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不管主观上愿不愿意,涉税问题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从而使得人们不得不关注税收、面对税收。听听专家对重要新闻事件的点评,对了解全局、看清方向,以及解开心中长久的疑惑或许有所帮助。
2006年发生的税收新闻很多,这里只择取“关注中国税收”系列评选活动揭晓的十大税收新闻加以点评。
一、温家宝总理视察基层税务机关
2006年10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国税局办税服务厅视察工作,亲切慰问基层税务干部。温家宝总理在办税服务厅仔细询问了各项办税工作,并作了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对进一步做好税收工作提出了如下要求。
第一,要加强税收法治建设。温家宝说,我们已经制定了《税收征管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这是依法治税、依法行政的基础。税务机关是国家重要的行政执法机关,国家财权、税权就体现在税收执法权上。每个税务工作者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税收法治观念,真正做到依法治税、依法征管。企业、个人要照章纳税。在现代化进程中,要不断地完善税收法律体系。
第二,要深化税收制度改革。温家宝说,这些年,我们对税收制度进行了许多方面的改革,总的方向是使税收制度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有效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税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要认真调查研究,切实解决税收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发挥税收的作用。
第三,要加强税收科学管理。温家宝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纳税的企业和个人越来越多,特别是信息化的发展,对税务机关的管理工作和税务干部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大税务干部要加强学习,努力掌握现代技术和管理知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文化和业务素质。这些年来,金税工程为实现税收信息化管理,推动税收业务工作的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把金税工程搞好。
此前,温家宝总理分别于2006年1月和7月,对税收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点评:税收事业目前正处于获得迅速发展的机遇期
一个大国的总理在日理万机的繁忙中深入基层税务系统视察,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税收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它启示我们,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税收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
市场经济越发展,税收越重要。科学发展观越是深入人心,税收的重要作用越凸现。可以认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中国的税收事业目前正处于一个获得迅速发展的机遇期。
二、《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将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
2006年12月29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以155票赞成、1票弃权表决决定,将《企业所得税法(草案)》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将于2007年3月5日召开。
经过人大常委会一审,《企业所得税法(草案)》主要修改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的修改是关于对小型微利企业税率的规定,原草案把这一规定放在25%基本税率之后作为另一种基本税率。第二个方面的修改涉及对所得税额具体计算的问题。
点评:我们将迎来税改春天
本应在2005年提交审议的《企业所得税法》,几经周折,终于破冰而出,迎来了曙光。鉴于“两法合并”的启动将牵动增值税转型,如果不出大的意外,企业所得税法在2008年的实施,也将意味着试点已久的增值税转型向全国的推广。在作为新一轮税制改革的重头戏获得突破的条件下,也将意味着整个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全面启动。由此,我们将迎来期盼已久的中国税制改革的春天。
三、数千万纳税人拿到个税完税证明
据统计,2006年我国拿到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的纳税人已经超过1000万。由税务机关向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开具完税凭证是优化纳税服务、推动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工作、提升个人所得税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符合国际惯例,也是我国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不仅有利于满足纳税人实际需要、促进税法知识普及、培养公民依法纳税的责任感和自豪感,而且在建立健全征信体系、深化税制改革、构建和谐社会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点评:这是我国个人所得税发展史上一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实行的是分类所得税制,即将个人收入划分为若干类别,分别就不同类别计税。不同类别的收入,适用不同的税率表格。与之相配套,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实行代扣代缴制,即在各类收入的支付环节,由支付人或扣缴义务人将应纳税款代扣下来,并代缴给税务机关。这种模式的好处是便于征管,可以在付出成本较少的条件下取得应征税款。但是,纳税人与纳税过程分离,对纳税的感知程度小。弥补这一缺陷的办法之一,就是给纳税人开具完税凭证。数千万人拿到个税完税凭证,尽管尚未实现全员拿到完税凭证的要求,但毕竟往前迈进了一大步。这是我国个人所得税发展史上一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
四、全国税收收入完成37636亿元
据国家税务总局快报,2006年全国税收收入完成37636亿元(不含关税、契税和耕地占用税),比上年增收6770亿元,增长21.9%.
