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协议达成,能够使得香港制造的产品输入内地零关税的话,那么将可以为香港创造4500到9000个工作职位。”5月22日,香港总商会总裁翁以登(Eden Woon)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详细介绍了他们对“零关税”政策的影响预测。而同日香港特区政府公布的失业率及就业不足率,在非典肆虐的4月,已经攀升至7.8%及3.2%,与过去五年失业数字的高位持平。
内地与香港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一直被视为中央救港主要措施。在双方首阶段谈判结果中,制造业方面按不同货品分阶段实施零关税,香港服务业暂时不能受惠。按计划有关经贸安排在今年会确定具体框架,有望明年开始正式实施。
另外,中国大陆与香港皆为WTO成员,两个成员间的经贸安排,有可能同WTO精神与规则冲突。这次零关税政策是区域内的优惠,可能其他WTO国家也会有同等的要求,从而就不符合多边贸易的平等。
但是这样的担心是根本不必要的,像欧盟、北美、美国与新加坡那样,大陆与香港也可以建立自由贸易区。香港是自由港,大陆向香港的开放,实际意味着向全球的开放。中央政府可能会考虑建立另外的防线。
制造业先行
尽管受到SARS影响,港府和内地的官员连月来还是通过视像会议等多种方法,共同商讨两地的更紧密经贸关系。香港特首董建华前一周在立法会答问大会上就表示,有信心“更紧密经贸关系”可以在6月前谈妥;香港贸易发展局的邱松鹤先生也向本报证实,根据工商局的消息,港货内销的零关税政策大概6月底会有一个结果。
据有关媒体报道,翁以登曾表示,商务部将安排下周与港府就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进行会谈。双方将于6月30日,即回归6周年纪念之前完成有关协议。他同时表示,希望在此前,粤港就服务业的合作试点做好准备,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对此表示支持。
由于美国和新加坡刚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对香港实际上已经构成巨大压力,香港商界普遍认为,如果内地和香港在更紧密经贸安排上放慢,对香港积极参与竞争和恢复经济发展不利,所以对于6月达成协议寄予了相当期望。而香港商人一年多前就提出的香港货物输内地零关税的提议,就成为了目前最有可行性操作的一部分。
“即使中国加入WTO之后,对其他成员也没有提供零关税政策。这种特别对于香港特区的优惠,对于香港厂商会带来很多额外益处。”翁以登分析,“零关税将有助于香港货物价格下降,扩大市场份额,这将使厂商重新评估开拓内地市场。”
“可以肯定的是,这项政策的出台香港受益将是巨大的,不是普通几个亿的受益,而是将有几十亿的受益金额。”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的副会长尹德胜对本报记者说,以后香港内销的产品会越来越多,也会吸引更多的国际厂商到香港投资设厂。
“对于珠三角现在的港商,这个影响还是有的,因为他们大多都把产地转移到内地,所以主要受惠的则是原产地仍然留在香港的企业。”五年前已经把自己的工厂迁入东莞生产运动服装的徐先生则表示,“如果香港产品到内地零关税,同类产品对我们当然有压力,因为彼此产品的风格、目标市场和销售方式都很接近,我们的优势本来在于内地生产成本低,内销无关税,虽然我们厂已经搬到了内地,撤回香港的机会不大,但是我们一定会根据那时候的实际情况做出应变。”
商务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华仕(北京)世贸事务咨询有限公司总裁马宇认为,现在大陆的通关水平很差,希望借此能提升口岸的通关能力,从而对物流、转口贸易等方面有好的作用。零关税政策的关键之处在于原产地认定,在原产地认证等方面实施起来会有困难。
邱松鹤也提醒道,“虽然这项政策的出台是众人期待,但是也不能过分乐观。因为除了关税之外,还是有一些限制。香港产品进口内地,关税和内销权是香港企业最关注的,新政策是否牵涉到内销权问题还不明朗。”
某大商会人士对记者提及,香港产品出口主要还是对国外,对内地的出口还是比较少,而且税也不是很高,如果包括退税也不算什么。这项政策主要是对部分行业有很大的意义,而有些行业,比如说贵重金属的进口还是有很大限制,所以仅仅实施零关税后对公司的经营刺激作用是有限的,期望不能太高。
香港总商会给本报提供的数据分析预测,零关税措施每年可以使香港制造商减少4.3亿港元的税赋。乐观情况下新增9000个就业职位,使香港就业率可以提高0.28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3.9个百分点,对香港制造业增加5.9亿港元的产值,对GDP的贡献是0.22个百分点。
香港总商会的Woon博士提醒,不需要对以上数字太过执着,“制造业一定会因此而得到益处,也会制造一些就业机会,但这些都不会是大范围大规模的。”
