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蔓延时期,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税费减免措施,扶持受“非典”影响下的经济,有评论认为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放水养鱼”政策。然而,就此次受影响的我国外贸行业,虽然也充分享受到了优惠政策所带来的好处,但他们目前最需要的也许不仅仅是减免今后产生的税费,而是期望国家能及时解决出口退税滞后的问题,加大退税力度。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出口所占比重近年来越来越大。但今年以来,这一行业在刚刚受到美伊战争的冲击后,又最快最直接地受到来自SARS的侵袭。
在最早发现疫情的外贸大省广东,一些国家的政府或进口商开始要求中国企业出口货物出具无SARS病毒的证明书或SARS消毒证书。接着便是商贸往来停滞,导致订单下滑、企业停产,也有企业试着以“出口转内销”的方式将视线转向国内市场,但在人流、物流和信息沟通基本处于隔绝状态的情况下,运输渠道基本陷于瘫痪。
另外几个疫情严重的省市情况与广东基本类似。而在其他沿海及内陆地区,虽然疫情不如北京、广东、山西等地严重,但难免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波及。
冲击不光表现为外贸生产的萎缩,还反映为外商对中国产生了心理预期摇摆。目前已经有迹象表明外商的很多在华考察、投资、生产计划被迫取消或延期,如若疫情持续蔓延,这部分外商直接投资很可能将分流到其他地区。
SARS疫情的蔓延,同时也让一些国家有机可乘,以防范SARS为由,开始对我出口商品设限。
最近,中央和地方政府针对外贸出口和吸引外资,不断有优惠政策出笼,为企业打气助力。在5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了应对“非典”影响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八条措施,其中有一条就是特别针对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的措施。
但记者通过对浙江、江苏、广东等省一些出口重地的经贸部门和企业的了解,这段时间呼吁政府加大出口退税力度,兑现巨额“白条”的声音相当集中。在时下政府出台种种优惠措施的前提下,希望政府能在困难时期偿还出口退税的巨额“白条”。
通常,多数大宗类出口产品生产企业的正常利润基本依赖于国家的出口退税,一旦退税受阻且长期拖延,出口企业的生产资金只能依赖银行贷款解决,企业出口成本由此增加,轻则影响企业出口积极性,重则使生产难以为继,并在整个及相关产业链中形成三角债务。
业内人士认为,SARS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已经呈现出来,在目前及今后的一个时期内,政府所能做的,除了减免税、提供财政贴息贷款之外,可能最重要的还是加大退税力度,偿还“欠债”。
应加大出口退税力度
- 发表评论
-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