点评:现行税制所提供的巨大征管空间,是最为根本性的增收因素
已经持续了12年之久的税收持续高速增长,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再创新高,增幅达近7000亿元。这的确是一个引人关注的大事。在所有支撑税收持续高速增长的因素中,现行税制所提供的巨大的征管空间,是最为根本性的因素。故而,只要现行税制不做大的调整,税收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就会继续下去,甚至延续整个“十一五”时期。鉴于税收并非越多越好,税收增幅并非越大越好,我们所应追求的,是一个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相适当的税收规模和增幅。所以,它给我们传递的一个重要信息在于:必须加快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启动。
五、捐赠减免鼓励企业介入“第三次分配”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文件,批准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等10个社会团体进行公益、救济性捐赠,可以在所得税税前全额扣除。目前,纳税人捐赠可在缴纳所得税前享受全部或部分扣除优惠的受捐团体已达到38个,其中可全额扣除的受捐团体有22个。
民政部副部长姜力表示,根据国际通行惯例研究制定捐赠减免税的政策和法规,可以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慈善事业,进一步增强“第三次分配”在协调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
在社会学与经济学领域,基于市场机制实现的初次分配被称为“第一次分配”;基于税收的政府调节而进行的收入分配被称为“第二次分配”;个人或企业出于自愿,在习惯与道德的影响下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捐赠出去,则被称为“第三次分配”。
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每年能够募集到的慈善资金不到GDP的0.05%,它对财富分配格局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国内先富起来的群体形象因缺乏慈善公益之举而不鲜明,社会声望评价也不高。
专家认为,调整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慈善事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将成为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点评:要调节收入分配格局,就要动用税收手段
作为政府手中掌握的一个重要的调节手段,在中国,税收的意义是随着改革的进程和时间的推移而逐步被人们认知的。其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可以掌握的经济调节手段已经完全不同于计划经济年代。除了行政手段的作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之外,法律手段也往往受制于一定的空间范围。真正可以灵活运用且有效的经济手段,主要是税收。这在收入分配的调节上表现很明显。
要调节收入分配格局,就要动用税收手段。税收手段的动用,除了实行“劫富济贫”式的税收政策,还要对那些有助于慈善事业发展的捐赠行为予以税收上的鼓励和引导。这在典型市场经济国家已经成为惯例。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下发文件批准给予对10个社会团体的公益、救济性捐赠享受所得税税前扣除待遇,正是为此而迈出的重要一步。
六、取消农业税第一年支农资金创新高
2006年,财政部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指导意见》,决定以县为主推进支农资金整合。政府支农资金主要是指国家财政用于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建设性资金投入,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含国债投资和水利建设基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财政扶贫资金、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科技投入等。除此之外,近年来,有关部门还安排其他专项投资,支持农村公路、电网、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市场体系等事业的发展。据财政部统计,中央财政直接用于“三农”的资金2004年为2626亿元,2005年达到2975亿元,2006年达到3397亿元。
点评:符合公共财政建设方向和财政均等化原则的一个重要举措
在沿袭多年的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的财政覆盖范围很少触及除城市和国有部门之外的“三农”地带。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着对“三农”的带有歧视性的待遇。因而,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旗帜下,不仅要坚决取消专门针对农民课征的“农业税”,还要将公共财政的覆盖范围扩展到“三农”地带。如果农民仍然游离于财政的覆盖范围之外,如果农民仍然不能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均等的公共物品和服务,无论如何不能算作真正的公共财政体制。从这个角度看,在取消农业税的同时,加大对涉农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实质是对以往财政“涉农”历史欠账的一种补偿。它是符合公共财政建设方向和财政均等化原则的一个重要举措。
七、我国出口退税已实现“应退尽退”
2006年4月21日,国家税务总局召开全国进出口税收工作视频会议,总结了前一年的出口退税工作。会议透露,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出口退税“应退尽退”。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崔俊慧出席会议并讲话。
他说,2005年是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实施的第二年,也是进出口税收工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一年。全国税务机关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决定精神,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负担机制,发挥税收宏观调节作用,本着优化服务、积极支持外贸出口的原则,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及时足额办理出口退税,实现了出口退税“应退尽退”的目标,维护了政府的形象。
