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新闻:财会资讯财经资讯财税资讯审计资讯考试动态:初级职称中级职称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

各地动态: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天津江西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辽宁吉林山东内蒙古山西更多

首页>会计资讯>财税资讯> 正文

考虑征收资本利得税 要赚钱就买投机股

2008-1-14 8:30 中财网 【 】【打印】【我要纠错

  众专家激辩:奥运会是股市分水岭吗?

  翻翻近期券商、基金等机构发布的2008年投资策略报告,“奥运会”是出镜率最高的词语之一。而且,多数机构认为奥运会有可能成为今年股市的重要转折点。

  那么,奥运会会成为今年股市行情的分水岭吗?在1月12日召开的第12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众位专家就此展开唇枪舌剑,交锋激烈。

  激辩奥运分水岭

  市场上关于奥运会有可能成为股市转折点的说法由来已久,进入2008年随着奥运会日益临近,这一话题更是日益升温。“奥运不是中国股市的分水岭。”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歧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奥运肯定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推动作用,但并不是奥运之前股市好、奥运之后就不行了。实际上,奥运带给了中国很多更好的投资机会,奥运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投资机会。“有人说在奥运之前赶快把股票都出掉,实际上肯定吃大亏,千万别出掉。”

  不过,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认为,奥运会后股市继续走好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中国经济在奥运会之后没有出现明显滑坡或拐点;二是上半年宏观调控达到目的,物价上涨受到抑制,因而下半年宏观调控政策相对放松;三是国际经济没有出现明显衰退。

  “不满足这三个条件,我是不看好奥运会以后股市的。”贺强语气比较坚定。他补充说,实际上在四五年以前就预期会有一波大行情可以延续到奥运会,但现在很多人认为行情只能延续到奥运会。如果这种想法比较普遍的话,可能奥运会还没有召开股市就率先下调了。“所以奥运会因素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施光耀则表示,有人预测8月份举办奥运会,5月、6月就得跑,这样的理论无非建立在这波牛市唯一的基础是奥运会预期上。“但是,事实上牛市并不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奥运会过了牛市也不会结束。”

  转入慢牛格局

  尽管对奥运会是不是股市分水岭存在分歧,但多数专家还是认为中国股市维持长期牛市的格局未变,只不过2008年将进入慢牛格局。“我的判断是,今年股市虽然仍将延续牛市,但是像去年大盘翻番的行情将难以出现。”贺强的观点得到了多数与会专家的认同。

  “谁说牛市过了,或者面临转折,那谁肯定是错误的。”施光耀表示。曹凤歧也认为,2008年中国股市牛市格局不会改变,但是应当是慢牛行情,股市进入价值投资时代。2008年宏观经济会稳定发展,这是中国股市向好的前提,因为股市已经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当然,资本市场进行了很多根本性制度改革,这是股市走向的自身基础。”

  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则从业绩方面提到了慢牛的支撑因素,“展望2008年,上市公司效益增长30%是完全有依据的。理性分析,30%的业绩增长应该是慢牛市场的典型特征。”

  “2006年是'大顺'之年,2007年是'大起'之年,2008年'大发'之年。但是注意阿拉伯的8拐弯很多,汉字八有上有下。”贺强形象地比喻。他认为,2008年虽然仍然延续牛市,但变数很多,市场震荡较大。这其中不确定性因素包括宏观经济是否出现拐点,宏观政策今年收紧到什么程度,美国经济是否出现明显衰退等,还包括奥运会、股指期货推出等。

  贺强看好4月底以前的市场,他认为春节之前市场有可能出现小幅震荡,而在4月底以前可能要炒一波业绩浪。“因为可以预期2007年上市公司业绩肯定会大幅度增长,投资机构不会坐失良机。”

  仍要看政策“脸色”

  去年的5.30大跌,让投资者切身感觉到了政策调控的威力。“我个人觉得当前市场受政策性因素影响特别大。”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以其惯用的平静的语调慢条斯理地说。他指出,股市这么大市值是靠像中石油、工商银行(601398行情,股吧)都只流通3%股份来支撑的。如果流通比例是30%,那么根本不是现在这样高的价格。

