编辑: 2010/10/29 09:47:25 字体:

  在2009年初召开的全市审计工作会议上,根据自治区审计厅党组“二十字”工作方针,局党组提出在全市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以推动全市绩效审计工作深入开展。通过近两年的努力,对绩效审计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全市两级审计机关纷纷响应,积极跟进。各旗县把抓学习培训作为推进绩效审计的重要手段,采取多种形式,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提高技能。为确保全市绩效审计工作顺利推进,全市两级审计机关认真贯彻审计署、审计厅有关推进绩效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锐意创新,努力开拓各具特色的绩效审计新路子。

  一是科学选择项目。按照审计厅 “压数量、保质量、抓重点、出精品”的思路,注重选择关系科学发展、政策落实和民生利益的重要项目开展绩效审计。二是创新审计方法。积极探索和引用多种分析工具、方法,科学确定有关标准及评价依据。最近,市审计局开展全市水价调查时,采用了结果和问题导向分析、量本利分析、延伸跟踪、趋势预测等方法,为绩效评价作了有益探索,取得良好效果。三是科学的审计理念不断确立。通过绩效审计的开展,促进审计机关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仅重视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而且更加关注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不仅检查经济增长的数量,而且更加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更加关注经济增长方式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而使审计工作更好地贴紧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四是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绩效审计所揭示出的一些带有普遍性、倾向性和深层次的问题,引起领导和有关方面重视后,促进了机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五是审计工作层次得到提升。绩效审计的开展,使审计工作的职能更多地扩展到监督政府部门履行公共经济责任等更高更深领域。审计监督在推动建立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促进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通过审计的“问效”推动行政的“问责”,使审计作为民主和法治工具的功能逐步凸显,审计的工作层次得到进一步提升。 根据审计署关于推进绩效审计工作的总体要求,局党组决定,用三年左右时间推动全市绩效审计工作广泛深入开展,最终实现“到2012年绝大多数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基本形成以绩效审计为主的审计工作新格局,初步建立绩效审计业务操作规范体系,努力造就一支符合绩效审计要求的审计队伍,逐步实现绩效审计的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的目标。为此,市局确定2011年为全市“绩效审计年”。努力在绩效审计方面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

  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理念。经过近年来对绩效审计的学习、宣传和推动,广大审计人员已经认识到,绩效审计不仅是国际审计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审计发展的方向。应该说,对待绩效审计,不是 “要不要开展”的问题,而是 “如何开展”的问题。全市审计干部将扎扎实实地推进绩效审计工作。要坚持 “独立型”绩效审计与“结合型”绩效审计并重,加大绩效审计份量,稳步提高绩效审计项目占全部项目的比重。要围绕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等基本绩效指标,根据审计项目实际,研究确定具体的、细化的、可衡量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要充分借鉴、吸收、运用财政部出台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等规定,完善我们绩效审计的组织管理、工作程序、绩效评价、绩效报告和成果运用等,努力提升绩效审计的规范化水平。

  二要进一步明确目标,全面普及。2011年,作为全市“绩效审计年”,市审计局提出的目标是:全市两级审计机关涉及绩效审计的工作量占全部审计工作量的比重达到80%以上。这个目标,是根据2012年全市绩效审计目标并参考近两年的实际开展情况为基础而提出的,是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要从审计选项、审前调查、审计方案、审计实施、审计评价、审计报告、成果转化等重点环节进行总结,形成绩效审计的样板案例,以指导今后的绩效审计工作。

  三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务求实效。一是要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在成立绩效审计协调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完善其工作制度。对“独立型”绩效审计项目,立项依据、审计方案、聘请专家、审计报告等均要经过讨论,增强项目审计的可行性、科学性,保证工作取得实效。二是要建立科研推动机制。以绩效审计典型项目为载体,成立绩效审计科研小组,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促进审计人员研究性地开展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审计学会的作用,加强绩效审计理论研究与实务探索,发挥骨干带头和理论引导作用。三是要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加大绩效审计知识的普及力度,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辅导。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组织到绩效审计开展较好的地区进行学习。

相关资讯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