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新育——新浪网专栏作家,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经济学专家。
专家指出,欧美此次向我国汽车零部件关税政策“发难”,背后仍有政治因素作祟的阴影,“这一点非常令人遗憾”。
欧盟当局屈从于盟内贸易保护主义势力的压力,而频频对中国发起贸易争端,这一“美名”已无须赘言。远的不说,仅去年在处理与中国纺织品争端上的糟糕表演,以及不久前对中国皮鞋近乎“荒唐”的临时反倾销措施,已足够说明问题。对于欧盟当局而言,鞋与服装属于夕阳产业,就业不过区区十数万人,这股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就足以使之“弯腰”,当贸易保护主义压力来自于“势力”远比鞋、服装产业强大的多的汽车业时,估计没有人会奢望,欧盟有勇气高举自由贸易的“大旗”。
事实上,去年12月,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就向欧盟当局提出了中国汽车发展政策的所谓“六大问题”,而整车特征零部件进口关税政策正是其中问题之一。
今年是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年。在美国历次国会中期选举、总统大选之年,各党派出于选票需要,将国内某些方面出现的问题归罪于其他国家,已成为屡试不爽“替罪羊”战术——对国外“替罪羊”越强硬,就越可能得到更多的选票。英国《金融时报》对欧美联合诉中国一事评论说,“美国国会要求政府采取更为强硬立场的压力越来越大”。
回顾一下,美国向世贸组织“告”中国半导体税制的2004年,恰恰正好是美国的总统大选年。
而欧美此次联手“告”中国,也完全合乎逻辑:2004年那次,欧盟就表示,“支持”美国在世贸组织提起对中国半导体税制的申诉。
显然,此次欧美联合“告”中国的最终结果如何,取决于双方的经济政治实力、掌握运用世贸组织规则的程度以及国际谈判艺术。“但《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出台不过半年多就触发了这场争端,以及2003至2004年间中美两国围绕中国半导体税制问题的争端,一度发展到美国政府正式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诉的地步,却充分显示了我国产业政策的潜在贸易争端风险。”梅新育认为。
梅新育说,产业政策本质上不属于市场“中性”措施,在不同程度上都意味着政府以其“有形之手”调整利益分配格局,意味着经济资源和利益在国内各个部门、不同国家之间的重新配置,不可避免地要对国际经济关系造成影响。
“我们必须努力为国内产业争取最优选择,但在国际经济政策博弈的棋盘上,现实选择往往要受到种种制约。我国产业政策的制定应当未雨绸缪,深入研究与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政策的矛盾。只有这样,才能在遇到相关争端时有效应对,避免国家有关政策朝令夕改,为国内产业发展创造可预期的稳定的外部环境。”梅新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