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新闻:财会资讯财经资讯财税资讯审计资讯考试动态:初级职称中级职称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

各地动态: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天津江西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辽宁吉林山东内蒙古山西更多

首页>会计资讯>财税资讯> 正文

监控切入——青岛市国税系统实现数据集中的历程

2003-5-30 15:13 来源:每周电脑报 【 】【打印】【我要纠错
  税务信息化在第一不时响了计算机模拟手工过程以后,其真正意义在于基于税务管理的本质,尽可能多地把以人为本的管理变成透明、客观、共享和具有价值的信息。

  在税务信息化的过程中,数据集中的探索使信息应用的课题更加凸现出来。回顾青岛市国税系统近年来围绕数据集中、信息应用的信息化建设实践,我们对于“税务管理信息系统一体化”的理解因此而更加丰富和深刻。

  从税务监控入手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较早认识到数据集中对于推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应用水平的重要作用,并且牢牢抓住了税务监控系统这一切入点,不断推进数据集中的进程。早在1996年,在全市国税系统没有广域网,甚至市局机关都没有局域网的情况下,市局党组就敏锐地提出要实施全系统的税务监控,数据集中的序幕就此拉开。

  第一阶段:低平台、分布式、软件统一、数据集中

  当时,由于税务信息系统建设处于初创阶段,全市国税系统的各种应用系统百花齐放,仅征管软件就有三个版本。税务人员只能通过各种业务软件获得简单、零散的数据,横向、纵向之间无法实现信息较高程度的共享和综合分析,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监督考核主要依据报送各种报表实现,由于人工干预的环节和因素较多,信息的一致性、真实性、实时性难以保证。

  1997年初,全市国税系统统一了征管业务软件(Foxpro版)。之后,在总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局作为试点单位,率先在全国税务系统实施了第一期广域网工程。在此基础上,我局开发了基于征管业务软件之上的税收监控系统(Foxpro版),将分布在全市各区市(县)的征管数据以批量方式采集到市局,首次实现了对全市税收业务数据的统一监控、考核。

  第二阶段:大型数据库、分布式、软件统一、数据集中

  1997年7月,考虑到随着纳入共享范围的数据量越来越大,低平台的监控软件性能下降的问题,我局在总局的支持下将监控系统升级到了Sybase大型数据库平台,系统运行质量又有了很大提高。

  通过税务监控的应用,管理中存在的各业务环节数据不一致、计算机信息真实性等问题逐步暴露出来,系统的推行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同时,基于桌面型数据库的征管软件在系统效率、数据质量等方面的缺陷也充分反映出来,城市级广域网应用的需求更加明确。

  为提高数据质量和广域网的建设水平,继续推进监控系统的建设和应用,1998年初,我局首先完成了二期广域网升级建设,广域网带宽达到2M,网络具备了市局与基层局实时数据集中的条件。

  1998年3月,我局自行开发研制的Sybase版征管业务软件TaxMIS投入试运行。5月份,全市国税系统全部统一运行该系统。之后,全系统通过狠抓业务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考核,使全市的数据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采集的涉税信息也更加丰富。同时,我局按照总局城市级广域网应用的总体规划,充分发挥大型数据库在广域网应用方面的优势,升级了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税收监控系统,实现了全系统税收信息的实时监控。

  监控系统的深入应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逐渐得到各级的认同,成为青岛市国税系统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有力手段。我局的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分数有55%以上是直接依据监控系统产生的考核指标。

  第三阶段:大型数据库、全市集中

  1999年下半年,依托TaxMIS、税务监控系统,全市国税系统实现了全市实时的数据信息集中。

  2001年1月,我局作为世贷项目试点单位,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技术准备,又成功上线运行了中国税收征管业务系统(CTAIS),使我局成为全国首个成功实现CTAIS异构数据转换和规模最大的CTAIS市级全集中应用单位。

  为确保CTAIS软件上线后税务监控工作仍然能够继续顺利开展,从2000年10月开始,根据总局一体化的思路,我局针对金税、CTAIS系统上线、办公自动化系统升级以及外部信息系统建设的情况,遵循总局“三层结构”的技术路线,进行了新版税务监控系统的开发升级。于2001年6月份开发完成了构建在Internet/Intranet技术和三层体系结构之上的“税务监控系统1.0版”,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总揽CTAIS、金税工程、出口退税、办公自动化、外部信息系统的信息共享和B/S/S三层体系结构,涵盖了对内、对外两方面的综合数据挖掘、税源监控、两权监督、目标考核、评估分析、预警管理等功能。