  他还提出这样的疑问:红筹股马上就要回归了,而红筹股是外国公司,它们要不要遵守中国的《证券法》成为一个大大的问号。因为中国的《证券法》规定上市社会公众持股比例必须达到10%以上,一般在25%以上。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只是中国移动回归上市就可能需要几千亿元资金,市场还能维持这么高的点位吗?“中国股市供给是政策严格控制的,如果这个政策不改,股指可以上8千点甚至更高;但是这个政策如果发生变化,往下调整的空间也挺大。”华生道出了政策面对市场的重要影响。

  在谈到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时,华生指出,目前我国储户都是负利率,如果今年出现正利率,银行股就会大幅度下跌。在谈到财税政策时,华生指出,美国实行的政策是一年内的投资税收很高,如果持股超过一年税收就降低,而且低很多。“如果中国也出台这样的政策,股市恐怕又要跌很多,因为做投机的人成本就会大大提高。”华生指出了政策面的又一个不确定性因素。

  刘纪鹏对华生的观点表示赞成,“未来股市怎么演变,仍然要看政策,而政策的关键在于话语权。”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今年股市最大的风险仍然是政策和话语权,他进一步解释说,“就是怎么看待今天中国的股市,是1000点正常?还是说今天的5000点正常?”只要政策能保证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国股市明显慢牛行情是完全可期的。由于在国际成熟市场上,用政策调控直接挤压股市比较少见。

  “因此很多人也在呼吁,能不能给中国股民一次享受泡沫自然来临的机会呢?”刘纪鹏见解独特。

  转战结构性机会

  《证券市场周刊》主编方泉的观点充满思辨性,“当市场研究机构都形成几乎一致共识的时候,这个市场就更加不可测了,2008年的股市行情就面临这种情况”。不过,他明确指出,未来市场将呈现结构性机会,因此要投资结构性机会的股票。“我觉得从盈利的角度讲,至少有一件事大家要坚决关注,那就是创业板的推出。”

  华生对于2008年投资机会判断与方泉的观点比较靠近,股市机会只是结构性的。他认为,至少在一段时期内,中国股市投资价值相对来说已经大大减少,整体处在高估值区域。中国本土上市公司市值已经接近GDP的两倍,这在全世界都名列前茅。“目前股票价格平均已是净资产的6倍,这种市场能够维持主要是政策性因素,就是我们既不对外开放,也不对内开放。”

  曹凤歧补充说,今年股市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宏观调控因素影响,有可能出现剧烈震荡行情。尤其是从紧的货币政策将可能使资金方面出现问题,所以股市会出现震荡行情。“但是我个人认为中国股市从来就不缺资金,缺乏的是信心。如果我们对股市仍然有信心,股市还是会走好。”他同时建议,投资者应该关注结构性机会,投资优质股、不要炒行情;在震荡行情中学会波段性操作,这样才能成为股市赢家。

  专家华生:应对大、小非征收资本利得税

  六位声名显赫的专家,四位对今年股市总体发展趋势持较暖观点;一位虽然多少泼了冷水,但冷水泼得也有道理;还有一位距离实战较近,只谈策略未谈点位。这是发生在“第12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的一幕。

  四专家“吹暖风”:

  对今年市场有信心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歧、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和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施光耀均不同程度地表达了对今年资本市场的信心。

  曹凤歧认为,今年中国股市应当是“慢牛”行情。受宏观调控因素影响,短期风险增大,将出现震荡行情。奥运不是行情分水岭,“在奥运之前把股票都出掉,肯定吃大亏”。股市进入价值投资时代,“不要看行情,要看股票,要看企业的基本面”。

  贺强将今年称为“大发之年”。但他认为牛市将延续的同时,也提醒变数很多,震荡可能较大。与曹凤歧的分歧在于,他认为奥运会可能成为分水岭。

  刘纪鹏虽然认为行情高点低点不可能预测,但引用了当前广为流行的PEG指标。他认为,过去一年上市公司业绩增长50%以上是有把握的;今年实现30%增长的“慢牛”行情“比较理想”。

