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上的一场博弈大幕即将拉开。一俟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特别国债、利息税或停或减,两大调控利器,就将现身施威。
外汇储备激增、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上涨,迫使中国今年不断加紧调控资本市场。执掌货币政策大权的央行,自然首当其冲。
它已费尽脑筋,几乎使出浑身解数。今年以来,央行接连下令上调银行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还累计发行了两万五千多亿元人民币的央行票据。
但在偏多的流动性面前,央行显得有些势单力薄。股市、房市我行我素,继续上扬。即便在特别国债、利息税两大利空消息传出的二十七日,中国股市依旧用“上涨”还之以颜色。
股市的火爆,还引起了一场储蓄“大搬家”。虽然几次加息,但两成的利息收入需要交税,如果再加上通货膨胀的因素,资金存入银行基本无利可图。
这也间接导致资金从银行流出,捧高了资产价格。对原本偏多的流动性过程,无异“火上浇油”。
与此同时,因为看涨人民币,境外“热钱”还在千方百计进入中国。中国的外汇储备,增势依旧迅猛。
对冲流动性的担子,仅凭单打独斗的央行恐难胜任。货币与财政,两只调控大手,开始联合。
首次合作,就一鸣惊人。财政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发行一万五千五百亿元人民币的特别国债,购买两千亿美元的外汇。以此,从市场回笼货币、抑制流动性,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
与央行票据相比,特别国债冻结流动性更具刚性。当流动性偏多时,可以卖出国债回笼货币;当流动性不足时,则可以买入国债投放货币。
为达到深度冻结的目的,特别国债的期限可能将定为十年以上。票面利率,亦有可能一改往日固定的惯例,改为根据市场灵活而定。
假如这笔国债能顺利发行,在抽掉资本市场过剩货币的同时,还能影响市场利率。如果它的利率能保持在合理水平之上,按照常规,规模效应将使资本市场的收益曲线,趋于稳定。
跟发行特别国债相比,调整利息税政策,对资本市场产生的影响可能要相对较小。
但央行却可以借此松口气。如果加息力度过大,势必影响经济增长;如果加息力度过小,又难以抑制物价上涨势头。这不惟对中国央行是这样,即使各国央行也经常处在相似的夹缝中,左右为难。
一些经济人士分析说,如今,不管是停征,还是减征,都是变相加息,而且加息力度大于以往。这种变相加息,还不会侵蚀企业利润,影响经济增长。央行可谓熊掌鱼翅兼得。
就在官方紧锣密鼓布局调控之时,投资者也在积极寻找对策,竭力博取自己的收益。双方博弈结局如何,还要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