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已被滥用
发生在“计提”上的故事之多,恐怕远远超出了其倡导者和推行者的预想。由于失控,事情正在走向它的反面,计提的滥觞终将酿成不堪入口的苦酒。
计提的本意确实是为了挤干水分,即使在现在,上市公司仍然存在这样的现实需要。还是去年的初夏,笔者应中国证监会云南特派办之邀去点评该办辖区上市公司,笔者对于该区上市公司计提比例之低甚为惊讶。笔者以为,这并非好事,比如云大科技,前几年一直表现出一种高增长的态势,但是,其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应收款项的增长反映出来的。值得庆幸的是,云南特派办已经提出整改意见要求云大科技调整相关债权帐龄并补提坏帐准备。据云大科技今年1月发布的公告称,由于上述原因,该公司预计2002年净利润同比将下降50%以上。也就是说,反映在其业绩增长过程中的应收帐款泡沫将不得不经受挤出效应的严峻考验。
但是,由于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对各项准备的计提只是做了原则上的规定,计提标准以及比例的确定都由企业自行根据情况确定,这在客观上为上市公司利用计提作为调节利润的筹码提供了可能。上市公司既可以少提来掩盖风险、虚增利润,也可以通过多提减少利润,为来年利润增长埋下伏笔。计提的故事就是这样发生的。
深纺织的故事,堪称少提的典型之一。深纺织为莱英达(现称为ST盛润)担保近亿元,5年末了,计提为0,其理由据称是对尚未确定会形成债务的贷款担保,公司认定其为或有事项符合会计的有关规定,不一定需要做计提处理。而莱英达为深中华等担保,却在2001年报中做了4个多亿的计提准备。同样的会计政策,同样都有的担保风险,一个沦陷于ST难以自拔,一个却从1999年扭亏为盈以来一直维持着每股0.1元多一点的净利润,多提少提的结果大不一样。
鲁银投资,这家1996年上市以来从未亏损过的企业,2002年年亏损高达2.65亿元,其中的玄机便是“重新划分帐龄,补提坏帐”。仅核销三年以上应收帐款、委托贷款、对外投资等,损失就超过1亿元;而且由于追溯调整,将前年的378万元盈利,也调减为亏损2490万元。鲁银投资虽然一步跨进了ST,但只是由于每股净资产低于1元的缘故,与追溯调整所形成的连续亏损年份是不搭界的。将许多年的“呆坏帐”在某一年中予以一次性计提,实际亏损的结果虽然不免让人吓一跳,但从表面上看来毕竟就是只亏损了一年,而由于如此这般的“一次亏个够”,却可以赢来宝贵的重组翻身的时机。在这方面,不是没有先例的。某上市公司去年曾经通过大手笔计提一次亏了15个亿,今年马上就反过来大幅盈利了,其惊人财技,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
计提就这样成了一场游戏性的滥觞,它不仅消失了会计信息的连续性和可对比性,而且还淹没了审计监督的严肃性。由于注册会计师和公司财务在会计处理上有可能经常发生各持一辞的分歧,公司方面不仅可以把审计意见当成耳边风,而且还可以辞退不配合的注会另请高明,以便各取所需,自行其是。计提的灵活性还为敢于冒“违法违规”的风险蒙混过关的胆大妄为分子提供了大施手脚的空间,反正现在只有“两年亏损ST,三年亏损退市”这个硬杠杠,而没有“违法违规”退市的可操作性方案,只有“追溯调整”而没有“追溯惩治”的做法,大可借“会计差错”把水搅浑,比如有的上市公司其“会计差错额”竟然是前几年利润之总和,却以一个追溯调整的名义一调了事。什么造假,什么虚假信息披露,什么退市,只要“计提”的法宝一祭,似乎都可以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计提的本意确实是为了挤干水分,即使在现在,上市公司仍然存在这样的现实需要。还是去年的初夏,笔者应中国证监会云南特派办之邀去点评该办辖区上市公司,笔者对于该区上市公司计提比例之低甚为惊讶。笔者以为,这并非好事,比如云大科技,前几年一直表现出一种高增长的态势,但是,其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应收款项的增长反映出来的。值得庆幸的是,云南特派办已经提出整改意见要求云大科技调整相关债权帐龄并补提坏帐准备。据云大科技今年1月发布的公告称,由于上述原因,该公司预计2002年净利润同比将下降50%以上。也就是说,反映在其业绩增长过程中的应收帐款泡沫将不得不经受挤出效应的严峻考验。
但是,由于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对各项准备的计提只是做了原则上的规定,计提标准以及比例的确定都由企业自行根据情况确定,这在客观上为上市公司利用计提作为调节利润的筹码提供了可能。上市公司既可以少提来掩盖风险、虚增利润,也可以通过多提减少利润,为来年利润增长埋下伏笔。计提的故事就是这样发生的。
深纺织的故事,堪称少提的典型之一。深纺织为莱英达(现称为ST盛润)担保近亿元,5年末了,计提为0,其理由据称是对尚未确定会形成债务的贷款担保,公司认定其为或有事项符合会计的有关规定,不一定需要做计提处理。而莱英达为深中华等担保,却在2001年报中做了4个多亿的计提准备。同样的会计政策,同样都有的担保风险,一个沦陷于ST难以自拔,一个却从1999年扭亏为盈以来一直维持着每股0.1元多一点的净利润,多提少提的结果大不一样。
鲁银投资,这家1996年上市以来从未亏损过的企业,2002年年亏损高达2.65亿元,其中的玄机便是“重新划分帐龄,补提坏帐”。仅核销三年以上应收帐款、委托贷款、对外投资等,损失就超过1亿元;而且由于追溯调整,将前年的378万元盈利,也调减为亏损2490万元。鲁银投资虽然一步跨进了ST,但只是由于每股净资产低于1元的缘故,与追溯调整所形成的连续亏损年份是不搭界的。将许多年的“呆坏帐”在某一年中予以一次性计提,实际亏损的结果虽然不免让人吓一跳,但从表面上看来毕竟就是只亏损了一年,而由于如此这般的“一次亏个够”,却可以赢来宝贵的重组翻身的时机。在这方面,不是没有先例的。某上市公司去年曾经通过大手笔计提一次亏了15个亿,今年马上就反过来大幅盈利了,其惊人财技,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
计提就这样成了一场游戏性的滥觞,它不仅消失了会计信息的连续性和可对比性,而且还淹没了审计监督的严肃性。由于注册会计师和公司财务在会计处理上有可能经常发生各持一辞的分歧,公司方面不仅可以把审计意见当成耳边风,而且还可以辞退不配合的注会另请高明,以便各取所需,自行其是。计提的灵活性还为敢于冒“违法违规”的风险蒙混过关的胆大妄为分子提供了大施手脚的空间,反正现在只有“两年亏损ST,三年亏损退市”这个硬杠杠,而没有“违法违规”退市的可操作性方案,只有“追溯调整”而没有“追溯惩治”的做法,大可借“会计差错”把水搅浑,比如有的上市公司其“会计差错额”竟然是前几年利润之总和,却以一个追溯调整的名义一调了事。什么造假,什么虚假信息披露,什么退市,只要“计提”的法宝一祭,似乎都可以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相关资讯:
热点专题: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