  施光耀则认为,除市值肯定壮大之外,市场不缺题材、不缺故事。“谁说牛市过了,或者面临拐点,那谁肯定是错误的”。

  《证券市场周刊》主编方泉实战经验较为丰富,他没有预测行情,只提供了策略:市场整体性机会已不存在,结构性机会意味着“恰恰要买投机性股票,要买具有结构性机会的股票”。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国际业务部总经理陈东提供了一组统计数据:1970年以后,全球各主要资本市场在实现上涨50%的一年行情后,第二年涨跌各半;实现连续两年涨幅超过50%以后,第三年仍维持上涨的,只有1986年-1988年的日本,1987年-1989年的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市场。

  华生泼冷水:

  股市处在高估值区域

  泼冷水的专家是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他认为当前股市处在高估值区域,投资价值相对大大减少,给出的数据是:本土上市公司市值为GDP两倍,股票平均市净率6倍多,能够维持高位的无非是政策性因素,股市开放程度不高,实际流通比例较小。

  更“冷”的是,华生旗帜鲜明地提出,应考虑分步征收资本利得税。但他的阐述是,当前由于印花税率很高,所以对于二级市场股票投资获利征税的条件“还不够成熟”。征收资本利得税的第一步,应对上市公司创始股东乃至小非、大非征收。“根据我国税务相关规定,股权投入转让时要交税……前一阵子苏宁电器一个股东兑现超过6亿元,不用交一分钱的税,我认为不公平。”

  ■观点争锋

  中国资本市场如何参与全球博弈

  携年度融资额、市值增长率等多项全球第一之勇,中国资本市场仿佛又走到十字路口。在日前举行的“第12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与会专家将资本市场下一步发展路径放在全球化视野下加以审视,认为要打造我国强大的资本市场,就要进行理性、审慎的开放,积极参与全球各市场和经济体的博弈。

  强大的资本市场离不开产业支撑。在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看来,只有产业强大,才能实现金融强大,产业发展是金融发展的先决条件。同时,强大的资本市场一定要有规模和深度。作为最重要的风险对冲的市场,风险对冲功能必须强大,产品创新必须层出不穷。在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下,资本市场要深化,衍生工具必须得到较大发展;随着资产管理概念的广为接受,混业经营成为趋势。为此,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当务之急,是以公司债为代表的固定收益产品市场应加快建设,以充分发挥其信号功能,同时,要推进混业经营,壮大券商、基金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推进监管合作、市场合作和机构合作。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宋逢明认为,强大的资本市场必须能够通过其定价体系对上市公司进行估值,在强调收益和风险的基础上有效发挥资源配置作用,信息交换的效率较高。与此目标相比,我国资本市场的风险配置功能、风险防范功能不够强,理性定价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透明度也有待提高。

  在我国资本市场及相关领域开放的议题上,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义相指出,其主要风险在于外资进入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影响力度,以及现行法规和监管能否跟上外资逐利需求带来的行为和操作模式的挑战。他认为,对外开放取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一定是对内开放。所以,目前“很多政策门槛太高,政府管制太严”的局面一定要改善。

  上海睿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振宁则认为,资本市场在走向强大的过程中必然要迈出放松外汇管制这一步,以切实提高市场效率,成为真正全球化的市场和全球金融中心。“一定要取消外汇管制,现在有1.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垫底,正是最好的时机。”李振宁同时建议放行港股直通车。

  资本市场政策重心:扩大供给还是抑制需求

  供给是杯,需求是水,股指是水位。1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第12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各界专家就今年创造供给、优化供给管理资本市场政策达成了共识,而对是否应抑制需求,仍存有不同意见。

  “中国资本市场管理如果要长治久安,应该从抑制需求型向制造供给型(管理)过渡,最终达到创造供给的目的。”光大证券公司研究所所长李康认为,面对高涨的股指,过去往往从抑制需求的角度入手“压制市场”,但效果流于短期,而供给管理则会为市场健康发展提供长效,同时,优化供给管理,能够形成通过供给创造需求的自我完善机制。

