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是失控的原因
众所周知,固定资产投资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领域之一。关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路径我们会发现,几乎我国历次经济过热都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有直接的关系。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为何总是失控?低水平重复建设屡禁不止
我国经济历次波动几乎与固定资产投资密切相关
80年代后期全国出现开发区投资热潮,全国各地上项目,建设开发区,80年代末达到高潮,经济出现了通货膨胀的苗头,国家紧缩了信贷政策,经济热度降温;到90年代初时候投资又反弹,再次推动经济上升,CPI上升到两位数,94年达到顶点,国家再次紧缩,到97年实现经济软着陆,正待举国欢庆调控成功的时候,我们迎来了持续经济低迷,在宽松政策下,固定资产投资在03年底再次出现过热的态势,推动经济各个领域全面紧张,直到2005年初,过热的苗头出现降温的迹象,而今年年初固定资产投资又出现了反弹,前五个月投资增长突破30%,信贷增长更是超过央行的预计,信贷投放已经超过全年目标的70%.局部地区煤电紧张的情况仍然没有缓解。
从央行今年7月份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4月份提高贷款利率,央行对整个宏观经济的走向是比较慎重的,未来政策大体是偏向紧张的,可以预计的是未来定向票据发行,存款准备金率再次调整,包括加息等紧缩手段会是央行需要经常动用的工具。这一切都是源自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造成国内各个环节紧张,在推动外贸持续高增长的同时,加剧了我国流动性被迫增加的压力,为通货膨胀埋下隐患,流动性过剩带来的必定是信贷过快增长,从而进一步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可以说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失控的原因分析
今年1——5月,地方项目投资增速高达31.3%,比中央项目高出8.6个百分点,地方项目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进一步上升至89.3%,同比提高了0.6个百分点。从地区来看,1~5月,城镇投资增速超过40%的省份有7个,其中,吉林、内蒙古、安徽投资增速在50%~56%之间,而河南、福建、青海、河北投资增速在43%~46%之间;中部地区8省投资平均增速高达41.2%,全部在30%以上。地方投资已成为推动新一轮投资扩张的主导力量,地方政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在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方面是关键原因所在,要找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失控的原因,分析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的导致因素是主要矛盾所在。为什么地方政府在推动固定资产投资上热情不减?为什么在地方项目中,重复投资和低水平建设的情况屡见不鲜,而国家的宏观调控没有起到有保有压的效果?笔者认为原因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找。
首先是我国的财政体制问题。我国自94年实行分睡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一直处在尴尬的境地,财权和事权严重不统一,在财政包干体制下的事权结构并没有在分税制体制下得到应有的改革,分税制带来地方政府财力的减弱也没有通过健全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得到改善,地方政府收不抵支的矛盾突显,再加上基层政府改革缓慢,吃饭财政的现象长久得不到改变,地方政府经济增长乏力;同时“三农”问题长久以来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县域经济增长点没有有力的支撑,地方政府困境逐渐加重,导致地方各方面建设的严重之后,经济增长的潜力缺少发挥的平台。
这样的体制下,地方政府的出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招商引资的能力,由于市场不健全,高级项目吸引力不高,大批低水平项目和重复建设项目成了地方政府的“鸡肋”,出于培育市场的想法,处于国家调控范围的产业在地方政府的保护下成立经济增长点,应该说,地方政府的选择也是一定程度上无奈的选择。
再次是政府政绩评价机制存在问题。现在政府绩效评价中,单一的GDP数量标准存在很大的弊端,由于没有科学性标准体系做指导,地方政府的政绩主要依赖于GDP的总量增长,缺乏对增长结构的科学考量,地方政府在面对所谓可持续发展和眼前利益问题上,往往出于短期利益的考虑选择了一些低水平和重复建设的项目,助长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
其次在地方政府的土地情节。我国土地价格体系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土地招排挂出让和协议出让,以及其他行政调拨的方式,市场化程度不高,为市场的寻租行为提供了相当的空间,土地的非法利用问题屡见不鲜。而且关键因素在土地价格方面,土地征用价格和出让价格中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土地由农用转入商用时,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几个环节都是地方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这是以牺牲广大民众利益和以后政府的利益为代价换来的,正是这种收益的不正常和调整机制的缺失,地方政府在土地的出让方面存在很大的冲动,而且不管什么项目只要投入运营就代表着以后的税费现金流的存在,对于地方政府来讲是个“名利双收”的买卖,何乐而不为呢?因此,一些国家调控项目的上马就不足为奇了。
第四在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利益博弈。地方政府和土地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得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的贯彻问题上必然受到地方政府的阻力,而事实上也就是如此,地方政府往往充当一些违法项目的保护伞,中央政府的所谓检查在地方政府面前成了过场戏,本来没有效率的行政手段调控在地方政府的利益调控面前更是显得软弱无力。在这场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博弈的游戏中,中央政府往往处于尴尬的境地,我们看到的情况是土地部门甚至国务院的严厉表态和政策往往到地方后行之无效,民众的对政府的期待一次次落空,笔者想,这样的调控手段还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根本,没有彻底改变这种利益关系和格局的政策出台,任何的调控政策都是无济于事的。
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还要依靠市场手段的调控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作为一个市场化的现象,有市场手段来进行调节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政府的行政手段在利益问题的分配上效果始终不如市场手段;来的直接和彻底。包括信贷手段,税收手段,利率手段等等。比如在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上,要理顺能源的价格关系,能源价格真实体现能源的价值,使用者要为自己的直接成本和外部性成本付费,那么能源的使用才能体现市场因素,高技术和高效利用能源的优势才能真正体现出来,这样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优势在源头才能得到抑制。具体措施比如在资源税或者环境税的出台,理顺能源价格关系,还要有一些配套政策的出台,比如利率政策,信贷政策,出口政策,对于政府提倡的市场行为的政策导向才能更好的体现出来。
下一篇: 中国东方航空与加拿大国龙航空实行代码共享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