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新闻:财会资讯财经资讯财税资讯审计资讯考试动态:初级职称中级职称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

各地动态: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天津江西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辽宁吉林山东内蒙古山西更多

首页>会计资讯>财税资讯> 正文

CEPA进京:千种商品零关税 港货市场波澜不惊

2005-5-16 10:9  【 】【打印】【我要纠错
  港货风暴未现

  CEPA自2004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根据有关协议,将有千余种香港商品零关税进入内地。然而已经整整走过500天的CEPA并没有带来人们预想中的港货风暴。人们原以为一进入2004年就能看到铺天盖地、物美价廉的香港原产商品,可是眼下大多数市民仍然在“抽象”地感受着CEPA,女性消费者所期待的香港服饰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CEPA是《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英文缩写,CEPA实施以来已公布了两期1000多种货物零关税名单,其中第一批 273种,第二批713种,商品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金银首饰、医药制品、化学物品、机电产品、电子及电器产品、钟表、纸制品等,今年元旦新增的第二批商品名单几乎涵盖了香港能够生产的各类商品。

  记者了解到,CEPA实施以来,北京只有一家香港独资零售企业,这间名叫“欧西亚”的店位于国贸商城,产品主要涉及自己开发的健康体育和运动系列,如计步器、运动手表、MP3、学习机等。北京市商务局新闻发言人阎立刚曾经表示,北京市政府没有指定CEPA商场,只要在北京注册的、合法经营的、地处繁华商业街区的零售商店都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需求,经营零关税专卖店或专卖区,可以通过品牌代理商、经销商、专业批发商、进出口企业或有进出口经营权的零售商自营进口香港零关税商品。记者走访了北京的几家大商场,询问是否有CEPA后过来的香港产品,对方都表示,香港的商品有,而且CEPA以前就有,现在的商品价格和以前没有太大的变化,即使变化了也是市场调节的结果。

  眼前的情况应该说和人们想像中的景象相去甚远,以至于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很多消费者都表示“根本就没有感觉到CEPA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在恒基中心担任文员的周小姐曾在广州生活过几年,她告诉记者,在广州“港版”的服装、饰品深受年轻女士的喜爱,经营这类商品的店铺的生意都十分红火,CEPA 实施的消息曾经令她兴奋不已,现在却有些失望,她告诉记者,她想像中的既免税又时尚的香港服装专卖店一直都没有出现。她说:“我相信这绝对不是我个人的感受,很多年轻人都在期待香港的服饰能尽快低价进京。”

  四大原因掣肘CEPA实施

  CEPA未见火爆,专家分析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部分相关企业对CEPA的了解不深,一些进口商或是不清楚CEPA商品的种类,或是不知道如何申请优惠原产地证明,所以参与热情不是很高;二是即使零关税商品还需依法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因此大部分香港制造的产品价格仍高于内地产品;三是第一批零关税产品的范围存在局限性,与百姓的生活关系不够密切,而第二批商品进京还需要时间;四是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些进口商在香港申办原产地证时,由于混淆了进境地海关和指运地海关,而将应发到指运地海关的电子数据发到了进境地海关。在CEPA实施之初,北京市商务局有关领导就曾指出,由于港货要有 CEPA原产地证明、通关手续等要受时间限制,消费者亲身感受到CEPA带来的影响还有一段时间。

  除了手续、程序的限制,“香港制造”的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港货进京的脚步。现在很多香港服装品牌加工厂设在广东或者深圳,这样就不能算纯粹的香港制造,因此无法享受零关税的优惠政策。当然,内地的市场对精明的香港商人来说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很多厂家都准备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在4月举行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慕诗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思俊就表示,由于现在他们在香港的工厂比较小,集团正计划“做一个比较大一点的工厂”后再去做 CEPA的程序。

  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陈女士,她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这个现象。她说,由于在CEPA的前期宣传中过于突出“港货低价进内地”,导致人们对CEPA的心理期望值很高。事实上任何协议从实施到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都需要一个过程,这也就是目前CEPA所处的阶段。她表示,目前消费者急切的心态恰恰表明了CEPA实施的必要性,也说明了港货在内地是有市场的。她同时也说,如果不能及时向大众解释清楚CEPA“波澜不惊”的原因,人们可能会产生失望的情绪,从而影响对CEPA的信心。

  应该看到,CEPA的实施对于加强香港和内地的交流、繁荣两地的经济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香港工商及科技局局长曾俊华日前表示,CEPA对香港经济的影响正面而显著。据悉,CEPA第一阶段涵盖的18个行业的公司仅2004年就增加在港投资达10亿港元,预计今年有关款额会增加至45亿港元; 2004年CEPA为香港带来的服务收益达16亿港元,预计今年会增加至38亿港元。但曾俊华同时说,基于体制不同,两地服务业的运作模式和规管制度存有一定的差异,其中以专业服务尤甚,因此港人在内地市场发展时,需要尽力加深认识内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