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保会计网校--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会计资讯

会计移动班
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及其经济学分析

2008-04-29 08:56 来源:河北财政厅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中国目前的劳动供求关系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劳动供给压力正在减弱。目前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仍在增长,但每年增加量正在减少。15—59岁年龄段劳动人口预计会增长到2011年,15—64岁年龄段劳动人口增长会持续到2014年左右。之后,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将不再增长,规模会逐渐缩小。与劳动供给变化不同的是,劳动需求增长强劲。随着以国有企业改革为标志的结构调整接近尾声以及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能力的增强,经济结构已经向着更加有利于利用劳动的方向转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作用逐渐增强,就业需求增长迅速,部分地区和行业甚至已经受到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困扰。上述变化意味着我国的劳动供求形势正发生根本性变化,劳动的供求矛盾正在减弱,但结构性矛盾正变得越来越突出。

  一、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特征:“短缺”与“过剩”

  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人口与劳动力过剩的国家,劳动力短缺似乎只能是“神话”。但过去几年中,从来不愁招不到工人的企业开始被“招工难”问题所困扰。

  (一)企业“招工难”:劳动力短缺了吗?

  自2004年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开始出现“招工难”以来,这一现象不仅没有得到缓解,而且还呈愈演愈烈之势,甚至在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如中部的一些省份,也陆续出现劳动力供不应求的现象。调查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缺工最为严重的地区,目前有近200万人的缺口,缺工比率约为10%(蔡防、王美艳,2005)。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的企业调查数据,“在2006年春季的用工需求中,仅有31.7%的企业全部招满,32.2%企业招到所需工人的75%,20.9%的企业招到50%-75%的工人,15.1%的企业的用工需求有一半没有得到满足。中国真的已经进入了劳动力短缺时代吗?

  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停止后,劳动力数量不足的问题会很快到来。但中国的情况和其他国家有很大不同,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使得中国大多数人口仍然居住在农村。在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停止后,农村人口仍然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为城镇提供劳动供给的来源。事实上,我国目前正经历着世界上最为迅速的城镇化过程。1990—2002年间,中国平均城镇化速度为1%左右,而1995至今这一速度增加到1.4%左右。1%的城镇化速度意味着2007年城镇会新增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1300万左右,而1.4%城镇化意味着这一数字超过1700万。假设中国步入比较发达的阶段时大多数人口如70%的人口会选择居住在城镇,那么,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似乎还能持续20年以上时间。因此,从总量上来看,中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拥有充足的劳动供给。

  在总量供给充足的情况下,劳动力短缺的发生更多地来自于结构性的原因,也就是说当前的劳动力短缺更多的是一种结构性的矛盾。所谓结构性矛盾,简单说来就是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的不匹配现象,这种既可以来自于地区、行业之间的不匹配,也可以表现为劳动者素质技能与岗位技能需求之间不匹配。由于无法实现供给和需求之间的配合,劳动力市场上既会出现有人无岗的现象(“过剩”),也会出现有岗无人(“短缺”)的现象。

  当前的“农民工短缺”就是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具体反映。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劳动供求在地域间存在着不匹配。农民工的供给主要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而需求则发生在城镇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为了实现劳动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匹配,农民工需要不断从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向城镇和东部地区转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2006年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数量大约1.32亿,其中从中西部流出的劳动力中绝大多数都流入了东部地区。但是,农民工要实现向城镇的转移,不仅要克服各种制度性和非制度性障碍,而且还面临着城镇社会的排斥,农村转移劳动力不得不更多地选择像“候鸟”一样在输入地和输出地流动,难以实现在输入地的稳定居住和就业。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外出务工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农村对农民的推力开始减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农民工在流入地的待遇难以改善,必然导致流入地的拉力降低,企业陷入招工难也就不可避免。造成当前“农民工短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工素质技能与需求的不匹配。目前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大约16%的人只有小学以下教育程度,大约83%的人只受过初中及初中以下教育,受过正规职业培训的比例仅有15%左右。教育程度不足和缺乏技能使得很多企业即使出高价也难以招到合格的工人。

  (二)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过剩了吗?

