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开征房地产税的话题又被重新提出,这不禁令许多人感到担心,会不会加重税赋负担?老百姓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大伙买房时已经一次性地交足了70年的各种政府税费,凭什么还要再征税?没买房的老百姓也担心,以前房地产的税费是开发商将政府要收的钱“打包”后加到房价里去了,以后如果要征房地产保有税而房价依然高,那岂不是即使买得起也住不起了?
从当初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撰写的《中国房地产税收政策研究》报告看,这些问题有关政策制定者均已有所考虑,在此不作详述。
在许多发达国家,房地产税属于地方税种,主要由地方政府征收并用于地方政府的公共福利开支。例如,在美国的一些州,以房地产税为主的财产税要占到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70%.因此,它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纳税受益”。其税率的高低并不由政府单方面决定,而是由政府的支出需要来决定,并且政府支出需要受地方议会的制约。
事实上,一些老百姓对政府新增税收感到不舒服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税收增加就会使相应收入减少,使得生活负担加重;二是税交了不少,可没有感受到政府的福利开支增加多少。小孩上学的赞助费照交,看病的钱一分没少,将来养老的钱也不知靠谱不靠谱。去年,美国财经双周刊《福布斯》发布报告称,在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香港是仅次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全球第二个税赋最轻的地方;中国内地则是全球税负第二重的地方,居于法国之后,也是亚洲税负最重的地区。中国专家则认为,经济高速发展,“税务负担指数”高是必须经历的阶段。
让老百姓隐隐感到“税痛”的是,交的税也不知花到了什么地方。不过,从媒体披露的一些官方统计数据看,有些钱的确花到了不该花的地方。例如:全国一年公款吃喝在2000亿元以上,相当于吃掉一个三峡工程;每年公车消费3000亿人民币,占财政收入的13%,人年均负担230多元;党政干部出国考察共花费了20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每位公民为出国干部负担160元费用。这些都是2004年的数据,也许现在国家干部们已不是那么奢侈了。另外,据世界银行估计,“七五”到“九五”期间,投资决策失误率在30%左右,资金浪费及经济损失大约在4000亿-5000亿元。再有,时不时媒体曝光的政府官员贪腐新闻也让人对纳税人所尽的义务感到沮丧。去年,北京查处了一个国企贪官,在其家中搜出现金1000多万元现金,他涉赚受贿总额高达6000万元。据说,这些都是别人送他的“喝茶钱”。由于此人是负责首都公路建设的国企老总,因此人们有理由质疑政府的财政支出是否得当?
台湾作家龙应台在《中国青年报》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叫作“你可能不了解的台湾人”,内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台湾)地方政府的每一个单位的年度预算,纳税人都可任意查询。在政府公布的预算中,大至百亿元的工程,小至计算机的台数,都一览无遗。如果他坚持,他可以找到民意代表,请民意代表调查某一个机关某一笔钱每一毛钱的流动去向。如果发现钱的使用和预算所列不符合,官员会被处分……”
其实,从开征房地产税的意图以及设计方案看,无疑有利于公平税赋,也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如果执行得当应该是对普通老百姓有利的,如果所征的税政府花到了真正该花的地方,老百姓是不会对税收征管有太大抵触情绪的。
相关阅读
19日,业内人士传出消息,目前涉及到“保有税”征收方式以及面积界定等问题,已经被建设部、财政部及税务总局提上了议事日程,可能在明年4月以后出台,征收范围可能为120平方米以上房产。
“保有税”实际上是物业税的一种,即按房地产的面积每年付税。主要是针对户型面积偏大的房子收取一定费用,实际上是在鼓励购买中小套型、功能良好的住宅。其实,综观今年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思路,主要是为了“鼓励、引导自住型需求,限制投资性需求,抑制投机性需求,加大中小户型房屋的供应量。”
针对当前住宅建设和消费中的“贪大求阔”现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昨日在“90平方米住宅设计颁奖会”上提出严厉批评,并表示将采取多种手段尽快扭转这一现象,促使中小套型住宅成为社会“主流产品”。
中国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16日在北京严厉批评了当前住宅建设和消费中的“贪大求阔”现象,并表示将采取多种手段尽快扭转这一现象,力推90平方米以下中小套型住宅。
刘志峰透露,目前住房“保有环节”的税费比较低,或者基本没有。建设部正联合财政部等相关主管部门研究住房“保有环节”税费的收取,有可能对户型面积偏大的住房收取一定的税费,引导合理的住宅消费,鼓励老百姓购买小套型、功能良好的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