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新闻:财会资讯财经资讯财税资讯审计资讯考试动态:初级职称中级职称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

各地动态: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天津江西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辽宁吉林山东内蒙古山西更多

首页>会计资讯>财税资讯> 正文

糖衣税收——谁在幕后策划税收潜规则

2004-9-4 13:45 赢周刊·甄静慧 【 】【打印】【我要纠错
    企业再神通广大,何以敢于违规走险,在有关政府和税务机关眼皮底下捞取上亿元的非法税收优惠?倘若没有规则执行者的默许,在全国开发区中种种税务违规操作何以层出不穷,见怪不怪?事实是,相当多的地方政府为了争夺税源,不惜一切代价地向企业许诺各种“不可能的优惠”。正是地方政府抢身于政策法规之前预设“潜规则”,亲手为税收裹上“糖衣”,最终炸伤了企业。

    在违规税收操作的问题上,板子绝对不应该只打在企业身上!

    ——编者税收清查风暴席卷2527个开发区

    开发区到底怎么了?

    近一年对中国的开发区来说可谓多事之秋。先是2003年12月国土资源部下令清理整顿开发区,并取缔省级以下政府擅自成立的开发区,人们还没回过神来,今年1月,国家税务总局又组织各地税务机关对全国范围内的2527个开发区(其中国家级开发区218个)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及执行情况进行了严厉的清理检查。

    一片哗然之中,大批开发区被纷纷取缔,同时,截至3月底,税务机关又从未被取缔的开发区中查出1000多户区内注册但区外经营的企业、一批不符合新办企业条件而享受新办企业税收优惠的企业,并查出地方税务部门擅自扩大税收优惠适用范围、提高优惠比例、延长优惠期限、违规减免税收等一系列问题,清理出不符合税法规定的地方违规涉税文件88份,这些开发区企业累计少缴税款4.3亿元。

    违规,违规,违规,还是违规……开发区到底怎么了?

    政府部门讳莫如深

    珠三角处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开发区的建设不甘后人,但作为违规整治对象是否亦首当其冲呢?从上周开始,记者不断地拨打省、市、开发区税务部门的电话,希望了解清查的大致情况,可是得到的只是或客气或冰冷的拒答:

    省国税——我们太忙,不接受任何采访。

    省地税——我们不是具体执行者,无法回答详细情况。

    市国、地税——不方便就此问题接受采访。

    经过一番周折,记者最后只在知情人口里获得了一部分信息,就是珠三角某高新技术开发区里,仅2002年之前成立的内资企业就有近60个涉及较严重的税收优惠违规现象。可是,当致电这一开发区的主管税务部门及管委会时,他们的口径却异常统一。

    问:这次税收清查主要涉及哪几方面的问题?

    答:不知道,我们这里没有问题,你问其他开发区吧。

    问:没有查出任何问题?

    答:没有,我们都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制定优惠政策。

    问:但听说仅内资里就查出50多个违规的企业。

    答:那只是小问题。

    问:是什么小问题?

    答:很小的问题,我们很忙,以后再说吧。

    冷冰冰的电流声中断了谈话,而两分钟后再次拨打同一电话时,再也没人接听了。

    政府部门讳莫如深,让事件仿似蒙上一重迷雾——看似简单的清查行动,为何却透着神秘呢?

    税收优惠文件泄露天机

    致电联系失败后,记者直接走访了广州经济开发区、番禺南沙开发区、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等几个开发区,但区内的企业大多也是采取回避态度,要么赶紧澄清自己决无违规,要么干脆避而不见、避而不谈。最后,倒是广州一家公司的会计一语道破了“天机”:“税收违规,假如不是得到政府的默许,有多少企业敢做?如果不是税务部门配合,又哪有那么容易做得到?不过这也不完全是税务部门的问题,开发区政府批下来的优惠,税务部门只得执行。违规的根源其实是政府行为,你问政府,他们当然不肯打自己的嘴巴,问企业,企业也不敢讲,怕得罪政府。”

    该会计还悄悄告诉记者,这次清查出来的88份违规文件里,肯定有一些是在珠三角的开发区里发现的,如某高新技术园区的“税收返还”优惠文件,现在还没有从网站上撤销。

    登录该技术园网站,果然找到了一份共5部分33条的文件,其中包括“5年免征房产税或城市房地产税”,以及“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的税收返还”等违规优惠条例。如此明目张胆,实在令人震惊。