  总局许善达副局长2001年6月在我局听取了监控系统的情况汇报和演示后,对该系统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在总局各位领导的办公室中安装此系统。总局信息中心组织了对税务监控系统的升级开发,升级后的税务监控系统2.0版目前已经培训推广到全国十四省七市的国税部门和部分地税部门。通过广域网,总局可以使用这套系统随时调阅、监控有关城市的税务信息。在2002年的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税务监控系统作为全国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进行了软件演示。

  数据集中取得良好效果

  税务信息化建设是规范税务执法的切入点和重要手段,是解决税务执法随意性的重要保证。在数据集中和信息应用达到一定水平后,这种作用开始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在我局应用监控系统以前,市局对各下属基层局税务信息的实际情况知之甚少,对申报率、入库率、处罚率、滞纳金等数据只是凭每月上报的报表来了解情况,市局各部门掌握最可靠的只有入库数据,对真正的应征数、欠税数、缓缴数掌握很少,市局的考核、管理、决策带有相当大的主观性、盲目性。在监控软件第一阶段开发结束后,市局就可以直接分析来源于基层的原始数据,及时地得到各种真实的资料数据,辅助管理者正确进行管理和决策。

  监控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使我局的信息化建设更具针对性。在实施税务监控的过程中,随着各级监控的覆盖面不断扩大,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新的需求和思路也层出不穷,推动了我局的网络建设、数据质量、队伍素质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推动了一线的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形成良性循环。我局在多元化申报、外部信息的交流和联网等领域取得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都源自于这种动力。

  构建知识管理体系,实现数据信息增值应用

  在今后的信息化建设中,我局将逐步引入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根据分析应用的需求,科学地分类、加工、存储数据。通过不断提高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连贯性,以及完善信息加工处理流程和配套管理制度,力求使税收信息成为适应多层次需求的、具备广泛借鉴价值的系统化“知识”素材,以充分发挥数据信息的作用,实现税收信息资源的增值。

  按照知识管理的规律,即“收集―整理―发布―再利用”的知识应用过程,为创造核心竞争力提供支持。我局重点要抓好数据管理规程、数据质量管理办法、数据公开发布制度、数据信息应用管理办法等一整套制度体系的落实和衔接,以流程化、信息化的方式进行规范和固化,建立不断更新、良性循环的知识管理框架。

  进行应用系统一体化整合,架构数据信息处理中心

  我局在推进数据集中、加强信息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今后要按照总局的统一部署,全面实现数据集中与业务处理集中、机构设置集中,并以此为依托,深入挖掘信息资源的价值,建设名副其实的信息中心。

  在规划层面,要按照一体化的原则,在统一技术平台的前提下,做好应用集成和信息资源两个方面的规划。通过应用集成规划,首先解决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系统处理能力的问题,进而在现有系统的基础上,根据业务的需求,运用流程集成的思想解决创建新的流程和新的服务的问题。通过信息资源规划,梳理税务系统的信息资源,提出合理的信息资源管理方案,将数据的查询、统计、监控、考核、挖掘、分析预测集成为一体,有效地解决信息的整合、共享和利用问题。

  在设计层面,需要采用三层结构和组件化设计思想,运用中间件、工作流、数据仓库、人工智能、业务流程集成及知识管理等先进技术和优秀的成熟软件,搭建应用架构、集成架构、数据架构和平台架构,设计一流的先进系统。

  为解决当前税务系统内部应用系统林立、互不兼容、难以协调运行的问题,要在继续巩固和完善数据信息整合的基础上,把握下一代网络技术(语义网、网格计算、Web Service、P2P)“资源共享、协同计算”的发展方向,引入EAI(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技术手段对现有操作层应用系统进行集成。应用EAI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建立全面的信息互联体系和应用之间信息高度关联与复用,把整个信息系统整合为一个“协同计算环境”和一个将服务器、存储设备、软件和网络技术等范围广泛的计算资源集中起来,作为单一的强大系统来运行的数据中心架构。

  在集成过程中,首先要逐步将我局自行开发的各类应用系统改造为三层体系结构,统一集成到内外信息平台中。在此基础上,要将统配、引进、自行开发的软件逐步进行一体化整合,实现全系统的业务过程集成、应用集成、数据集成和平台集成。最终要力求为内部工作人员、纳税人提供集成、统一的信息面板(Information Panel),主动和个性化地反映与用户相关的各种应用信息,实现应用的统一、共享、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