“零关税的重点不在于在不同的行业中创造多少个就业机会,而在于通过与内地紧密经贸联系的杠杆作用推动香港和内地更紧密经济融合的步伐,以使得香港所有人都能受益。比如说,像一些支持性服务行业比如贸易、运输和后勤行业增加的就业机会我们先前并没有计算在内,但是却毫无疑问会增长的。”
服务贸易是重头
关注“更紧密经贸关系”的不止是香港的制造业和厂商,服务业人士同样在积极争取内地市场的开放。“本来,五个与房地产有关的服务专业,原拟在6月底首轮公布中获得局部进军内地资格,但受SARS影响,有关讨论已告中断。”香港专业联盟相关人士介绍,上海本有意开放市场,让香港服务业率先进入;上海市政府原本安排与香港专业界会面,讨论开放服务业市场安排,但受疫症影响,会晤已取消,何时重开遥遥无期。
有关方面也已表明不会率先开放予香港服务业。至于其他专业如医生、牙医、法律服务等,由于相关部门如司法部及卫生部的沟通尚未完成,也一直不在开放市场考虑之列。
香港并非制造业集中地,货物的零关税也就不是最重要的,它更多被看重的是转口贸易,但香港在金融、物流等服务领域具有优势。香港有大量中小商业银行,这些银行多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大陆既已加入WTO,早晚会向全球开放金融服务业,但由于门槛太高,实际上将一些中小银行排除在外。大陆应当给予香港的中小银行这一优惠,降低它们进入内地的门槛,从而为香港经济复苏提供刺激,并可为内地中小企业提供更多金融服务选择。
商务部一位官员认为,改善中港间通关问题,可以刺激珠三角物流业。但是,由于中港间货物贸易归属于商务部港澳台司,而金融开放需要央行管理,物流通关需要交通部出面,所以,各机构间统一沟通显得非常重要。
有关“香港公司”的定义问题,将是落实更紧密经贸关系之中最棘手的问题。香港贸发局广州办事处的吴小姐称,贸发局对香港公司的定义就是在香港注册的公司,一些跨国公司在香港有注册,也算是香港公司。很多跨国企业都是通过香港作为一个平台,进入内地。而为什么会有争议呢?吴小姐本人认为,由于香港国际化的深入,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香港公司,是完完全全做为香港本土的才算是香港企业,还是在香港注册过的就算是香港公司,现在已经模糊了。
但是,目前内地部门准备进一步清晰“香港公司”的定义,主要是为了防止出现漏洞,让有些国外企业通过在香港设一个小的办事处,从而获得货物进入内地零关税的政策优惠。不过,目前各大商会和港府部门都谨慎表示,仍不清楚对这项定义的进程,一切都要到下个月才能知道。据了解,6月,中央政府与特区政府将会公布最新的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的磋商进展,并会公布在这三个范畴将会推行的措施。
专家分析
采取这样的措施并不是非典打击经济后出来的措施,而是因为香港和内地的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希望用香港的经济来影响内地,建立香港经济的信心,从而使香港经济和大陆经济更好地融为一体。这是一个长远地战略,而不是短期行为。
所以,这样并不会对香港的经济有立竿见影的提升作用,因为一个地区的经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香港85%以上的制造业都已经转移到珠三角地区,同时制造业占本地生产总值也很低,只有8-9%。
这样的政策长期来看,有利于促进香港制造业,因为香港本地的制造业今后只有那些特别有优势的才能留在本地,它们会更多地向大陆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并且要更多地依赖内地的分销渠道,同样,要求更高的通关水平。这样,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可以增强珠三角地区的生产配套能力。另外,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能通过制造业带动转口贸易的发展。
这样做不会对内地的市场有冲击,因为每年香港进口的产品只占内地进口香港产品的5%,每年大约几十亿美元,数量很少。另外,零关税是针对香港的主要产业,如IT/电子、高档成衣,而不是所有的,从短期来看,对大陆的某些企业会有消极影响,但是数量、范围有限,主要集中在IT/电子、高档成衣。当然还要看最后的行业清单出来。
零关税政策的制定和WTO有关系,是WTO过程中的一步,是区域经济进一步自由化、关税和非关税减让的结果,考虑到了地区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同样,澳门也有可能采取同样的措施,而台湾方面则还需要争取。所以,在WTO之下,我们可以调整对单独关税区的政策,成员之间互相优惠,最好能达到两岸三地加快经济一体化。
港货明年零关税内销 制造业先行暂不涉及服务业
上一篇:减免税费 民航是最大受益者
下一篇:“非典”对各行业的影响
- 发表评论
-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