    拿着这份明显违规的税收优惠文件,记者走进了该技术园区。该园区的西面正在施工建设,根据施工的区域来看,应该有七八家企业正积极地筹备搬进去。而与此对应的是,已经在园区内营业的数家企业看到这份税收优惠文件都表现得十分气愤。处于园区中心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会计指着上面的“税收返还”条例说:“为了他们承诺的这些优惠,我跑了几十趟区政府和税局,但都被告知没有这一操作流程。应该是2月份清查的原因,看来我们是不会拿到这些优惠的了。最可恶的是有些优惠明明已经过期或取消,为什么还不从文件上删掉?害得我白白奔波了好几个月。”

    很明显,把这份毫无时效性的文件交给企业,其目的是要先把企业“骗”进园区里。

    争夺“税源”就是争夺“财源”

    “开发区政府做这种事情,就是为了争夺税源。”在上海浦西注册的一家著名电脑公司负责人不假思索地说。

    开发区为什么要实行税收优惠?当然是为了吸引企业进园投资。但随着开发区的增多,企业可选择的范围也增大了,每一个开发区都有同样优惠,为什么非要到这个区去?因此,为了抢夺企业,各式各样的地方土政策“应运而生”。

    这家电脑公司原注册地是浦西区,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发现该区的经济环境和产业结构并不十分适合企业发展,曾几次欲搬出浦西区。这么大的一个税源要流失,浦西区的政府部门自然不愿意,于是三番四次地提出多种优惠政策,大力挽留该企业——“留住我们是为了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呀。这几年地方财政支出大,入不敷出,而自从实行分税制后,地方就可以以税源争夺的手段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而且属地征收也使地方税务部门的征收压力增大,不得不大力争夺税源。”

    “一个大企业留在本区,的确可以带来一系列的好处。争夺‘税源’,说到底就是争夺‘财源’嘛!”中山大学财税系主任谢贤星分析。

    大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税源,而同时,它的发展可能会促使一些周边企业在本地区聚合,如针对该行业的包装印刷、加工、劳务、能源等,如此一来,地区的产业链可以得到延长,地方财政收入也大有进账。

    可是,这种以税收优惠为主要手段的恶性竞争,真的能够达到促进地方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愿望吗?

    盲目争夺破坏经济发展

    以上海这家电脑公司为例,浦西区政府这两年陆陆续续给了他们税收、政策等各方面的优惠,共计少收了数十万元税,造成国家税收大量流失,但该企业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把整个企业的经营场所都迁到更适合其发展的浦东,仅把浦西区作为能让其充分享受税收优惠的注册地而已。像这种区内注册、区外经营的企业,在各地的经济开发区都有不少。浦西区除了能留住该企业带来的一部分地方税收收入外,其实没有获得任何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收益。

    经济开发区的作用是把有潜力的外资和高科技企业等集中起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达到资源共享和互补的效果,使地方经济得到稳定、快速的可持续发展,如果都像浦西区政府这样,开发区的作用还能得到充分体现吗?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再次走访了几个开发区,发现除了广州、深圳等少数开发区已经集腋成裘,真正能够达到优势互补之外,很多所谓“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的企业都是五花八门,既不相类,又不互补,更别说能够形成原料、加工、生产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了。

    在上述以违规优惠文件吸引企业进驻的科技园内,几家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都是冲着“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进入这个园区的,对于区内的其他设施都并不那么满意,一家企业的主管甚至直接地说:“区内其他企业的发展根本不能对我们的企业生产和发展带来什么促进,而且经营地还离市区更远了。如果不是为了政策优惠,何必到这里来呢?”

    而当问及如果国家清查后取消原有的地方土政策优惠,那么企业会不会考虑迁到别的园区去时,一些技术比较先进的企业表示会考虑迁往产业结构更合理的园区,而那些靠开发区政府“通融”才能够从科委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企业,则已经十分满足,仍然会继续留在原区经营。

    一言以蔽之:地方土政策带来的不是地方的可持续发展,而是企业不稳定的短期投资,盲目争夺税源不但使国家财政收流失,而且扭曲了开发区的原有作用,破坏地区的投资环境和产业结构。
相关热词: 糖衣税收 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