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新闻:财会资讯财经资讯财税资讯审计资讯考试动态:初级职称中级职称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

各地动态: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天津江西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辽宁吉林山东内蒙古山西更多

首页>会计资讯>财税资讯> 正文

隐性负担暴露 农业税改革遭遇“倒逼效应”

2005-11-30 10:16 中国新闻网 【 】【打印】【我要纠错

  新一期的《瞭望》刊文称,免征农业税后,尽管农民政策性负担减下来了,可一些隐性负担随之暴露。乡村债务成因复杂,债务问题正引发一系列不稳定因素。农业税改革后暴露出的乡村债务等深层次问题,正在对农村体制改革形成“倒逼效应”。

  农债猛如虎

  “抚顺镇正在迎来一个讨债高峰。我一年接到的法院传票不下50份,至少也得拿出50天到法院应诉。”吉林省洮南市抚顺镇党委书记徐德福一脸无奈地说。吉林省免征农业税试点以来,这位“九品芝麻官”想不到自己竟成了“杨白老”,到处被逼债。

  免征农业税后,尽管农民政策性负担减下来了,可一些隐性负担随之暴露:有培训费、材料费、防疫费、村级招待费、地图款、新楼建成赞助费等20余种。农安县畜牧中心站有一年向全县农民收取畜禽防疫费80余万元,加价35万元,加价款除购买疫苗和器械外,主要用于畜牧站人员工资、办公楼取暖费、电话费、报刊费、招待费等。吉林省蛟河市庆岭镇杨木沟村因修“村村通”公路负债581万元,人均7120元,仅此一项就远远超过了税费改革前的农民负担水平。

  在徐德福看来,免税免不了农村的历史欠账,更免不掉农村的隐性负担。吉林省许多农村干部认为,农业税的减免,让农村乡村债务和隐性负担等深层次问题充分暴露了出来,农村债务问题现在成了免征农业税后暴露的头等难题。

  吉林省有关部门获悉,免征农业税后调查发现,到2004年末,全省乡均债务758万元,村均负债120.7万元。在4个试点单位,乡均债务加上无效债权,实际负债总额982.5万元。

  一位官员介绍,乡村债务成因复杂,包括兴办学校、修路等公益事业拖欠贷款形成的历史陈欠,发展乡镇集体经济形成的债务,“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形成的债务等等。而且,债务问题正引发一系列不稳定因素。

  他说,“免征农业税后,一些债权人纷纷向乡镇、村集体讨债,有的地方甚至把供养五保户、敬老院、优抚资金和对村级转移支付资金,判决执行给债权人。”因还不起债务,长春市双阳区曾经有28名村委会主任被司法机关处罚。公主岭市一些村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专门选出一人应付讨债官司,接受司法机关处罚,农村称之为“扛蹲”。吉林省洮南市一些农村一到过年,村干部全部回避,有的村委会主任只留一份辞职报告应付讨债人。

  为此,前不久召开的吉林省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工作会议提出,今后将通过清收债权、盘活资产、建立偿债基金以及国家扶持几个方面,对于陈欠提出“一债一策”的化解方法,探索化解乡村债务的有效方法。比如对于乡村两级所欠贷款,吉林省要求在清理核定、完善手续基础上,本着双方共赢和盘活呆滞贷款的办法,不计复息,不计罚息,按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贷款利率计息。

  但那位官员说,这些措施虽然有利于解决农债等农业税引发的问题,而且也已经初现效果。但仍然属于应急,缺乏稳固的制度基础,并非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

  逼出“三配套”

  为尽快缓解由免征农业税所引发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去年冬天以来,吉林省在公主岭市、洮南市、长春市双阳区、敦化市四个县级单位,开展了以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免征农业税“三配套”改革试点工作。

  据吉林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介绍,乡镇机构改革目的是优化乡镇布局,转变政府职能,合理设置乡镇机构。吉林省要求能撤并的乡镇尽量撤并,撤并比例不低于30%,乡镇平均人口一般不低于2.5万人。

  乡镇党政机构原则上设立“三室一所”:即党政办公室、经济办公室、社会管理办公室和财政所。各地不得擅自改变或加挂牌子。乡镇事业单位机构原则上设置两个服务中心和若干站所,两个服务中心即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畜禽防疫服务中心。乡镇服务中心和站所实行双重管理、以县主管部门管理为主的体制,乡镇不再设立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而法院、公安及司法等部门,可由上级向乡镇派驻机构。