  与农民工相比,昔日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们的就业可谓是冰火两重天。自1999年中央政府做出扩招决策后,高等院校的数量和在校生数量迅速增加。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已经发展到1792所,在校本、专科学生数量达到1562万人,研究生97.9万人。从1998到2006年,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从108万增至546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9.8%上升到22%;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与1993年相比,本、专科学生增加了5倍,研究生增加了8倍。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迅速扩大,就业难度日益增加。1996-2004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3.7%、97.1%、76.8%、79.3%、82.0%、90.0%、80.0%、70%和73%(赖德胜、田永坡,2005)。大学生就业难的直接后果是工资难以增长。依据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2005年包括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的毕业生起薪平均月收入为1588元,仅比2003年的1551元增加37元,其中专科毕业生为1333元,本科毕业生为1549元。与此相对照,农民32-1工资水平迅速上升,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的调查,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平均工资为1226元/月,比2005年增加181元,增长17.3%。农民工和大学生工资水平差距快速缩小并开始趋同。

  我国大学生数量真过剩了吗?我国目前拥有大学适龄青年1.2亿之多,虽然从毛入学率看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大多数的适龄青年仍然被拒之在高等院校大门之外,大学生招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从每万人拥有的大学生数量来看,我国与世界上先进国家的差距就更令人汗颜。每万人大学生数量美国为520人,加拿大为580人,韩国为571人,而我国目前仅120多人,甚至落后于南美的巴西。即使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来看,我国22%的比率同样远远低于日本的48%和美国的52%。很显然,与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要求相比,中国大学生数量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大学生就业难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一种结构性矛盾。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简单说来,就是大学生教育体系与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严重脱节。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进程不断加快,经过10年多的发展,市场已经在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但大学生供给体系改革严重滞后,大学教育的计划经济特征明显,高等教育层次单一,课程内容和设置僵化,与市场多样化的需求相比,高等学校提供的毕业生同质性强、就业能力差,反映在就业市场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流大学、二流大学甚者三流大学的毕业生,都在争抢同样乃至同一个就业岗位。最近几年的公务员招考人满为患,有些岗位经常是一个就业机会被数千人争抢;相反,一些跨国公司需求大量经营管理和技能人才,因中国本土难以招募到合格人才而不得不花更高的代价从海外雇用。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确实给了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并没有带来同样多的就业机会,高等教育需要发展,但更需要健康发展。

  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必然导致劳动供给不足。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2005至2007年GDP增长率连续3年超过10%,2008年GDP增长预计还将超过10%,目前出现的“招工难”似乎是在重复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路,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大学生“就业难”就显得与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不相称。虽然现在很多国家都面临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但这些国家大多都是发达国家。从人均GDP来看,我国刚刚跨过2000美元门槛,仅相当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十几分之一,在这样的发展阶段就出现“大学生就业难”未免太早。

  二、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经济学分析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随着劳动供求关系的改变,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总量矛盾似乎正在减弱,但结构性矛盾却变得越来越突出。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集中地体现为两个“难”。虽然都是“难”,但两个“难”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招工难”更多地意味着劳动力供给不足或者短缺,而“就业难”则说明劳动力供给存在着“多余”或者说“过剩”。那么,如何解释当前劳动力市场上“短缺”与“过剩”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呢?

  理论上来说,解释当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需要从供求两个方面寻找原因。从供给方面来说,我国劳动力数量、素质和结构的变化甚至户籍制度、教育和培训体制的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目前的结构性矛盾,本文这里不打算探讨这些供给因素的影响,而是更多地想从需求角度或者说就业创造的角度探讨一下原因。具体来说,就是想从我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性特征人手对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进行简单分析。

  (一)就业困难时期已经过去,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曾经经历了一段就业困难时期。1998—2002年期间,大规模结构调整使得大批企业工人丢掉了饭碗,在这一时期,经济虽然表现为高增长,但就业形势却异常严峻。正因为如此,很多人认为中国经历了一种“无就业”的经济增长。事实真是如此吗?

  深入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变化和经济表现之间的关系,会使我们清楚看到中国经济增长并非是没有就业的增长,相反,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正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而不断增强。

  中国在过去10年中经历了迅速的劳动力市场改革,体制转轨使计划经济时期沉淀的大量冗员被释放,大量就业岗位被摧毁。1995年,全国职工数量大约为14908万人,其中国有单位职工人数为10346万人,到2005年,全国职工数量减少到10850万人,国有企业职工数量减少到6232万人。在10的时间内,全国职工数量减少4000多万,而国有单位职工净减少4000万左右。在大批就业岗位被摧毁的情况下,经济增长除了要吸纳每年超过2000万新增劳动力外,还必须弥补结构调整所摧毁的就业岗位。1996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口数量为19815万人,2006年这一数字增加到28515万人,在10年间就业人口数量净增加8700万人。如果经济增长没有创造出足够的就业岗位,中国是不可能成功应对大规模裁员引发的严重失业问题,更不会出现今天稳定的就业形势。2006年城镇新增就业首次超过1000万,达到1184万。随着国有企业职工大规模下岗的影响逐渐减弱,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城镇就业最为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开始显现。

