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金融审计风暴飓风升级
在成立的第五个年头,中国的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首次迎来国家审计机构的“盘查”。
本月,国家审计署的审计小组已经进驻作为首批审计试点的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而对其他三家公司的审计将在4月份全面展开。
此次审计,不仅对以处置银行不良资产为工作核心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第一次,即便对于1999年以来重点加强金融审计的审计署来说也无先例可循。“审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审计署加大金融审计力度,开拓金融审计新领域的一个信号。”参加过1月31日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的一位人士说。
而股份制商业银行,今年也将被纳入审计范围。这意味着,从1999年开始,尤其是2000年改变审计方式之后,由国家审计署展开的“金融审计风暴”力度愈来愈大,而且范围也越来越广。
资产公司进入审计署视线
“审计署的审计小组已经进驻了。”熟悉情况的人士透露。2月19日,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一位人士给记者的说法是,“并不太了解具体情况”。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的一位人士也证实,“我们已经口头传达了这件事情,但目前还没有进一步的说法”。
根据本报掌握的情况,审计署在2004年审计项目规划(草案)中明确,将组织18个特派办对华融、长城、东方、信达等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及其分支机构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计。
1999年,注册资本金同为100亿元的四大金融管理公司相继成立。成立后,它们以原价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收购了1.4万亿不良贷款,资金来源一是发行的8200亿元长期专项金融债券;二是央行提供的6000亿元再贷款。2000年6月,收购不良资产的工作结束。其中,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中国银行不良资产2674亿元;华融资产公司收购工商银行的不良资产4077亿元;长城资产公司收购农业银行的为3450亿元;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的不良资产3803亿元。
过去的四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处置已经过半。2003年末,共累计处置不良资产5093.7亿元,累计回收现金994.1亿元,占阶段性处置不良资产的19.52%。其中华融处置1360.4亿元,回收现金293.7亿元,占处置不良资产的21.59%;长城处置1652.4亿元,回收现金158.0亿元,占处置不良资产的9.56%;东方处置866.5亿元,回收现金164.5亿元,占处置不良资产的18.99%;信达处置1214.3亿元,回收现金377.9亿元,占处置不良资产的31.12%。
与此同时,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正走向多元化发展,政策性经营向商业化经营转变。2003年6月26日,华融与中信信托签署了《财产信托合同》和《信托财产委托处置协议》,这是资产管理公司首次以信托方式处理不良资产。同年,信达也与德意志银行签署资产证券化和分包一揽子协议,此举被喻为资产公司资产证券化的重大突破。
由于是非公众公司,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状况一直不为外界所知。只有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总裁杨凯生曾公开透露,“剔除债转股因素,我们的资产回收率超过25%,现金回收率约为20%。如考虑转股债权日后转让变现因素,我们预计最终的现金回收率可以达到25%左右。”他同时表示,在处置不良资产的过程中,还成功地控制了成本支出,华融现金回收的费用率仅为6.9%,即每收回100元现金,所支付的业务费、管理费和人员费用不超过7元钱。
这样,审计署此次对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审计颇有揭开锅底的意味。
“进驻华融还只是试点,由于审计署还要对其审计人员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全面的审计应该在4月进行”,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按照审计署的安排,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审计将从今年4月开始,9月底结束。
股份制银行不能“幸免”
对银行的审计依然是审计署金融审计的重点。
在2004年审计项目规划(草案)中,审计署明确除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审计外,其18个特派办今年将对2家国有商业银行省级分行营业部或省会城市分行,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当地分行2000年以来呆账核销情况进行审计调查,重点调查呆账贷款形成原因、核算及管理、核销等的合规性。“此项工作预计在2004年10月开始”,审计署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说。
这也是国家审计机构第一次对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审计。