  在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吉林省将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原来由“三提五统”承担的农村社会事业经费纳入县乡财政,打足预算,不留缺口。同时,改革县乡财政管理方式,实行“省直管县”、“乡财县管乡用”的办法。合理划分事权财权,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乡镇道路建设费、农民大病救助资金列入县级财政支出范围,农村计划生育、优抚、敬老院费用和散养五保户供养费列入乡镇财政支出。改革还明确县乡财政支出责任,凡属县级政府承担的财政支出,同级财政要积极筹措自给予以保障,不以任何形式转嫁给乡镇。

  在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吉林省在试点单位巩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优化教育资源,严格教职工编制管理,适度撤并中小学校。在公主岭市和洮南市,乡村不少中小学教职工还实施了全员聘用制。

  据吉林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调查,目前三项改革都在积极推进。在乡镇机制改革方面,到今年春天,四个试点单位的乡镇总数由原来的86个减少到60个,撤并比例达30%;乡镇内设行政机构由228个减少到了149个,事业单位由706个减少到了478个。

  农官自我转变

  精兵简政,但乡村干部的事不是少了,而是多了。特别是,吉林省免征农业税和配套措施实行以来,一些基层乡村干部在经历了痛苦的调整期后,也逼迫着自己转变心态,逐步走出过去“要钱要粮干部”的工作模式。

  公主岭市农委主任刘明富介绍,“现在干部主动下基层,主要做三项工作:一是研究稳定问题,化解矛盾;二是帮助农民研究农畜产品销路;三是帮助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和信息咨询。”朝阳坡镇副镇长宁少勇形象地说,村屯干部是“赤脚医”,小毛病不出村屯就地解决;包村干部是“主治医”,处理村屯干部解决不了的问题;乡镇党委书记及副书记是“专家门诊”,专门“会诊”一些大问题。

  从习惯管理到学会服务与引导,也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乡镇干部的选择。大安市太山镇进步村党支部书记靠养殖梅花鹿获得经济效益后,镇长秦国宝挨村宣传这位村干部,鼓励农民到养殖场参观。在秦国宝眼中,乡镇干部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农民不搞行政手段逼迫,而要典型引导,提供政策与信息,规范市场秩序,把决定权让给农民。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说,年初农委下乡搞调研时,发现许多乡镇干部在免征农业税后无事可做,现在看来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只不过以前做了许多不应该做的事。这种错位在免征农业税后曾困扰了不少干部。免税之后的农村基层组织面临职能和工作方式创新的问题。

  长春市农委主任刘芝歧补充说,过去干部认为“管住”农村和农民,把税费收上来就是政绩,实际上带领农民致富、服务广大农户才是乡村干部真正的职责所在,免征农业税的新形势逼着乡村干部实现自己工作职能的“归位”。

  “一事一议”仍需制度“护驾”

  尽管免征农业税配套改革试点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但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诸如“一事一议”等基层民主建设以及其他一些方面,问题的苗头也正开始显现。

  “一事一议”主要是为了应对免征农业税后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的问题。基层干部反映,“一事一议”往往到农村变了味,有事难议。伊通县农办副主任幺乃玉称,现在农民组织起来非常难,除发直补款时人能来齐,其余时间连会都开不起来。而且议事扯皮,最终形不成规定的过半或2/3以上同意的意见,导致反复议而不决。今年伊通突发性降雨多,西苇镇一些村屯十几个桥涵和道路被冲坏,修复事宜反复议不成,导致一些农作物烂在地里,销不出去。

  公主岭市南崴子街道长兴村党支部书记马海说,免征农业税后,原来乡村承担的公益事业失去了财力保障,修路、修桥、植树造林、校舍的维护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陷于停滞状态,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办法难以施行。

  在他看来,一方面应该采取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企业或个人投资办公益事业;另一方面“一事一议”应该有法可依,使之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农安县万金塔乡娄家村农民王彦彬对此表示赞同,“在农民意识不够、相关法规没有约束的时候,国家应该完善一个农村免税后的议事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