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认为,钢铁企业将两极分化,优势企业会兼并重组一些经营不好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新增的产能主要靠进口铁矿石,布局转向沿海成为钢铁企业趋势。
六月的天气,一天热过一天,而国内钢材市场却透出阵阵寒意:4月初以来的持续阴跌不仅没有止步的迹象,进入6月份以后更是加速回落。在建筑钢材市场出现大幅跳水行情之后,板材市场也出现了补跌行情,跌势速度、幅度更甚。
在上海市场,大螺纹钢价格跌破了3000元/吨的心理防线,震撼了国内市场,建筑用材和板材都出现了大幅下跌。国际钢材市场同样一片低迷。
就在此时,国家对钢铁业的宏观调控又出一拳: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通知,从7月1日起,钢铁企业销售给国内加工出口企业用于生产出口产品的国产钢材,重新征收17%增值税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此前,政府已经取消钢坯、钢锭出口退税,同时降低了钢材出口退税率,对焦炭进口也采取了许可制度。这一政策显然属于政府对钢铁行业宏观政策调控的“组合拳”之一,但因出在钢市大跌的时段,仍引起业界的诸多想像。
时机没有问题
华夏证券研究所钢铁行业分析师曲丽认为,目前中国的发展趋势是逐渐由钢材净进口国转为钢材净出口国,所以国外钢材不会因为这种措施就对国内产生很大的进口压力。因此,政策出台的时机没有问题,对国内钢铁企业没有什么损坏性影响。
她进一步解释说,2004年有生产资质的加工出口专用钢材企业有39家,合计生产发货了561.25万吨钢材,只占全国钢材产量的1.89%.39家企业中,只有鞍钢、宝钢、广钢、武钢销量较大。
她认为,理论上讲,这一出口补贴政策早该取消了,因为过去两年国际钢市价格比国内高不少,国际钢材不能进入国内市场。如果客观地看,政策取消后,出口加工企业用钢的选择面更大了。
若论影响,重要的是看对下游用户有没有影响。目前出口专用钢主要用在家电、造船、集装箱,估计家电行业会受到影响。
钢铁工业协会内部人士也认为,虽然取消补贴会对钢铁产品出口加工企业产生直接影响,特别是某些出口量大的企业利润损失明显,但对维护行业正常发展秩序,规范竞争,避免抢夺铁矿石资源是有利的。
业内人士分析,钢协之所以呼吁出口补贴政策应继续坚持和完善,一方面是不愿将每年几百万吨的市场拱手让给国外厂商,另一方面,买国内含税钢材出口退税速度太慢,有时需要一年时间,而且17%的免税补贴要高于钢材出口退税(原为13%,今年5月1日后为11%)几个百分点,对钢铁企业的实惠是显而易见的。
取消补贴为何会在6月底出台?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是因为钢铁产业政策可能会在7月份公布。
难题仍待巧手解
下半年钢材市场大势如何?这是令业界揣揣不安的话题。
银河证券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钢铁行业分析师田书华认为,因为夏季高温影响钢材产品消费,近期钢材价格不会反弹,反弹应该会在9月份以后。他表示,下半年大幅反弹的可能性也不大,更不可能像去年那样大幅上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研究员在接受采访时称,这一轮经济增长主要是汽车、住房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拉动,但今年汽车行业已经进入调整期,生产增幅大幅度下降,产生的相关需求也大幅度下降;同时房地产行业的投资今年以来也出现逐月明显回落的趋势,其增长幅度明显低于投资的平均增长幅度,对相关的钢铁、建材等需求增长也明显减缓。
另外,产能增加迅猛,导致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都不会有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钢铁行业再像2004年和2005年前5个月那样爆炸式发展是不可能的了。现在进入调整期是正常的。
北京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主任马忠普表示,目前,大多数钢铁企业还是有利可图的,钢铁业还没有真正进入到价格战时代,而且大家都不愿意减产。从长远来看,面对世界范围钢材供大于求,价格不断下跌的市场态势,钢铁企业如何调控产能增长,调控市场资源的供需平衡,是钢铁企业和钢铁行业需要长久考虑的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认为,下一步,钢铁企业将两极分化,一部分能坚持得住,一部分会亏损甚至被淘汰。优势企业会兼并重组一些经营不好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新增的产能主要靠进口铁矿石,钢铁企业布局转向沿海成为趋势。
钢铁行业的深层次问题如何解决,只能让时间来见证。
背景资料:
1998年,国家为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使用国产钢材,解决与进口钢材在税收政策上不平等问题,专门制订了钢材“以产顶进”政策。即经过批准的列名钢铁企业,以不含税价格销售给加工出口企业用于加工生产出口产品的“加工出口专用钢材”,实行全额退(后改为免抵)增值税。
取消了17%的加工出口专用钢材政策后,企业将更倾向于直接出口钢材,而不是将产品卖给国内保税区里的加工出口企业。
- 发表评论
-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