从2000年开始,审计署改变了对金融机构的审计方式。“以前都由各省自己审计,后来发现存在地方保护的问题,2000年开始,对金融机构的审计就改为由审计署金融司统一部署”,审计署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在2003年对中国工商银行的审计中,审计署尝试开展了以总行为龙头、实行联网审计的新审计组织方式。
在1月30日的2004年全国工作审计会议上,国家审计署署长李金华披露:去年,全国统一组织对工商银行总行及21个分行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系统进行了审计。“这次审计共移交案件线索30件,涉案金额69亿元。审计发现的突出问题:一是信贷业务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风险点,突出表现在一些单位和个人通过伪造虚假资料,骗取住房和汽车等个人消费贷款,一些地方政府超越自身还贷能力,向银行申请巨额市政设施建设贷款;二是票据市场管理混乱,一些企业通过开具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大量套取信贷资金;三是不法分子与银行内部人员串通,利用关联企业骗贷,造成信贷资金损失严重。”李金华说,“对人寿保险公司资产负债损益情况的审计,查出非法代理、超额退保等不正当竞争问题金额23.8亿元;以出借、投资等方式违规运用保险资金25亿元;私设‘小金库’3179万元。审计还发现违法犯罪案件线索28件,涉案金额4.89亿元。”
“金融审计风暴”升级
也正是从2000年开始,审计署公布的通过审计发现的银行业存在问题一直让外界触目惊心。
2000年,审计署组织了对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及其9个省级分行、97个地市级分行、526个县级支行1999年度资产负债损益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情况的审计,并延伸审计了815个贷款单位。查出资产负债损益不实、违规经营以及信贷资产质量不高、违规剥离不良资产等问题;发现各类涉嫌犯罪线索33起,涉案总金额达143.8亿元,已移送司法机关113人。此外,审计署还对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及其9家分行、7家城市中心支行1999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揭露了少计收入、虚列支出、账外资产等问题,审计共调增利润1.31亿元。
2001年,对中国银行总行、七个省级分行以及一百五十多个分支机构2000年度资产负债损益的审计结果显示,中国银行近年来盈利能力、资本充足率有所提高,但资产质量不高、费用居高不下等问题仍未根本好转。在2002年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国家审计署署长李金华称,此前审计中国银行查出的主要问题是违规放贷、账外经营以及违规开立信用证和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等。同时,发现大案要案线索22起,涉案金额27亿元,涉案人员35人。
2003年,中国建设银行与中国农业开发银行成为审计重点。“审计建设银行及其20个分行2001年资产负债损益情况,查出隐瞒收入、盈亏不实、私设‘小金库’等问题;违规经营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是违规放贷、违规签发及贴现承兑汇票、高息揽存和违规拆借。审计发现,当前建设银行经营管理中还出现了一些新的违规问题,带来新的经营风险。主要是在个人信贷业务中,一些分支机构超限额发放消费贷款、发放无指定用途或虚假的消费贷款以及‘零首付’个人住房贷款,大量贷款被用于炒股、还债等。”在2003年的工作报告中,李金华说,“审计农业发展银行及其34个分行2001年资产负债损益情况,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1995年以来,农发行总行通过虚列支出套取资金、变相融资收取高息等方式,私设‘小金库’,累计金额达5736万元,这些资金的管理使用混乱,不少支出没有必要的批准手续和会计记录。”
1999年至2003年,审计署的审计对象局限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而从今年开始,审计范围扩展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股份制商业银行。以这样的趋势,城市商业银行、信托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将来被纳入审计范围也并非不可能。
加强对金融企业的审计,事关中国金融业改革全局。事实上,在中国金融企业整合、重组、上市的过程中,如何保证财务收支的真实性、资产的有效性、经营的合规性同样重要。在2月10日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这样强调,要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加强金融监管,整顿金融秩序。
而作为国家审计部门,审计署无疑将成为中国金融监管中的重要一环。“目前的金融监管依然很薄弱,金融市场秩序还不够规范”,审计署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实际上,中国银行业的顽疾,与中国计划经济不无历史的血缘关系。特别是中国四大国有银行曾有的政府色彩,而不是以企业、上市公司的功能出现,使其监督的“黑洞”越埋越深、以至于从根本上就无法发现和解决这种违规问题。
目前,四大商业银行除历史遗留问题比较多的农业银行外都已经提出了上市的目标。建设银行今年海外上市已经近在咫尺,中国银行争取在2005年上市,中国工商银行也表示要在2006年完成海外上市。
“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都将选择走向资本市场”,摩根斯坦利中国区投行业务主管吴长根认为。这个过程中,减少违规行为也是中国金融业要面临和解决的一个难题,而这,不应该仅仅靠审计来发现问题。
