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新闻:财会资讯财经资讯财税资讯审计资讯考试动态:初级职称中级职称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

各地动态: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天津江西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辽宁吉林山东内蒙古山西更多

首页>会计资讯>财税资讯> 正文

跨国企业避税“长亏不倒” 中国缺乏反避税经验

2006-12-6 8:36 中国新闻网 【 】【打印】【我要纠错

  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改革开放以来,外国资本大量涌入中国,对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近年来,一些外资企业通过各种手段逃避中国税收。而中国反避税工作起步较晚,经验欠缺,至今还没有正式公布过一家因避税而被查处的跨国公司的名字。

  据悉,反避税中所指的“税”,主要指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另外也指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流转税。而外资企业的避税手法可谓花样翻新、名目繁多:

  ——制造亏损假象,延迟政策避税。目前按照有关规定,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享受“两免三减”的优惠政策,企业在成立之初,往往利润微薄,为了达到税收优惠最大化,部分外商投资企业在前几年经营中通过制造账面亏损来达到延迟减、免税年度的目的。

  ——转移商品定价避税。转移定价是跨国企业转移利润的主要手法。南方某市一家中外合作企业成立于1998年,外方以设备投资进行合作,并附加产品外销专营条款,不求利润回报,长期以来,使得该企业产品外销一直控制在外方手中,将利润转移到低价出口商品中获得。

  ——缩减利润避税。“两免三减”的税收政策优惠只适用于生产型企业,房地产企业不在优惠政策范畴。但是大量外商投资的房地产企业为达到少缴税的目的,采取真假售房合同方式减少营业额,与购房者以真实价格签订的合同进行交易,然后再做一份售价较低的假合同应付税务部门检查,以此达到避税目的。

  ——虚报成本避税。金融管理部门调查发现,部分外商投资企业通过非法手段,欺诈性地逃避税法规定的纳税义务。江西某地一家外资企业2004年将评估价较高的网站等无形资产投入公司,造成业务成本加大,该年亏损额达到240多万元,形成重大避税嫌疑。

  中国的反避税工作,基本上是随着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过反复论证、摸索、立法而逐步开展起来的。但由于中国这项工作起步较晚,与国际上的差距还是存在的。据记者查阅,至今为止,还未见有正式公布过一家因避税而被查处的跨国公司的名字。

  苏州日本电波工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小林敏夫表示,对于外资企业出现“越亏损越投资”的现象,中国政府不应该坐视这种现象的出现,应该追查到底,因为在日本也绝不允许发生这样的事。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做出判断,一家正常的企业不可能几年一直亏损却累加投资。

  浙江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李金珊博士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方面中国的税收优惠政策比较多,特别是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的“两免三减”优惠政策,容易被外商加以利用,通过亏损来达到推迟获利年度等等;另一方面则是中国的税收管理能力与效力问题,税源难以有效监控。

  当前中国打击外资逃避税款的主要做法是补交税款,重罚不多。这导致很多外资企业存在侥幸心理,能逃税就逃税,被发现后大不了把税款补交上。由于违规成本低,所以不少外资企业明目张胆地把逃税作为盈利的重要手段,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

  一位从事反避税工作的税务干部表示,在某些地方政府看来,招商引资重于税收流失,外企越多政绩越大。有的地方政府官员认为,税务部门反避税会搞得企业人心惶惶,破坏投资的软环境。有的被调查企业则充分利用了地方政府的这种心理,到地方政府告税务部门的状;有的甚至扬言如果不停止调查,就要到其它地区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往往会作出让步,税务部门对此有时也是无能为力。

  相关新闻

  堵截跨国逃税 国税总局探路预约定价

  近年来,中国税务机关的反避税措施频出,跨国企业的关联交易行为正是监管重点。

  在此背景下,预约定价安排成为税企双方都青睐的方式。

  11月中旬,记者从2006德勤中国税务大会上获悉,国家税务总局目前正在处理10个左右的双边预约定价个案,中国唯一的一份双边预约定价协议此前已经顺利签署。详细进入>>>

  知识点小帖士

  外资企业的避税手法:

  制造亏损假象,延迟政策避税

  转移商品定价避税

  缩减利润避税

  虚报成本避税

相关热词: 避税 反避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