  在李康看来,创造需求的路径,包括优质企业的回归,国有股上市比例提高,大力发展公司债等产品。同时,他认为,股指期货等产品的推出,则可以通过供给创造需求。

  在大前提一致的基础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给李康补充了一点,即在发行供给和产品供给之外,还要加强金融服务机构的供给,落实点在于进一步对外开放,依靠外部力量增加和改善金融服务。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易宪容提出,需求与供给不能对接,是进行供给管理需要重视的一个结构性问题。因此,“从需求来看供给”,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让更多更好的公司上市。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市场必须形成有效的资本定价机制,成为公平公正的交易平台,还要建立有效的市场补偿机制。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国际业务部总经理陈东则建议,一定要淡化政策调控,增加市场自身对供给的调节。

  相对于加强供给管理的一致观点,专家们对于需求端管理则存在一些不同意见。“正方”代表李稻葵认为,在如A股市场这样的转型市场中,机构投资者不够成熟,个人投资者则更是表现出两段式的行为模式:赚钱时不愿政府约束,赔钱时归罪于政府不约束。所以,需求管理恐怕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之内仍然需要,但“至于什么形式,可以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财经学院财政系主任朱青表示,如以税收为需求管理的手段,则政策层面的选择“非常艰难”。他说,有人大代表提出是否可考虑对资本收入通过税收进行调节,以促进公平分配;但显然,市场各方都不希望因为税收调整造成市场波折、低迷乃至衰落。

  李稻葵也认为,打破税收怪圈仍是关键问题。他建议,可以研究在证券市场和政府政策或实体经济之间设立一道防火墙,其作用是“让政府对于证券市场的波动不要过于敏感”。

  6专家PK08年股市要赚钱恰恰要买投机性股票

  《证券市场周刊》总编:这意味着市场整体性的机会已经不存在了。2005年5月到2007年底,你买所谓的好股票长期持有是一定赚钱的。2008年和2009年这种投资性整体机会不存在了,它存在的只是结构性的机会。我们要想赚钱,恰恰要买投机性股票。

  截至上周五的2008年前8个交易日中,上证综指走出7根阳线,累计上涨223.12点,这是否意味着2008年将走出像2007年一样的牛市(上涨2586.09点,全年涨幅接近100%)神话?在1月12日召开的第12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中,来自各方的学者专家分别发表了对2008年股市的看法。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年前第11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众多专家也讨论了2006年牛市神话能否在2007年延续的问题,当时看多的专家人数明显多于看空的人数。

  看多

  牛市格局不会改变

  曹凤岐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

  “让我预测一下2008年的股市,我每年都有四句话。第一句,2008年中国股市牛市格局不会改变,但是应当是慢牛行情。第二句,今年股市将受到宏观调控因素影响,短期风险增大,将出现震荡行情。第三句,奥运不是中国股市的分水岭。第四句,中国股市进入价值投资时代。”

  说牛市过了肯定错

  施光耀鹿苑天闻首席顾问

  施光耀也坚定地举起看多的旗帜。他认为,2008年股票市场市值规模肯定会进一步壮大,好的上市公司肯定会增加,市场肯定不缺题材也不缺故事。施光耀认为,牛市不是仅仅建立在奥运会的预期基础上,所以奥运会结束牛市也不会结束。“谁说牛市过了,那他肯定是错的。”施光耀表示。

  看空

  投资价值已经大大减少

  华生燕京华侨大学校长

  华生一直是价值投资的支持者。他指出,至少在一段时期内,A股的投资价值相对来说已经大大减少。“我反复讲这个观点,我们的本土上市公司市值已经是GDP的两倍,这在全世界名列前茅。我们的股票价格是净资产的6倍,按照现在的价格是6倍多,这种市场能够维持主要是政策性因素。”华生称。