本月,国家审计署的审计小组已经进驻作为首批审计试点的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而对其他三家公司的审计将在4月份全面展开。
此次审计,不仅对以处置银行不良资产为工作核心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第一次,即便对于1999年以来重点加强金融审计的审计署来说也无先例可循。“审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审计署加大金融审计力度,开拓金融审计新领域的一个信号。”参加过1月31日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的一位人士说。
而股份制商业银行,今年也将被纳入审计范围。这意味着,从1999年开始,尤其是2000年改变审计方式之后,由国家审计署展开的“金融审计风暴”力度愈来愈大,而且范围也越来越广。
资产公司进入审计署视线
“审计署的审计小组已经进驻了。”熟悉情况的人士透露。2月19日,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一位人士给记者的说法是,“并不太了解具体情况”。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的一位人士也证实,“我们已经口头传达了这件事情,但目前还没有进一步的说法”。
根据本报掌握的情况,审计署在2004年审计项目规划(草案)中明确,将组织18个特派办对华融、长城、东方、信达等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及其分支机构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计。
1999年,注册资本金同为100亿元的四大金融管理公司相继成立。成立后,它们以原价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收购了1.4万亿不良贷款,资金来源一是发行的8200亿元长期专项金融债券;二是央行提供的6000亿元再贷款。2000年6月,收购不良资产的工作结束。其中,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中国银行不良资产2674亿元;华融资产公司收购工商银行的不良资产4077亿元;长城资产公司收购农业银行的为3450亿元;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的不良资产3803亿元。
过去的四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处置已经过半。2003年末,共累计处置不良资产5093.7亿元,累计回收现金994.1亿元,占阶段性处置不良资产的19.52%。其中华融处置1360.4亿元,回收现金293.7亿元,占处置不良资产的21.59%;长城处置1652.4亿元,回收现金158.0亿元,占处置不良资产的9.56%;东方处置866.5亿元,回收现金164.5亿元,占处置不良资产的18.99%;信达处置1214.3亿元,回收现金377.9亿元,占处置不良资产的31.12%。
与此同时,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正走向多元化发展,政策性经营向商业化经营转变。2003年6月26日,华融与中信信托签署了《财产信托合同》和《信托财产委托处置协议》,这是资产管理公司首次以信托方式处理不良资产。同年,信达也与德意志银行签署资产证券化和分包一揽子协议,此举被喻为资产公司资产证券化的重大突破。
由于是非公众公司,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状况一直不为外界所知。只有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总裁杨凯生曾公开透露,“剔除债转股因素,我们的资产回收率超过25%,现金回收率约为20%。如考虑转股债权日后转让变现因素,我们预计最终的现金回收率可以达到25%左右。”他同时表示,在处置不良资产的过程中,还成功地控制了成本支出,华融现金回收的费用率仅为6.9%,即每收回100元现金,所支付的业务费、管理费和人员费用不超过7元钱。
这样,审计署此次对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审计颇有揭开锅底的意味。
“进驻华融还只是试点,由于审计署还要对其审计人员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全面的审计应该在4月进行”,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按照审计署的安排,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审计将从今年4月开始,9月底结束。
股份制银行不能“幸免”
对银行的审计依然是审计署金融审计的重点。
在2004年审计项目规划(草案)中,审计署明确除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审计外,其18个特派办今年将对2家国有商业银行省级分行营业部或省会城市分行,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当地分行2000年以来呆账核销情况进行审计调查,重点调查呆账贷款形成原因、核算及管理、核销等的合规性。“此项工作预计在2004年10月开始”,审计署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说。
这也是国家审计机构第一次对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审计。
从2000年开始,审计署改变了对金融机构的审计方式。“以前都由各省自己审计,后来发现存在地方保护的问题,2000年开始,对金融机构的审计就改为由审计署金融司统一部署”,审计署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在2003年对中国工商银行的审计中,审计署尝试开展了以总行为龙头、实行联网审计的新审计组织方式。
