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05年服装出口配额取消的日益临近,服装业已经走进了“后配额时代”,中国服装出口的变数也陡然增多。据悉,从2004年1月1日起,出口退税机制调整后,中国出口退税率平均水平将从目前的15.11%降至12.11%。
在近日召开的红博·2004中国服装论坛上,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从企业盈利的角度看,降低出口退税率,将增加出口成本,导致企业利润减少或亏损,对服装出口增长态势产生不利影响。从成本角度考虑,能否足额及时地将退税款拨付到位,则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流。乐观地估计,如果退税款能及时到位,那么企业的利息负担将减少,一定程度上可抵消退税率降低的压力。另外,出口退税率也可能改变中国服装的出口结构,由于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将导致企业成本增加,企业为降低成本,可能会相应增加加工贸易,尤其是来料加工贸易的出口比例,这将可能使一般贸易出口的增幅有所下降。
随着出口配额取消的时间临近,2004年欧美各国针对中国的“非关税壁垒”也会出现新的变数。美国将对中国的针织布、胸衣等三种纺织类产品设限一年,配额数量限制将执行至2004年12月23日止。有关专家预测,在此措施之后,原本用于外销的出口纺织品,将有至少1/4以上流入国内市场,在国内市场打折销售或是转化为工厂库存,对本身已生产能力过剩的国内纺织市场造成双重压力,最终可能导致纺织品价格下跌。
蒋衡杰认为,由于中国企业的实际出口水平远远高于美国给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限额,这就可能导致这样几种后果:第一,多余产品和剩余生产能力将流入日、欧市场;第二,多余产品和剩余生产能力大量流入国内;第三,转化为工厂库存。更有有识之士认为:由于美国人的尺寸和欧洲人、日本人不太一样,这些特定式样的成品很难找到替代市场,最终只能大量转为内销。即使按照保守的估计,受限之后多余的生产能力至少有1/4~1/3以上将流入国内市场,1/2转化为国内工厂库存。在日、欧找不到替代市场,就只能在国内工厂的库房里束之高阁。还有一种可能是,不少外贸企业低价“吃进”这些剩余的外销产品,并最终以低价甚至是“跳楼价”销往国内。“出口转内销”有望成为国内服装市场一种格外醒目的经济现象。
美国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设限,很值得国内纺织服装企业警惕。虽然目前美国仅对我国三类纺织品设限,但不能排除美国扩大设限品种的可能,还要提防欧盟等W TO成员步美国后尘。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应积极走上产品升级之路,多出口附加值高的产品,以弥补低端产品出口减少的损失。
在分析国内服装市场的现状时,蒋衡杰说,2004年,对中国服装企业来说,是一个“苦练内功年”。市场细分和重新定位,将成为很多服装企业家首要考虑的问题。童装产品的质量有望得到极大提高,有关甲醛含量限定的标准GB18401-2001《纺织品甲醛含量的限定》和GB/T18885-2002《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2004年在童装企业有望得到更广泛的推行,2004年不啻为童装企业的“达标年”。另外,2004年还将对全国西服进行“体检”。中国服装协会男装专业委员会将会通过国家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根据新的国家标准,开展全国性的西服抽查检验工作。
2004年服装界还需要关注的是,4~5月份中国服装协会改选,新的领导机构产生;真假洋品牌的较量更加白热化;国际品牌进入中国的步伐加快。
蒋衡杰最后说,可以预计,2004年中国服装业既柳暗花明,又好戏连台,在外来和内在因素的促动下,服装企业将加速分化并重新洗牌,国内市场的国际化和国际品牌的本土化并驾齐驱;曾经凭经验和胆量引领江湖的老品牌风光难在,而一批新锐品牌凭智慧和创新将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欧美针对中国的“非关税壁垒”将出现新变数
- 发表评论
-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