  A股走好需过三关

  贺强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

  贺强认为,奥运会后,A股想继续走好必须满足3个条件。“一个是中国的经济在奥运会之后没有出现明显的滑坡,明显的拐点;另外上半年宏观调控达到了目的,物价受到了抑制,下半年宏观调控政策相对放松;再有就是国际经济没有出现明显衰退,不满足这3个条件,奥运会以后我是不看好的。”

  看平

  存在的只是结构性机会

  方泉《证券市场周刊》总编

  今年全年将是震荡整固行情。“这意味着市场整体性的机会已经不存在了。2005年5月到2007年底,你买所谓的好股票长期持有是一定赚钱的。2008年和2009年这种投资性整体机会不存在了,它存在的只是结构性的机会。我们要想赚钱,恰恰要买投机性股票。”

  股市难预测政策是关键

  刘纪鹏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股市难以预测,政策仍然是关键,最大的风险仍然是政策和话语权。怎么看待今天中国的股市,是1000点正常?还是今天的5000点正常?”刘纪鹏表示,“只要政策能保证资本市场的发展,我想中国股市慢牛的行情是完全可期的”。

  六大专家论市:偏暖者居多泼冷水者也有理!

  六位声名显赫的专家,四位对今年股市总体发展趋势持较暖观点;一位虽然多少泼了冷水,但冷水泼得也有道理;还有一位距离实战较近,只谈策略未谈点位。这是发生在“第12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的一幕。

  四专家“吹暖风”:

  对今年市场有信心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歧、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和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施光耀均不同程度地表达了对今年资本市场的信心。

  曹凤歧认为,今年中国股市应当是“慢牛”行情。受宏观调控因素影响,短期风险增大,将出现震荡行情。奥运不是行情分水岭,“在奥运之前把股票都出掉,肯定吃大亏”。股市进入价值投资时代,“不要看行情,要看股票,要看企业的基本面”。

  贺强将今年称为“大发之年”。但他认为牛市将延续的同时,也提醒变数很多,震荡可能较大。与曹凤歧的分歧在于,他认为奥运会可能成为分水岭。

  刘纪鹏虽然认为行情高点低点不可能预测,但引用了当前广为流行的PEG指标。他认为,过去一年上市公司业绩增长50%以上是有把握的;今年实现30%增长的“慢牛”行情“比较理想”。

  施光耀则认为,除市值肯定壮大之外,市场不缺题材、不缺故事。“谁说牛市过了,或者面临拐点,那谁肯定是错误的”。

  《证券市场周刊》主编方泉实战经验较为丰富,他没有预测行情,只提供了策略:市场整体性机会已不存在,结构性机会意味着“恰恰要买投机性股票,要买具有结构性机会的股票”。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国际业务部总经理陈东提供了一组统计数据:1970年以后,全球各主要资本市场在实现上涨50%的一年行情后,第二年涨跌各半;实现连续两年涨幅超过50%以后,第三年仍维持上涨的,只有1986年-1988年的日本,1987年-1989年的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市场。

  华生泼冷水:

  股市处在高估值区域

  泼冷水的专家是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他认为当前股市处在高估值区域,投资价值相对大大减少,给出的数据是:本土上市公司市值为GDP两倍,股票平均市净率6倍多,能够维持高位的无非是政策性因素,股市开放程度不高,实际流通比例较小。

  更“冷”的是,华生旗帜鲜明地提出,应考虑分步征收资本利得税。但他的阐述是,当前由于印花税率很高,所以对于二级市场股票投资获利征税的条件“还不够成熟”。征收资本利得税的第一步,应对上市公司创始股东乃至小非、大非征收。“根据我国税务相关规定,股权投入转让时要交税……前一阵子苏宁电器一个股东兑现超过6亿元,不用交一分钱的税,我认为不公平。”

  ■观点争锋

  中国资本市场如何参与全球博弈

  携年度融资额、市值增长率等多项全球第一之勇,中国资本市场仿佛又走到十字路口。在日前举行的“第12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与会专家将资本市场下一步发展路径放在全球化视野下加以审视,认为要打造我国强大的资本市场,就要进行理性、审慎的开放,积极参与全球各市场和经济体的博弈。

