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保会计网校--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会计资讯

会计移动班
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转型期宏观调控与中国经济发展

2008-05-28 09:30 来源:河北财政厅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2008年已经开始,过去一年中国经济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比如增长速度极高,且经济效益不断攀升,地区和产业结构改善、居民收入增长进而带动消费增长等。但毋庸讳言的是,中国经济也正进入更加艰难的转型期(经济结构的升级与改革的升级),面对许多新的挑战。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在全球主流媒体一改唱衰中国,转而一齐唱“盛”中国,大多看好中国崛起之日,更需要格外注意。

  君不见当年苏联是在风头最劲的时候一朝失利的:日本也是在经济总量大幅追赶美国时泡沫崩盘的;而包括香港在内的亚太,被认为即将进入一个替代欧美的“亚太时代”之前,迎来的先是不期而遇的“亚洲金融危机”。

  从这样的角度,中国崛起仍必须保持谨慎心态,如履薄冰,前瞻、智慧、妥善地去应对新的挑战,继续推进中国经济发展与发展的进步。

  以上三段话,可以表征在下对中共十七大、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最新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政策的总体解读。众所周知,在新的经济部署中,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2008年中国经济走势的基调;防止经济增长过热、防止明显通货膨胀则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为此货币政策正式从“稳健”转为“从紧”;此外,重视民生亦成为经济工作的重点,政府为此将采取一系列新的举措。

  上述部署其实就是七个字,“防热防涨重民生”。一方面要防止经济由快转热,着重于“好”,另一方面要注重经济增长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即民生。此两者的结合,正分别暗合新一届班子上任以来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构建目标。

  然而,中国经济是否真的过热了呢?未必。从当前情况来看,尽管经济增长11.5%,但投资增速仅26%,与历史上的过热时期的劲超40%(1992)乃至60%(1993)不可同日而语;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尽管面临前所未有的流动性过剩的压力,但在各种对;中办法之后,只有18.5%的增长,相当于GDP增速的仅1.6倍,而历史上过热时期往往在2倍以上接近3倍的水平;物价虽然上升较快,但全年11.5%的经济增长,对应的物价上升水平仍不到5%,这在改革开放后任何一个过热时期(如1994年CPI曾达到24%的历史高位)都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笔者以为,当前经济与历史过热时期相比,诸多指标并未显示出明显过热迹象。对于最能表征经济过热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标,笔者有四点看法。其一,从过去几个月的物价运行来看,物价已经渐趋平稳,由于物品抢购事件未曾发生,因此最危险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其二,由于需求并未显示出“失控”的态势,因此本轮物价上涨更多应该是来自于供给的短缺特别是猪肉及其相关的食品价格的供给价格的上升,由于农产品供求变化呈“蛛网模型”,其涨价后的供应增长通常会在下一周期显示,因此,估计2008年价格将会逐渐走稳。其三,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内在增长动力强劲时期,物价的波动(上升)有利于结构调整。特别是加强农业、能源、原材料等本来就需要强化的产业,因此物价上升固然有其负面性,但也必须看到有其积极的一面,不可避免的一面。其四,政府和民间有必要接受一个新的、也许更加合理的,幅度在4.5%的均衡物价水平。如果能够认同以上四点,那么显然,物价的忧虑也并不是最大的。

  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什么呢?政府防热防胀重民生的真正依据何在呢?笔者以为,是在对可能出现的泡沫经济及其导致的民生负面影响的考虑上。国际经验显示,高增长低通胀以及汇率升值的宏观环境从来都是滋生资产价格泡沫的温床。过去100年主要国家(也包括香港地区)资产价格大幅攀升的时期,通常都是经济周期处于高增长和低通胀的阶段。而中国大陆愈演愈烈的流动性过剩的情形,2007年以来涨势更加凶猛的楼市以及市盈率迅速膨胀的股市,无不显示出中国可能步历史上其他国家的后尘,在高增长低通胀的环境下,一不小心陷入泡沫经济的泥潭。

  日本是中国的邻国,其经济变革对中国历来具有较其他国家更加深刻的影响。在防热防胀问题上也是这样。近期,笔者注意到,几乎所有主张防热防胀的经济学者都难免会提到日本泡沫崩溃的前车之鉴。也就是说,中国学者和官员对于日本在高增长低通胀时期,政府宏观调控麻痹大意导致最后泡沬尾大不掉进而令日本经济崩盘记忆深重,决意要避免中国经济成为第二个日本。

  如此注重借鉴他国经济教训,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精神显然值得尊敬。然而,宏观调控除了善于“打移动靶”,走在形势变化的前头外,还需要高度的智慧,才能保证调控取得预期成效。比如,在泡沫问题上,至少要认识到,第一,泡沫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理由很简单,泡沫源自人性的贪婪,贪婪的人性总是要令资产价格的上涨涨过头(投资者谓之钟摆总是摆过头)。因为贪婪的人性,历史上经济崛起的国家,没有一个能够完全避免泡沫,中国也不会例外。这意味着宏观调控不可将调控目标定为“无,泡沫”。第二,泡沫如同感冒,不同感冒其危害完全不同,对付的处方也完全不同,泡沫亦如斯。政府必须意识到,并非所有泡沫都是“日本型泡沫”,泡沫也并非全是坏处,没电机遇。

  假如泡沫不可避免,泡沫有危害亦有机遇,同时泡沫有不同类型。那么,调控之策就不能只用“打压”一条,而要系统治理。其中关键点有三:一是如果泡沫不可避免,宁取股市不取房市;二是要想办法利用泡沫推进中国的结构调整;三是要在泡沫时期减持国有股并以此基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四是坚决防止银行进入股市、防范银行风险。笔者以为,做到上述四条,而不是简单地紧缩总量以及调控楼市打压股市,才能最好地达到“防热防胀”的效果。

  除此之外,政府要果断推进中国土地的产权制度变革,以类似于供应革命的方式来纾缓当前的楼市困境、增进民生。须知,土地从来都是中国的命根子。中国革命的成功来自于将土地收归农民的“土改”,改革开放的成功来自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改革,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土地的现代产权制度的确立。

正保会计网校名师高清课程免费试听
相关资讯:
热点专题:
 初级会计职称指南动态查分试题复习 资产评估师指南动态大纲试题复习
 中级会计职称指南动态查分试题复习 高级会计师指南动态试题评审复习
 注册会计师指南动态查分试题复习 会计基础知识指南动态政策试题复习
 税务师指南动态查分大纲复习 ACCA考试指南动态政策 试题复习

听过来人谈会计面试的九大经验

  对刚踏入社会的应届生来说,面试是陌生的,也是相当重要的。在不知道将要面临什么问题的情况下……[全文]

中级会计职称妈妈级考生经验分享

中级通过考生经验分享

我们同事都是在网校听课学习,很自然的我就选择了网校……[全文]

大学生职业规划移动学习完整体系
网校活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