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这些年来发展不可谓不快,在政府和百姓们的鼎力支持下,汽车市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气象,每年都是大跨步式的增长,但是,中国汽车市场还远谈不上成熟与稳定,还是有不少地方,让人看得不明不白。
一、中国现在是税多,买车的时候要交税,上牌的时候要交税,用不起卖出去的时候还要交税,只有一种状态不交税,那就是没车开。
二、传说上海车太多了、路太堵了,会在适当的时候要推出“道路拥挤费”,所以,老实点,车还是别买了,保险点,去搭地铁或者公交车吧,再不成,打的也行。但是,地铁太挤,公车不方便,的士打不到,这该怎么办?没办法,早点起床吧。
三、炒金子我能理解,但这么多年了,车市上依旧有加价抢购新车以至于多花2万元、3万元,这我就不理解了,对于大部分的中国人来说,汽车只是交通工具,保不了值也保不了质,唯一的解释是中国人太爱跟风,太没安全感,怕楼价上涨,一窝蜂地去买楼,怕菜油上涨,又一窝蜂的去抢购,而商家们又很会利用这种不安全感,所以在中国你只要说某样东西马上快没了一定会引来无数人抢购,汽车也是如此。“我会加大马力多生产一些,但是我不急着发货,市场是买涨不买跌,最完美的市场营销是供应总比需求少一辆”,汽车厂家如是说。
四、年底了,2008年的养路费已经开始征收了,这意味着,燃油税又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五、油价又开始上涨了,何时是个头,现在还不知道,中国石油寡头天天喊着要与“国际接轨”,但是百姓们的工资还没与国际接轨呀,猪肉和煤气又在涨价了,对于当下动荡的经济形势,网上有人说道,“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真是很贴切。
六、环保天天在喊,但是放着柴油发动机这个既成熟、节约油耗、成本又低的方案不去推广,反而去追逐所谓的混合动力、电动这些耗资巨大的新能源,不是舍本逐末是什么?有人说,根本原因在于卖柴油是亏本的,所以油站不愿意卖。一方是少数几个公司的利益,另外一方则是广大百姓和整个环境的利益,孰重孰轻,应该很容易分得清。
七、中国的汽车市场容量已是世界第二,但充其量,我们只算是个汽车大国,还远谈不上一个汽车强国,本土品牌是有发展,但还不是主流,但是一些长官们开始“骄傲”起来,张口闭口“增加了多少多少,出口了多少多少”,别急着高兴,我们还远没达到骄傲和高兴的地步。
广州日报
相关专题:
[编者按]:燃油税,一个讨论了十一年的话题。目前这一税种仍迟迟难以开征。
从2001年至今,国家税务总局两任局长金人庆、谢旭人均多次对外发布过燃油税将“择机开征”的权威消息,然而燃油税却一直难产。有媒体称,加上今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权威人士和权威机构至少已经是第五次表示将“择机”出台。为什么燃油税“千呼万唤难出来”?目前公开的解释是“油价太高”。而真正的原因却不仅仅是这一点。
点击进入专题:“燃油税”专题
知识点小贴士:
什么是养路费?
养路费,专指中国现在实行的,对在普通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征收的专用于普通公路修建养护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其用途与现在实行的“过路、过桥费”,高速公路通行费相似。养路费的征收似乎与共和国同龄。
目前,养路费依据《公路法》,国务院《公路路政管理规定》和交通部有关规定征收,具体标准由各省、市、自治区制定,且各不尽相同。根据《公路法》,国家将用“燃油附加税”替代养路费,该法的规定已经出台数年,但其规定具体实施由国务院规定,至2006年止,尚未实施。养路费实行按车辆吨位计费的办法,以月为基本缴费期间。特殊情形从该基本原则上演变。
什么是燃油税?
燃油税是指对在我国境内行使的汽车购用的汽油、柴油所征收的税。它是费改税的产物,是取代养路费而开征的,其实质是汽车燃油税。开征此税不是我国的首创,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开征了燃油税。
有关部门按照海南征收燃油附加费的思路, 制订了燃油税初步方案。然而正要实施时,国际油价开始大幅上涨。于是,2000年左右,“费改税”的重点转向对经济影响较小的农村税费改革。
编辑留言:
燃油税迟迟没有出台,那么相关的养路费,过桥费,通行费等相关费用并没有在油价中体现,也就是说本属于油价一部分的费用是广大民众以油价之外的费用形式承担的,我们的用油成本还包括这部分外部成本。其次,我国的消费税的调整并没有体现对消费行为的理性引导,对于汽油和柴油等成品油的调节力度是很低的,低于国际水平,而且调整速度慢,不能适应国际能源市场的变化,在体现能源稀缺程度上力度不够,那么这部分成本也是低于我国油价中实际应该承担的成本。再次是资源税,目前我国能源税还远不健全,对于能源和环境的保护作用严重不完整,现行的资源税也只停留在定额征收的层次,而且额度很低,既不能随着石油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也不能体现石油的环境和能源的外部性成本,实际上这些外部性成本是以我们平时的环境保护费用的形式来体现的,还有就是环境对全民造成的效用损失,所以这部分成本同样是以全民以外部性费用的形式承担着。
通过以上对相关税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国内石油价格并没有包含应该包含的上述税费成本,事实上这些成本都以外部费用的形式由全民所承担,因此大家对于国内油价的感觉其实少了很大的一部分成本,而中石化所谓的负责人其实正是抓住了这样一点,忽悠广大的人民群众。既然油价中不包含这一系列的成本,那么油价与国际接轨的问题纯粹是无稽之谈,上述那位专家所谓和国际油价应该持平的言论实在是在混淆视听,一点公共心态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