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下半年,国家商务部发出了《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也制定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这些政策的相继出台,意味着外高桥保税区不再独享其原有的优惠政策。随着政策优势的减弱,外高桥保税区下一步将如何发展?
《第一财经日报》:外高桥保税区的比较优势正在减少,它的将来如何定位?
外联发:我们下一步的发展将会着力利用“区港联动”的模式,吸收国际上自由港运作的长处,扩大物流产业的规模和优势,继续创新服务内容达到让企业满意的效果。一些公司的外流也是其不适合保税区定位所作出的选择,比如生产加工型企业。公司还将着力打造CBD商务中心,提升自己传统服务内容的质量,把大型企业的指挥总部留在区内。
保税区管委会:保税区实施“小政府、大服务”的高效行政管理体系,这种体系较好地体现了“统一、精简、高效”的要求,提高了运作效率,达到了严格监管的效果,形成了区别于其他一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特有的管理模式。保税区按照国际惯例的要求,始终坚持先行先试,不断探索和创新保税区的运作机制,保持了领先优势。
《第一财经日报》:目前,园区内的企业是否已考虑向周边地区发展,逐步向周边辐射?
外联发:以我们外联发区域为例,有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向周边地区发展。先锋电子最开始在园区内的定位是仓储贸易和部分生产,后来他们把生产基地迁往奉贤等地,但是营销中心留在园区内。这种分工也是我们期待的。
保税区管委会:国家新政策出台后,不少外商投资者处于观望状态,使得保税区招商引资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招商项目暂时减少。但去年保税区仍突破了引进1000个项目大关。投资者的信心由此看出仍然未受太大影响。今年第一季度,保税区投资总额比去年同比上升了4.9%,保税区从设立至今的投资总额已经累计逾104亿美元。
相关链接
外高桥保税区的“外资引力”
截至2004年底,外高桥保税区累计批准来自78个国家和地区的8064个项目,其中外资项目6232个,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31家入驻保税区。累计吸引投资总额已突破100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46.53亿美元,分别占全国保税区的20.8%和16.5%.
外高桥管委会介绍说,从吸引投资额情况来看,随着投资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追加投资现象不断涌现,有力推进了保税区吸引投资额的增长。2004年保税区增资项目达到367个,比上年净增126个,平均每天都有一家企业进行增资扩容。增资项目中,加工类项目增资额比重较大,吸引增资额4.31亿美元,占总增资额的51.9%.
目前,外高桥保税区呈现的特点是,外商投资项目开始减少,投资额却快速增长。2004年共吸引外商投资额13.36亿美元,占投资额的90.7%,其中833个外商独资项目共吸引投资额12.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5.4%.
随着保税区三大产业功能的深入拓展,区内企业经营规模持续增长,保税区与世界各国进出口贸易往来愈发密切。
外高桥保税区:从享受政策到主动创新
- 发表评论
-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