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商品关税明年初将大调整 铝强铜弱难见变局
资源类商品关税明年初将大范围调整
铝会场座无虚席,场场爆满;铜会场上午十分冷清,下午在巴克莱分析师的号召力下才引来了些人气,全然没有去年时的“牛气冲天”之态。
这就是昨日记者在英国金属导报和中国五矿集团公司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铜会议和第四届中国铝会议上最直观的感受。令记者惊奇的是,仅仅一年时间,铜铝角色却似乎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铜价高企激发替代品需求
一年来,期铜价格由4000余美元直线上涨至8000余美元,虽然最近有所回落,但相对投资者而言,似乎有些“高处不胜寒”,持仓大大缩减;期铝持仓却不断创出新高,投资者的参与度不断提高。
据本届铜铝会议上行业内专家学者们的说法,强铝弱铜似乎一点也不奇怪,而且今后还有加强之势。
“铜价大幅上涨对铜板带消费增长的抑制作用已开始显现。如果铜价长期保持高位运行,那么这种抑制作用会更加明显,替代品的领域和数量都将继续扩大。”中铝洛铜期货科科长张雪峰简短而有力地描述着高铜价对铜板带市场的影响。
实际上,除了板带市场,铜的相关产业链都受到了高铜价的极大影响。铜陵有色金属(集团)金隆铜业商务部总经理刘树峰指出,高铜价带来的融资压力与成本极大上升,2006年铜价比2005年上涨70%,企业流动资金需求同比增长100%以上。
在这种关口,投资者对铜价的把握也显得不那么敏锐,一年前的“绝对多头”思维似乎陷入了十字路口,曾经非常笃定的“中国因素”也显现出分歧。
“中国因素”起分歧
“中国缺少铜矿石,需要大量进口铜矿石。” 英国UBS投资银行基本金属战略师 Ronbin bhar断然表示。在这样的思路下,他长期看好铜市,长期价格的定位假定条件由之前的1000美元/吨提高到了3000美元/吨。
英国巴克莱银行商品研究部经理Kevin Norrish说,“不仅是电解铜,而且是精炼铜,我相信中国会大肆采购的。7000美元将是明年铜价的底部。”
刘树峰则认为,尽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铜消费国,仅电解铜消费量2006年就有可能突破400万吨,加上废铜及其他半成品铜需求,数目更加庞大。但中国消费的铜制成的成品中,有相当一部分外销到世界各地。也就是说,铜价的高企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产物,而并非单纯的“中国因素”。
“2006年中国铜产量将达到295万-300万吨,而且明年将继续增长,达到320万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部主任尚福山说,“虽然铜价较高,但是中国铜消费量将继续增长,不过2007年增速将较为温和。”
尚福山表示,2006年铜精矿含铜产量将为75万吨,2007年将达到80万吨。2005年中国铜精矿含铜产量为76万吨。由于国内铜冶炼产能的快速扩张,2007年铜精矿供应将保持在相对紧张的水平。与此同时,他称,中国企业参股的海外铜精矿每年的总供应量接近8万吨。
政策不确定性增多
铝方面,专家们对其基本面似乎非常有信心,惟一拿捏不准的是政策因素。不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铝分会秘书长、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文献军昨日透露,2007年资源类商品关税调整方案基本确定,明年1月1日起一些资源类产品的出口关税将大范围调整,以进一步鼓励资源性和有利于技术创新商品的进口,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商品出口。
“进一步提高电解铝出口关税的可能性不大,下调的可能性也不大,除非国内电解铝产能出现巨大变化。”文献军说,但他拒绝透露具体产品名目和调整幅度。
文献军指出,中国今年的原铝产能将达1180万吨。他的估计意味着,中国铝出口量将比去年的203万吨增长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