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经济数据增长强劲 中国股市有望步入牛市
1月份经济统计数据所显示的增长势头让许多人大吃一惊,如果能证明春节、战争的因素在其中影响不大的话,如果这种势头能够持续不被打断并不演化成无法控制的通货膨胀的话,经济学家给我们的建议是:抛出你手中的债券,买入股票吧!
70亿条的春节短讯,20元一枝的情人节红玫瑰,还有高达200多元一枝的蓝色妖姬……当人们对“房子”、“车子”意犹未尽的时候,这种时髦玩意再度显示出人们极强的消费欲望。如此消费热情和气势还是一年多以前不能想象的。有趣的是,储蓄似乎也以同样的热情迅猛地增长着。到2003年1月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9.81亿元,同比增长20%,增幅是1998年以来最高的——中国人至少比以前表现得有钱多了,而这种现象背后,正是中国经济强劲的发展势头。
除了以上提到的储蓄存款数据以外,本周陆续公布的1月份国民经济统计数字令人震惊且意味深长:进出口额均大幅飙升,出口增长37.3%,进口增长更达到了令人惊讶的63.4%,这个数字不仅令分析家大跌眼镜,也使中国出现了罕见的12.5亿美元的贸易逆差。
造成贸易数字大幅增长的原因很多,但在这里,对原因的探寻也许并不是最重要的,区区10亿出头的贸易逆差也不值得大惊小怪,要知道,外贸进出口总量大幅飙升是在2002年6000亿美元的基数上实现的,这无论如何都非常惊人,有经济学家评论说,这也许透露出一个信息:中国加入WTO的冒险一步走对了,中国的经济正在加速进入扩张期。
国家统计局不久前公布的工业增加值的数据印证了人们心中的一些感觉:2003年首月,全国工业生产继续快速增长,比上年同月增长14.8%,增速与上年4季度水平大体相当。如果这个数据还不足以说明问题的话,最令经济学家振奋的则是价格的持续回升趋势。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最新统计数字,1月份,我国企业商品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7%,同比上涨0.6%。其中投资品价格环比上升0.7%,同比上涨1.3%;消费品价格环比上升0.9%,同比下降1%。经济学家们分析,由于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很可能在3个月后由负转正。
有一条新闻非常重要而有标志性,但却很容易为一般读者所忽视:不久前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一季度例会议提出,今年在继续保持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稳定的同时,要“适度增加货币供给"。
要知道,我国去年货币供应量呈持续增长态势,特别是四季度实现大幅度跨越,12月末,M2及M1的增长率均为16.8%。,央行在如此态势下依然作出“适度增加货币供给”决定,其对货币供应量增加的“容忍”态度似乎不同以往。此前,央行更倾向于“稳定”的货币政策被一些经济学家指责为过于保守。
其实,敏感的投资者在去年底就感觉出央行这种微妙的“心理”变化:当去年11月末货币供应已经呈现大幅增长态势,广义货币M2增长16.6%,狭义货币M1增长18.5%时,央行并没有与以往一样表现出对可能通胀的担忧,他们的反应是这种形势“完全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而现已离任的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在十六大期间更明确表示,今后中央银行将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增加货币供应量。
今年1月份货币供应量增长延续了2002年持续攀升的态势并显得劲头更加十足,其中,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9.3%,为1998年以来最高的增幅;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19.5%,比上年末提高2.8个百分点;市场现金流通量(M0)比去年同期增长27%。不管对调控者还是观察家来说,这种增长速度确实有些“过分”了,央行因此加大了货币回笼速度,本周通过正回购方式回笼资金达260亿元,创下了去年以来的新高,今后的动向值得投资者格外关注。但相信仔细看过本周五刚刚公布的央行《2002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投资者,精神都会为之一振,因为该报告在谈到储蓄存款大增问题时,使用的语句是“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促使储蓄向投资转化”。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经济所呈现的良好态势乃政府蓄意推动所致,而另一些人则坚持认为这是中国经济本身调节的结果。但比较统一的乐观预计是,中国物价水平可能在一季度就会变负为正。那么,此种形势可以持续的话,我们也许真的会由此摆脱通货紧缩的折磨。
当然,通货紧缩的另一面是无法控制的通货膨胀。由于治理通缩而引来无法控制的通胀的担心来自于近期所显示过大幅度的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从某个角度来说,政策制定者更像是一位处于两面悬崖的舞者,掌握尺度和分寸显得性命攸关。
无论如何,这些数据都是令人振奋的,但却不能忽视其中特别因素的影响。例如,1月份恰好就在春节长假前;再比如,美伊局势造成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目前难以评估,但如果它们并不是“致命"的,如果这种势头能够持续不被打断,并不演化成无法控制的通货膨胀的话,经济学家对我们的忠告是:抛出你手中的债券,买入股票吧!