  (二)新增就业主要由第二产业所拉动,“生产性”岗位增加迅速

  从就业人数的净增加来看,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似乎并不显著。1995以来,每年就业数量增加平均只有700万左右,这主要是因为快速工业化过程中大量新增就业被农业就业减少抵消所致。因此,当分三次产业来看时,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存在极大差异。第一产业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对就业的排斥,就业人数不断减少。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的一段时间内,大规模的结构调整也曾经使第二产业就业大量减少,但随着结构调整的逐渐结束,第二产业自2002年逐渐摆脱负增长并开始快速增长,且逐渐超过第三产业成为目前拉动就业增长的主要力量。2005年和2006年第二产业新增就业人数连续两年超过1000万,分别达到1164万和1244万,这是就业形势在最近几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重要原因。

  就业弹性的变化也揭示了类似的规律。我国经济增长的总就业弹性仍然比较低,只有0.1左右,但这主要是经济的结构性原因所导致,它也不能准确反映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由于第一产业存在着就业的“蓄水池”效应,也就是说,当城镇就业形势糟糕的时候,第一产业表现出正的就业增长,而在城镇就业形势好的时候,第一产业反而表现为就业的负增长,其结果,总体就业弹性因为第一产业的“蓄水池”效应而被掩盖了。我国最近几年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非常好,但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不仅没有升高,反而还略微下降,这就是第一产业“蓄水池”效应的影响。分产业来看,情况则会完全不同。2002年以来,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快速增长,从2003年的0.15快速增加到2006年的0.51。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都比较低,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相对较高。我国目前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只有0.1左右,这显然与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身份不相称。但第二产业0.5左右的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不仅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身份相一致,而且也和我国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事实相一致。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一点也不例外,实际上,我国也像其他处于类似发展阶段的其他国家一样,经济增长不仅能够而且也正在创造着大量就业机会。

  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并没有关于三次产业划分的统一标准,但一般来说第二产业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生产性行业和部门。在我国被划为第二产业的行业包括这样4个: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和建筑业,其中制造业在第二产业中居于主导地位,2005年,制造业GDP占第二产业比重高达69%,就业占第二产业比重高达65%左右(按城镇单位就业人数计算)。如果说我国的就业增长主要由第二产业所拉动的话,那么,第二产业就业增长则主要是制造业的贡献。第二产业的“生产性”特点决定了我国目前的就业需求更多地表现为对“生产性”岗位需求的增长,企业“招工难”(或者说“民工荒”)的根源也正在于此。

  (三)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性”岗位需求不足

  第二产业相对发达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是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特点。表4是最近几年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状况。从该表可以看出,在GDP构成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在2001年以来都呈现略微下降的趋势,其中第一产业下降了2个多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了近1个百分点,相反,第二产业比重则上升了3个多百分点,我国的经济增长因此更多地由第二产业所拉动。从2001年到2006年,,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增加了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了近2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则增加了5个多百分点,经济增长的“工业化”特征非常明显。

  第三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下降,必然造成第三产业就业增长乏力。表5是最近几年我国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状况。2003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21809万人,2006年增加到24614万人,3年间净增加2800多万人。虽然从数量上来看第三产业就业数量增加仍相当可观,但这些新增就业集中在低端服务性岗位上,主要表现为非单位就业的增加。

  根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作者计算了2003年以来第三产业中单位就业和非单位就业数量变化状况。具体来说,就是用《年鉴》中公布的第三产业就业总数减去城镇单位就业数量,得出的结果就是没有被统计为城镇单位就业的就业数量,作者这里把这部分就业归为“非正规”就业。从表5可以看出,在第三产业就业中,单位就业比重2003年以来不断下降,从2003年的27%下降到2006年的25%,非单位就业或者说“非正规”就业比重却不断上升,从2003年的73%增加到2006年的75%。从新增就业来看,在2003至2006年第三产业新增就业中,非单位占92.2%,而单位就业仅仅占7.8%。因此,第三产业就业增长主要体现为非正规就业岗位的增长。

  第三产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但大学生主要就业于第三产业的正规就业部门和岗位。第三产业最近几年增长乏力不仅导致就业增长缓慢,同时新增就业更多地体现为“非正规”岗位的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因而带有我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和结构性特征。

  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特点决定了经济增长会更多地创造“生产性”岗位包括一些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岗位,而对知识和技术密集的“服务性”就业岗位拉动作用较弱。在劳动力市场上,农民工就业恰好集中在“生产性”部门和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部门,而大学生就业往往选择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性”部门,这样,“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都可以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中得到部分解释。