据统计,2005年全国共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3372亿元,是历史上办理当年出口退税最多的一年。由于出口退税的及时退付,缓解了出口企业的资金压力,增强了企业扩大出口的信心,有力地促进了外贸出口的增长。2005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14221.2亿美元,其中出口762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4%,继续保持了世界第三大贸易国的地位。
点评:机制变革加税收持续增长,保证了目标的实现
从1994年实施现行税制的那一天起,对于我国,出口退税就是一个难以跨越的难题。按照出口产品“零税负”的道理,在现行税制流转税占大头儿,税收征收率又偏低的背景下,出口退税欠账的发生是一件必然之事。后来,虽基于暂时考虑,实行过所谓三、六、九的降低出口退税比例的办法,但因论据不足、财力短缺,仍未能真正走出“欠账”怪圈。
从2004年实施的出口退税机制变革,一方面从规制上明确降低了出口退税率,另一方面实行了中央和地方分担体制。特别是同自2004年开始出现的税收收入持续高速增长形势相契合,从而保证了出口退税“应退进退”目标的实现。
八、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将自行纳税申报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明确了纳税人须向税务机关进行自行申报的5种情形,分别明确规定了纳税申报的地点、期限、方式、管理、法律责任和执行时间等多个具体事项。纳税人须向税务机关进行自行申报的5种情形是: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从中国境内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随后,国家税务总局下发通知,明确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年所得计算口径,以方便纳税人履行自行申报义务,并强调此举“仅适用于个人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年度自行申报,不适用于个人计算缴纳税款”。
点评:实质是个人所得税走向综合制的预演
在分类所得税制格局不变的条件下,让纳税人按照综合所得税制的要求申报纳税,绝对是一个前无古人的特例。作为开天辟地第一遭的事例,尽管它并不增加纳税人的税负,也不改变纳税人的纳税方式,而仅仅是纳税人报送信息的渠道增加了一条。但是,它背后的深刻意义在于,揭示了中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向是综合制。要走向综合制,就要有试验,有过渡。所以,它实质是个人所得税走向综合制的预演。
九、国家税务总局曝光9起涉税违法案件
2006年4月20日,国家税务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曝光“黑津冀”系列虚开发票案等9起涉税违法案件。2005年以来,全国各级税务机关稽查部门依法加大选案力度、检查力度、协查力度、处罚与税款追缴力度以及与公安机关的配合力度,坚持案发地检查与源头打击相结合、全国一盘棋的方针,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发票交叉稽核和异常问题协查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稽查队伍建设,通过立案查处税收违法案件、税收专项检查、税收专项整治和打击涉税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在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计,2005年,全国各级税务机关共检查纳税人108万户,查补收入367亿元;立案查处税收违法案件46.4万起,其中查补税款超过百万元以上的案件就有3300起,查补收入99.5亿元;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直接组织查处和督办各类案件208件,查补收入41.4亿元。
点评:转轨时期,纳税意识相对薄弱,治税环境亟待改善
依法征税,把该征的税尽可能如数征上来,是税务部门的天职。由于种种原因,在转轨时期的中国,纳税意识相对薄弱,治税环境亟待改善,是我们需要下大气力而积极面对的挑战。这一方面要求我们普及税法知识,进而提升纳税意识。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不断加大打击偷漏税的力度,让偷漏税行为无处藏身。
在严厉查处各种涉税违法案件的同时,通过媒体对此加以曝光,不仅是宣传税法知识、提升纳税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也可收震慑偷漏税行为、治理治税环境之效。
十、八成民众不愿与纳税污点企业做生意
江苏省国税局举办的第二届全省百姓税收意识有奖调查活动表明,80.5%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愿意跟欠税或涉税案件曝光企业发生经济往来。这说明大多数民众对纳税不诚信、有不良记录或者有“案底”的企业保持高度戒备心理。
在本次江苏省百姓税收意识有奖调查中,有53.92%的被调查对象关注“两法”合并问题;89.29%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被评定为A级纳税信誉等级纳税人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信誉度;71.85%的被调查对象选择到税务机关了解税收政策。
江苏省国税局有关人士分析认为,欠税、涉税违法行为与企业的商业信誉和社会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多数民众之所以不愿意与纳税有污点企业做生意,是因为犯有欠税、涉税案件的企业在资金支付能力及合同履行能力等方面都会受到怀疑。
点评:中国人的纳税意识在逐步唤醒之中
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中国人的纳税意识也在逐步唤醒之中。由最初的偷逃税成风到自觉依法纳税,是这一过程中的基本特征。经过了20多年的市场经济建设以及依法治税工作,中国人的纳税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诚信纳税、诚信经营等植根于市场经济的理念也逐步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出现的大部分民众不愿同有污点企业作生意的现象,便是这一变化的突出事例。
高培勇简介: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教授,曾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财经报
相关专题:
[编者按]: 2006年即将过去,回顾走过的这一年,影响整个财税行业的重大变化历历在目,新的变化孕育了新的发展,新的变化预示了新的辉煌。我们的财会行业逐渐走上正规化和国际化,我们的税收行业逐渐走向市场化和人性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贯彻,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逐渐得到落实。
财会和税收正越来越明显的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就让我们来重温走过的一幕一幕,回味经历的一点一滴……
点击进入专题:影响2006 中国财会、税收行业大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