70亿条的春节短讯,20元一枝的情人节红玫瑰,还有高达200多元一枝的蓝色妖姬……当人们对“房子”、“车子”意犹未尽的时候,这种时髦玩意再度显示出人们极强的消费欲望。如此消费热情和气势还是一年多以前不能想象的。有趣的是,储蓄似乎也以同样的热情迅猛地增长着。到2003年1月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9.81亿元,同比增长20%,增幅是1998年以来最高的——中国人至少比以前表现得有钱多了,而这种现象背后,正是中国经济强劲的发展势头。
除了以上提到的储蓄存款数据以外,本周陆续公布的1月份国民经济统计数字令人震惊且意味深长:进出口额均大幅飙升,出口增长37.3%,进口增长更达到了令人惊讶的63.4%,这个数字不仅令分析家大跌眼镜,也使中国出现了罕见的12.5亿美元的贸易逆差。
造成贸易数字大幅增长的原因很多,但在这里,对原因的探寻也许并不是最重要的,区区10亿出头的贸易逆差也不值得大惊小怪,要知道,外贸进出口总量大幅飙升是在2002年6000亿美元的基数上实现的,这无论如何都非常惊人,有经济学家评论说,这也许透露出一个信息:中国加入WTO的冒险一步走对了,中国的经济正在加速进入扩张期。
国家统计局不久前公布的工业增加值的数据印证了人们心中的一些感觉:2003年首月,全国工业生产继续快速增长,比上年同月增长14.8%,增速与上年4季度水平大体相当。如果这个数据还不足以说明问题的话,最令经济学家振奋的则是价格的持续回升趋势。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最新统计数字,1月份,我国企业商品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7%,同比上涨0.6%。其中投资品价格环比上升0.7%,同比上涨1.3%;消费品价格环比上升0.9%,同比下降1%。经济学家们分析,由于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很可能在3个月后由负转正。
有一条新闻非常重要而有标志性,但却很容易为一般读者所忽视:不久前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一季度例会议提出,今年在继续保持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稳定的同时,要“适度增加货币供给"。
要知道,我国去年货币供应量呈持续增长态势,特别是四季度实现大幅度跨越,12月末,M2及M1的增长率均为16.8%。,央行在如此态势下依然作出“适度增加货币供给”决定,其对货币供应量增加的“容忍”态度似乎不同以往。此前,央行更倾向于“稳定”的货币政策被一些经济学家指责为过于保守。
其实,敏感的投资者在去年底就感觉出央行这种微妙的“心理”变化:当去年11月末货币供应已经呈现大幅增长态势,广义货币M2增长16.6%,狭义货币M1增长18.5%时,央行并没有与以往一样表现出对可能通胀的担忧,他们的反应是这种形势“完全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而现已离任的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在十六大期间更明确表示,今后中央银行将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增加货币供应量。
今年1月份货币供应量增长延续了2002年持续攀升的态势并显得劲头更加十足,其中,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9.3%,为1998年以来最高的增幅;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19.5%,比上年末提高2.8个百分点;市场现金流通量(M0)比去年同期增长27%。不管对调控者还是观察家来说,这种增长速度确实有些“过分”了,央行因此加大了货币回笼速度,本周通过正回购方式回笼资金达260亿元,创下了去年以来的新高,今后的动向值得投资者格外关注。但相信仔细看过本周五刚刚公布的央行《2002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投资者,精神都会为之一振,因为该报告在谈到储蓄存款大增问题时,使用的语句是“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促使储蓄向投资转化”。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经济所呈现的良好态势乃政府蓄意推动所致,而另一些人则坚持认为这是中国经济本身调节的结果。但比较统一的乐观预计是,中国物价水平可能在一季度就会变负为正。那么,此种形势可以持续的话,我们也许真的会由此摆脱通货紧缩的折磨。
当然,通货紧缩的另一面是无法控制的通货膨胀。由于治理通缩而引来无法控制的通胀的担心来自于近期所显示过大幅度的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从某个角度来说,政策制定者更像是一位处于两面悬崖的舞者,掌握尺度和分寸显得性命攸关。
无论如何,这些数据都是令人振奋的,但却不能忽视其中特别因素的影响。例如,1月份恰好就在春节长假前;再比如,美伊局势造成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目前难以评估,但如果它们并不是“致命"的,如果这种势头能够持续不被打断,并不演化成无法控制的通货膨胀的话,经济学家对我们的忠告是:抛出你手中的债券,买入股票吧!
上一篇: 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0.4%
相关资讯:
热点专题: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