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跳水”行情在昨日上演。对新股民而言,这是噩耗;对中国经济和股市而言,却是好事。因为这才是最好的“风险教育”,因为中国股市即便是传说中的“负板虫”,也断然担不起“入市必赚”这副超级担子。
当然,有人会把原因归结到财政部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上,有人甚至诙谐地声称,正是因为财政部来了次突袭式的“半夜鸡叫”,才让大盘跌得如此之惨。但事实上,市场应该感谢监管层才对,因为正是基于爱护市场的初衷,政府才没动用资本利得税这样的大棒。
管理层对股市已经足够宽容了,否则,哪里会有杭萧钢构的“治理之耻”,哪里会有所谓“垃圾股行情”,更不会有风险警示者被人嘲为“黑嘴”这样的中国式股市闹剧。
甚至,经济学家韩志国可以在近期的一个“市值研讨会”上公然质问左小蕾和股民的关系,似乎警示风险便是“与人民为敌”,搞得“微笑着”的左女士也不得不提到法律高度来应对。
笔者并非完全同意左女士的观点,但她敢在股市泡沫横飞之时不断示警,却是需要勇气的。股市涨跌所关系的已经不是简单的行情问题,而日日飞涨的行情背后正是各类资本嗜血成性的世纪博弈。
这些,都是股市极度过热的标志,都是股市“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标志。毕竟,宏观调控了两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贸易顺差等等都还在“发烧”状态,毕竟,楼市的泡沫还在高处飞舞;毕竟,通胀的势头随着肉价的开涨已经咄咄逼人。
对此,监管层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动辄祭出“人民日报社论”一样的行政化大棒,而只是一次次温和调息,一次次“书面示警”,一次次个案打击以示风险。然而,温和调控的累积效应终归是需要时间的,而大盘在涨且一直在涨的事实,让许多人在潜意识里强化了“入市必赚”的预期。似乎每天一觉醒来,只会咧着嘴看到“红旗飘飘”,只会看到“风卷残云过大关”的诱人春色。
然而,经历过熊市考验的老股民大都清楚,也就在这时,暴跌的种子已经开始生根发芽,调整不远了。也正是基于这一判断,笔者才在5月23日第一次明确提出“部委博弈声中展开中级调整”。
调整便意味着部分人的损失,清醒的投资者应该知道,如此调控措施的推出是中央政府“全国一盘棋”战略中的一环,并非财政部所能单独决定。况且,此前的一系列警示都已明确表明,调控股市势在必行,中国经济还担不起暴涨暴跌的后果。
也许有人会联想到前一段热炒的“QFII阴谋论”,这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种看多言论。但只要对资本属性和中国改革开放大趋势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第一,QFII当然想抄底,赚钱谁不想?第二,金融开放是大势所趋,这意味着我国资本市场将越来越融入国际资本大家庭,我们能限制住外国资本的介入吗?
第三,断言QFII踏空了才唱空股市甚至断言这是外国集团的“阴谋”也是漏洞百出。试想,在股市大涨了数倍之后唱空股市难道不是很正常吗?莫非天天喊涨才叫正常?再说,中国股市的未来取决于其自身的质地,取决于上市公司业绩,取决于其市场游戏规则是否健全,这才是我们要着力夯实的,如此,即便在股指大涨后我们也会心安理得。
本次以“跳水”姿态展开的调整是正常的,每一个做好风险控制的投资者并不会如何恐慌。而且,“事不过三”,笔者认为这波正常调整也不大可能像“2.27暴跌”等前两次单日调整那样跌过便涨。可以说,中期调整刚刚开始,现在是防范风险的时候了。
□侯宁(派丰理财网总编辑、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