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是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第5年,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如既往,不仅保证了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且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增加了居民收入,刺激了消费增长。目前,积极财政政策已发展为国债投资、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在内的财政宏观调控体系,继续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今年以来,GDP增长逐季提速,一至三季度增速分别达到7.6%、8.0%和8.1%,其中,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是最重要的拉动因素,据有关方面测算,投资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约在65%左右。直至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仍保持在23.4%的高增长速度。
除固定资产投资外,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基本形成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线”,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越来越多;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和减免农业税等财政政策,直接增加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国企下岗职工、离退休人员等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减轻了农民负担。2002年财政预算安排用于工资发放的转移支付资金将达11802亿元,远高于去年的892亿元。转移支付的政策目的是培育消费需求,保持消费的稳定增长。实际上,今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7.2%,前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了9.1%的稳定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功不可没。
财税体制改革方面,中央和地方的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运行平稳,所得税基数已确定。税费改革方面,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取消了多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政府性集资项目;农村税费改革和车辆税费改革是今年税费改革的重点。今年有16个省被确定为农村税费改革重点,中央财政为此新增安排了165亿元资金。政府采购工作取得较大进展,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今年将达到1000亿元。此外,工商税制改革正在研究完善。
时至今日,财政政策已由当初的被动、直接和单一手段调控转变为主动、间接和多种手段调控。即不仅通过国债进行投资,而且采取一系列的税收政策;不仅注重引导和带动投资,而且注重增加居民收入,刺激消费;同时还注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机协调,走出了过去纯粹减税让利、向竞争性领域增加投资的单一套路。至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宏观调控体系已初步建立。
从1998年到今年,积极财政政策已实施5年,短期政策的长期化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有关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呼吁由来已久。展望明年,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或调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
首先是民间投资有所启动,经济内生增长机制正在形成,这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大调整进而淡出创造了条件。其次,税收政策有望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呼声甚高,内资企业33%的所得税有望下调;生产型增值税有望调整为消费型增值税,这和减税效果一样,因为前者的课税对象相当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总和,后者仅对消费资料征税。第三,国债市场逐步走向统一,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开始打通,银行间市场开始向各类法人投资者开放,这将为货币政策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
但还应看到,今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持续走低,通缩的阴影未除,经济增长的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保持连续的财政政策还是必要的。但其内涵无疑需进一步调整,需要进一步发挥国债投资、税收、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工具的组合效应。
积极财政政策劳苦功高
- 发表评论
-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