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新闻:财会资讯财经资讯财税资讯审计资讯考试动态:初级职称中级职称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

各地动态: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天津江西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辽宁吉林山东内蒙古山西更多

首页>会计资讯>财税资讯> 正文

出口退税酝酿变局外贸企业喜忧参半

2003-8-8 9:16 厂长经理日报·文家华 【 】【打印】【我要纠错
  据悉,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出口退税拖欠问题,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日拟订多项政策措施上报国务院,其中主要有调降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等四项措施。据媒体报道这四项主要措施分别为:从2004年起,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幅度为4个百分点,即平均从目前的15%降到11%。据估计,明年中央财政预算支出可减少400亿-500亿元的压力。其次,原油、成品油、原木、铜金矿、同羊绒、稀土、钨等商品取消出口退税。焦炭等商品将通过增加出口税收来限制,可降低100多亿元出口退税。第三,从明年起,出口退税可能将由中央财政承担75%,地方财政承担25%。需要地方承担退税的80%-85%分布在东部地区。第四,从明年起,出口退税指标可能下放到生产企业,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出口成本,从体制上减小出口退税的压力。
  
  不容忽视的问题
  
  有资料显示,2002年,全国直接办理的出口退税达740多亿元,免抵调库增值税510多亿元,两项合计1250多亿元,比2001年增加187亿元。而今年上半年,全国累计办理外贸企业和生产企业出口退税8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1%,增加退税113亿元。办理自营出口企业预免抵税款约490亿元。

  在出口退税数字增长的背后,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外贸出口规模的日趋增大,出口退税滞后现象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据反映,某地一家进出口公司多年来累计应退未退税款达到4亿多元,由于资金困难,这家公司不得不放弃一些订单;一些外贸企业为拉住长期客户,只能向银行贷款,导致经营成本增加;一些外资企业在欠退税款积压的情况下,为规避风险而将一些订单转往其他国家生产。据北京市国家税务局进出口税收分局有关人士说,由于退税指标不足,北京的出口退税款到位的最长时间是一年半左右。

  现在,欠出口退税这个越滚越大的“雪球”,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来自商务部和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到2002年末,全国累计应退未退税额高达2477亿元。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副部长隆国强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预计:“按照2003年预算,出口退税指标仅比上年增长了2.4%,如果可享受退税出口增长5%,预计到2003年底出口应退未退税总额将达到3400多亿元。”

  与出口退税同时出现的,是不断发生的骗税现象。我国出口退税要求的单证繁多,既涉及税务机关内部的多个部门,又涉及海关、外汇、外经贸、银行等部门,为防止骗税发生,有关部门不得不加强对退税书手续的审核。但在办理退税过程中又导致退税缓慢、滞后期长等问题。1997年4月至2000年2月间,葆祥河北进出口集团公司竟在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葆祥的直接策划和组织下骗取国家出口退税近两亿元。

  现实中解决出口退税欠款问题的办法是以未来的退税款为还款保证,由商业银行向出口企业提供贷款。即根据企业提供的有关部门出具的出口退税凭证,在对企业出口退税账户进行托管的前提下,向出口企业提供以出口退税应收款作为还款保证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企业在银行开立出口退税专用账户,出口退税的款项发放下来,就打入这个专用账户作为还款保证。浙江宁波最早搞了试点,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外经贸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在总结宁波经验的基础上,正式发文在全国推开了这项贷款。

  另外,为了有效解决出口退税欠款问题,有专家提出了证券化和票据化解决方案。但这两种方案都处于争论之中,都有现实的障碍。根据见诸媒体的理由推断,这两种方案要真正得以推行,还有很多的困难。
  
  出口退税一把双刃剑
  
  针对出口退税正在酝酿的变局,记者近日电话采访了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的张副处长,他说:“出口退税对中央财政的危害不可小觑。出口退税制度是一种间接的财政支出,而出口退税的拖欠就是一种隐形财政赤字。随着进出口贸易增长的加速,这些问题带来的财政与外贸企业之间的矛盾必然加剧。年初,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组成的出口退税调研小组对问题最严重的上海、宁波、杭州、苏州、南京等5个沿海地区进行了调查。课题组提出了一些解决目前问题的思路。应该说,针对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已在情理之中。”

  张副处长引用了一段已经见诸媒体的话来阐述:“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关税承诺的逐渐兑现,经济增长带来的出口退税额将继续放大,而不断下调的关税税率却使中央财政的偿还能力不断降低。一方面外贸企业的出口增长支撑了外贸的增长,而外贸的增长支撑了整个经济的增长,但是,经济和外贸的增长并没有带来出口退税问题的解决,从而影响了出口企业的积极性,而这可能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外贸和经济的增长。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出口退税还涉及到中国营商环境的信誉,从而最终影响到引进外商投资企业的速度和效率。在出口企业中,有很多是外资或中外合资企业,政府出口退税滞后,必将会严重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

  出口退税政策似已成为一柄双刃剑:不下调,持续增加的欠款必然影响到外贸企业的正常运转,必然导致财政赤字的大幅提高,增大中央财政的压力,影响到中央财政的正常运转;下调出口退税率,虽然从表面上看可以减少财政支出但由于影响出口和GDP增长,必然会降低财政收入增长。另外,频繁调整退税率也对政府信用等产生负面影响。正如有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下调退税率是一项制度成本很高的举措。”
  
  外贸企业有喜有忧
  
  就出口退税政策即将做出的调整,记者近日采访了部分企业。针对上述情况,企业的反应各不相同,总体上看,呈现出了民营企业无所谓,国有企业普遍反对的态势。

  金橙环保的陈总是一民营企业负责人,他们公司有部分外贸业务。陈总告诉记者,像他们这样的民营公司大都对降低出口退税表示支持。他说,他们要专门去办理出口退税很麻烦,有时会觉得成本很高,大多数类似企业都希望资金能够快速地周转起来,因为自身的资金额并不是很大,如果自己拿到手的只是一张欠条,那是没有多少意义的。有时自己该得的钱又不能兑现,影响很多计划的执行。

  成都一家民营公司的杜经理向记者表示,各地每年的出口退税指标其实已演变成为一种腐败的代名词,有时企业为了争取尽快拿到出口退税款,不得不与有关人员“协调”。巨大的欠退税直接导致大量周转资金短缺,增加了企业出口成本,而向银行贷款却进一步增加了利息成本。杜经理强调,其实把税率降下来,把大家都放到一个公平的环境下,放手到国际市场上去搏一搏,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四川中江县的涂先生是一从事外贸业务的国有企业负责人,他向记者透露,据他所知,国有外贸公司对降低出口退税的政策“十分不满”。因为国有企业的负担普遍都比民营企业高,机制、管理等也不比他们灵活,不做调整,虽然有时不能及时把退税款拿到手,但过些日子还是会有的,毕竟可以借此想些办法。现有很多国有企业面对的竞争压力都很大,说不定减掉的部分有时还刚好是企业的利润。

  四川宜宾一国有外贸企业的李经理向记者表达了他的忧虑。他认为出口退税是目前中国出口企业能够依靠的最后的优惠政策,如果没有退税,很多企业都根本就没有利润可言,甚至可能做赔本生意,国有外贸企业面对的压力将更大。
相关热词: 出口 退税 外贸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