  强大的资本市场离不开产业支撑。在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看来,只有产业强大,才能实现金融强大,产业发展是金融发展的先决条件。同时,强大的资本市场一定要有规模和深度。作为最重要的风险对冲的市场,风险对冲功能必须强大,产品创新必须层出不穷。在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下,资本市场要深化,衍生工具必须得到较大发展;随着资产管理概念的广为接受,混业经营成为趋势。为此,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当务之急,是以公司债为代表的固定收益产品市场应加快建设,以充分发挥其信号功能,同时,要推进混业经营,壮大券商、基金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推进监管合作、市场合作和机构合作。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宋逢明认为,强大的资本市场必须能够通过其定价体系对上市公司进行估值,在强调收益和风险的基础上有效发挥资源配置作用,信息交换的效率较高。与此目标相比,我国资本市场的风险配置功能、风险防范功能不够强,理性定价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透明度也有待提高。

  在我国资本市场及相关领域开放的议题上,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义相指出,其主要风险在于外资进入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影响力度,以及现行法规和监管能否跟上外资逐利需求带来的行为和操作模式的挑战。他认为,对外开放取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一定是对内开放。所以,目前“很多政策门槛太高,政府管制太严”的局面一定要改善。

  上海睿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振宁则认为,资本市场在走向强大的过程中必然要迈出放松外汇管制这一步,以切实提高市场效率,成为真正全球化的市场和全球金融中心。“一定要取消外汇管制,现在有1.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垫底,正是最好的时机。”李振宁同时建议放行港股直通车。

  资本市场政策重心:扩大供给还是抑制需求

  供给是杯,需求是水,股指是水位。1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第12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各界专家就今年创造供给、优化供给管理资本市场政策达成了共识,而对是否应抑制需求,仍存有不同意见。

  “中国资本市场管理如果要长治久安,应该从抑制需求型向制造供给型(管理)过渡,最终达到创造供给的目的。”光大证券公司研究所所长李康认为,面对高涨的股指,过去往往从抑制需求的角度入手“压制市场”,但效果流于短期,而供给管理则会为市场健康发展提供长效,同时,优化供给管理,能够形成通过供给创造需求的自我完善机制。

  在李康看来,创造需求的路径,包括优质企业的回归,国有股上市比例提高,大力发展公司债等产品。同时,他认为,股指期货等产品的推出,则可以通过供给创造需求。

  在大前提一致的基础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给李康补充了一点,即在发行供给和产品供给之外,还要加强金融服务机构的供给,落实点在于进一步对外开放,依靠外部力量增加和改善金融服务。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易宪容提出,需求与供给不能对接,是进行供给管理需要重视的一个结构性问题。因此,“从需求来看供给”,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让更多更好的公司上市。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市场必须形成有效的资本定价机制,成为公平公正的交易平台,还要建立有效的市场补偿机制。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国际业务部总经理陈东则建议,一定要淡化政策调控,增加市场自身对供给的调节。

  相对于加强供给管理的一致观点,专家们对于需求端管理则存在一些不同意见。“正方”代表李稻葵认为,在如A股市场这样的转型市场中,机构投资者不够成熟,个人投资者则更是表现出两段式的行为模式:赚钱时不愿政府约束,赔钱时归罪于政府不约束。所以,需求管理恐怕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之内仍然需要,但“至于什么形式,可以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财经学院财政系主任朱青表示,如以税收为需求管理的手段,则政策层面的选择“非常艰难”。他说,有人大代表提出是否可考虑对资本收入通过税收进行调节,以促进公平分配;但显然,市场各方都不希望因为税收调整造成市场波折、低迷乃至衰落。

  李稻葵也认为,打破税收怪圈仍是关键问题。他建议,可以研究在证券市场和政府政策或实体经济之间设立一道防火墙,其作用是“让政府对于证券市场的波动不要过于敏感”。

相关热词: 资本利得税 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