在1月30日的2004年全国工作审计会议上,国家审计署署长李金华披露:去年,全国统一组织对工商银行总行及21个分行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系统进行了审计。“这次审计共移交案件线索30件,涉案金额69亿元。审计发现的突出问题:一是信贷业务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风险点,突出表现在一些单位和个人通过伪造虚假资料,骗取住房和汽车等个人消费贷款,一些地方政府超越自身还贷能力,向银行申请巨额市政设施建设贷款;二是票据市场管理混乱,一些企业通过开具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大量套取信贷资金;三是不法分子与银行内部人员串通,利用关联企业骗贷,造成信贷资金损失严重。”李金华说,“对人寿保险公司资产负债损益情况的审计,查出非法代理、超额退保等不正当竞争问题金额23.8亿元;以出借、投资等方式违规运用保险资金25亿元;私设‘小金库’3179万元。审计还发现违法犯罪案件线索28件,涉案金额4.89亿元。”
“金融审计风暴”升级
也正是从2000年开始,审计署公布的通过审计发现的银行业存在问题一直让外界触目惊心。
2000年,审计署组织了对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及其9个省级分行、97个地市级分行、526个县级支行1999年度资产负债损益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情况的审计,并延伸审计了815个贷款单位。查出资产负债损益不实、违规经营以及信贷资产质量不高、违规剥离不良资产等问题;发现各类涉嫌犯罪线索33起,涉案总金额达143.8亿元,已移送司法机关113人。此外,审计署还对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及其9家分行、7家城市中心支行1999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揭露了少计收入、虚列支出、账外资产等问题,审计共调增利润1.31亿元。
2001年,对中国银行总行、七个省级分行以及一百五十多个分支机构2000年度资产负债损益的审计结果显示,中国银行近年来盈利能力、资本充足率有所提高,但资产质量不高、费用居高不下等问题仍未根本好转。在2002年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国家审计署署长李金华称,此前审计中国银行查出的主要问题是违规放贷、账外经营以及违规开立信用证和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等。同时,发现大案要案线索22起,涉案金额27亿元,涉案人员35人。
2003年,中国建设银行与中国农业开发银行成为审计重点。“审计建设银行及其20个分行2001年资产负债损益情况,查出隐瞒收入、盈亏不实、私设‘小金库’等问题;违规经营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是违规放贷、违规签发及贴现承兑汇票、高息揽存和违规拆借。审计发现,当前建设银行经营管理中还出现了一些新的违规问题,带来新的经营风险。主要是在个人信贷业务中,一些分支机构超限额发放消费贷款、发放无指定用途或虚假的消费贷款以及‘零首付’个人住房贷款,大量贷款被用于炒股、还债等。”在2003年的工作报告中,李金华说,“审计农业发展银行及其34个分行2001年资产负债损益情况,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1995年以来,农发行总行通过虚列支出套取资金、变相融资收取高息等方式,私设‘小金库’,累计金额达5736万元,这些资金的管理使用混乱,不少支出没有必要的批准手续和会计记录。”
1999年至2003年,审计署的审计对象局限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而从今年开始,审计范围扩展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股份制商业银行。以这样的趋势,城市商业银行、信托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将来被纳入审计范围也并非不可能。
加强对金融企业的审计,事关中国金融业改革全局。事实上,在中国金融企业整合、重组、上市的过程中,如何保证财务收支的真实性、资产的有效性、经营的合规性同样重要。在2月10日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这样强调,要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加强金融监管,整顿金融秩序。
而作为国家审计部门,审计署无疑将成为中国金融监管中的重要一环。“目前的金融监管依然很薄弱,金融市场秩序还不够规范”,审计署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实际上,中国银行业的顽疾,与中国计划经济不无历史的血缘关系。特别是中国四大国有银行曾有的政府色彩,而不是以企业、上市公司的功能出现,使其监督的“黑洞”越埋越深、以至于从根本上就无法发现和解决这种违规问题。
目前,四大商业银行除历史遗留问题比较多的农业银行外都已经提出了上市的目标。建设银行今年海外上市已经近在咫尺,中国银行争取在2005年上市,中国工商银行也表示要在2006年完成海外上市。
“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都将选择走向资本市场”,摩根斯坦利中国区投行业务主管吴长根认为。这个过程中,减少违规行为也是中国金融业要面临和解决的一个难题,而这,不应该仅仅靠审计来发现问题。
相关资讯:
热点专题: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