  三、扩大就业:受雇与创业

  在总量供求矛盾趋于缓解的情况下,结构性矛盾已经成为劳动力市场面临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的突出表现一方面是有岗无人,另一方面则是有人无岗。从本质上来看,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就是有效劳动供给不足,因此,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就是如何提高劳动供求之间的匹配度,扩大劳动的有效供给。

  随着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人员的再就业逐步得到解决,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主要出现在劳动力市场的新进入者身上。根据笔者的推算,2007年我国进入劳动力市场人员数量为1752万,2008年为1724万,2009年为1744万,2010年为1835万。在这些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中,高中以上毕业生主要集中在城市,这些毕业生包括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含职业高中)、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和研究生的毕业生,2007年为599万,2008年为643万,2009年为706万,2010年为788万;高中及以下毕业生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表6是分农村、镇和城市对这一群体规模的估计。由该表可以看出,2007年至2010年,高中及以下毕业生每年保持在1000万左右的规模,其中,农村毕业生占45%左右,镇占35%左右,二者合计占80%左右,城市仅占20%左右。

  对于新进入劳动力市场者来说,扩大劳动有效供给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如何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增强就业能力。鉴于目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者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就业形势,就业能力对不同人来说意味着不同的含义。

  对于高中及以下教育程度毕业生或者农民工来说,由于他们一般选择“生产性”岗位就业,现实的情况是大量就业岗位等待人去填充,很多人难以就业的原因往往是因为素质低或缺乏技能,对于这些人来说,提高素质和技能从而造就更多的合格劳动者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对于高中以上毕业生就业或者说大学毕业生来说,就业形势完全不同。由于他们往往选择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性”岗位就业,而这类就业岗位不仅数量不足,而且有限的就业岗位也存在着毕业生知识技能水平难以满足岗位要求的状况,因此,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除了提高素质和技能水平外,还必须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放在重要地位,不仅要培养更多的合格大学生,还应该鼓励大学生自己创业。

  1.加大培训力度,培养更多合格的生产工人。对于农民工来说,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大量就业岗位等待去填充,合格工人的培训应该被置于最优先的地位。为此,可以考虑这样一些措施:(1)实施针对农村(包括镇)初中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计划。在巩固农村9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鼓励在中小城市和乡镇建立针对农村初中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对参加培训的农村初中毕业生给予必要的补贴。补贴可以直接补给个人,也可以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方式补贴到培训机构或者中介机构等。(2)鼓励农村初中毕业生转移就业的区域协作。城市和发达地区存在着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这种需求主要靠农村劳动力转移来满足。为此,可以考虑在农村劳动力输入地和流出地之间建立起政府、企业以及培训机构等多层次、多方位的合作机制和渠道,提高农村新失业群体的职业技能,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提高转移效率。(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鼓励职业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和协作关系,支持培训基地的企业化。为此,政府可以考虑挑选一些优秀的企业作为职业技能学校的实践训练基地,出台相应的政策,通过建立市场导向的运作机制使职业培训学校和企业都能从职业培训中得到最大的收益。

  2.改革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增强大学生创业能力。大学生就业难既有需求方面的原因,又有供给方面的原因。从需求方面来说,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经济增长对大学生就业的需求拉动作用不足。从供给方面来说,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与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脱节,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较弱,尤其缺乏创业能力。因此,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不仅依赖于经济增长创造更多适合他们的就业机会,而且还依赖于在大学生教育和劳动力市场之间建立更加有效的联系。此外,在给定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的条件下,扩大大学生就业还必须从自身着眼。大学毕业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知识和技术的劳动供给者,他们不仅有就业的能力,而且还应该有创业能力,因此,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就成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现实选择。

  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不仅是就业教育,还应该是创业教育。大学要成为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摇篮和“创业者的熔炉”,就要教会学生创业,鼓励学生创业。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通过创业来扩大就业,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为此,政府和高校要制订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目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最大困难还是资金短缺、经验不足,这就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倾斜,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把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只有这样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才能缓解。

正保会计网校名师高清课程免费试听
相关资讯:
热点专题:
 初级会计职称指南动态查分试题复习 资产评估师指南动态大纲试题复习
 中级会计职称指南动态查分试题复习 高级会计师指南动态试题评审复习
 注册会计师指南动态查分试题复习 会计基础知识指南动态政策试题复习
 税务师指南动态查分大纲复习 ACCA考试指南动态政策 试题复习

听过来人谈会计面试的九大经验

  对刚踏入社会的应届生来说,面试是陌生的,也是相当重要的。在不知道将要面临什么问题的情况下……[全文]

中级会计职称妈妈级考生经验分享

中级通过考生经验分享

我们同事都是在网校听课学习,很自然的我就选择了网校……[全文]

大学生职业规划移动学习完整体系
网校活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