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以及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中国央行一个月内第二次就其货币政策作出重大调整。
央行“三率”齐降,背景正值全球几大央行联手降息。在全球一片拯救声中,中国央行此举,引人注目。如果从中国经济保持着较快速度、较高质量的增长,就是对全球经济的重大贡献这个角度去理解,降息举措自然也是中国参与全球联手救市行动的一部分。而单从国内经济的角度观察,此调整相当敏锐地反映了经济运行新的趋势,其中有些趋势将在四季度进一步强化。
一个趋势是,今年1~7月份,我国贸易顺差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进口增速明显超过出口增速(两者分别为31.1%和22.6%),到了8月份,进口大幅增长、出口温和增长的态势急速反转为进口大幅回落、出口小幅回落,考虑到9月份以来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恶化,支撑“中国制造”大量出口的外部需求将会进入持续、明显衰退阶段,出口增速很有可能继续下滑至20%以下。
其二,排除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等一次性因素,8月份进口增速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在于内部需求显著降低。当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仅为12.8%,比去年同期下降4.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9.1%,比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再加上汽车、家装等耐用品消费自今年年初起持续委靡,提振内需的任务开始面临投资、消费增速双下滑的考验。
其三,内地股市自去年10月起一路暴跌,短短11个月内大盘缩水幅度高达七成,上市公司动态市盈率已然接近历史低点(998.23点)时的水平。此态势显然不利于金融稳定,也会对实体经济造成损害。比如,托宾q值(企业市值与重置成本之比)不断缩水,致使企业不愿发行股票扩大投资;同时,不少投资者深度被套,致使居民消费意愿与能力一定程度上受损。
另外,近期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另一项新的趋势是通胀压力开始衰减,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9%。这是自去年7月份以来CPI同比涨幅首次回落到5%以内,这其中,除了季节性因素导致蔬菜类价格大幅下降以外,更为持续的原因在于全球经济衰退所导致的非食品价格上涨乏力,预计未来时期上游PPI涨幅也将因此转而下行。
上述经济趋势较为一致地揭示出中国经济告别2002年以来持续扩张的景气周期,6年来首次比较明确地进入回调盘整阶段(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三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为128.6,比上季度和上年同期明显回落8.8和16.1点)。以此为标志,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双防”任务,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已经基本完成自身的使命。
鉴于形势变化,中国政府分别于今年4月和7月,将宏观调控目标修订为“既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又要防止经济下滑,避免大的起落”,以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这种一脉相承的嬗变过程,从其外在的一面看,反映出今年确实是中国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国际、国内不可测因素之多前所未有;从其内在的一面看,反映出决策机构经多年实践,调控思路更为务实,调控手段更为灵活。
秉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去年底确定并于前期一以贯之的从紧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实际已经出现明显松动,如连续两次下调人民币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重启非金融企业中期票据发行工作、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下调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并改为单边征收,以及暂免征收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等等,都清晰地反映了这种变化。
此次“三率”齐降,明确揭示出宏观调控新的目标和重点,即,根据当下中国经济运行新的趋势,未来时期宏观调控固然需要继续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但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困难度和紧迫性应该被投以更大的关注。与之相适应,如果国际、国内经济进一步趋紧,“一紧一稳”的货币与财政政策也应把握趋势,及时相机调整。(第一财经日报)
央行为何紧急采取“三率齐动”?
参与全球行动应对金融动荡 银根松动信号提振企业信心
中国人民银行10月8日宣布,从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从10月15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央行这次的决定出人意料,9月份的经济数据尚未公布,货币当局就果断出手,这多少有点打破“常规”。
可细细剖析,这却是一次充分考量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之后的有力“亮剑”!
体现中国政府负责任态度
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的通过,没有阻挡住全球股市暴跌的脚步。
10月7日,纽约股市连续第五天下跌,三大股指跌幅均超过5%.恐慌情绪迅速蔓延。10月8日,日本股市暴跌9.38%,创下20多年来的单日最大跌幅;印尼股市更是狂泻10.38%,证券交易所宣布暂停股市交易。
正在发生的美国金融危机被美国媒体称为“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危机”。面对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各国政府、央行纷纷紧急出台救市措施。
“中国央行这次紧急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二率’,也可以看成是全球央行联手应对动荡金融形势行动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负责任的态度。”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室主任彭兴韵说。
此前,央行新闻发言人也曾表示,中方愿与美方加强协调与配合,也希望世界各国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定。
国内经济“保增长”的需要
紧急下调“二率”,也是国内经济“保增长”的需要。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潘向东认为,由于美元和美国经济的全球地位,美国金融危机有可能带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从而使我国出口的外部环境在未来两到三年趋于恶化,经济增长面对的形势更为严峻。
今年以来,随着原材料涨价、用工成本提高、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调整,企业经营成本在上行;而外部需求在下行。两面夹击之下,企业利润出现了快速下滑。降息有利于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避免其利润进一步恶化。
专家指出,在经济高涨阶段,直接控制信贷比调整利率更有效。这是因为,我国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利率调整对经济过热的抑制作用有一定的滞后。而在经济回落阶段,降息则是最佳的货币政策工具。这是因为,随着企业利润增速的下滑,即使放松信贷管制,银行出于风险考虑也不愿意放贷;而降息能使企业财务状况有所改善,从而有望获取更多的银行信贷。
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则会增加银行的可贷资金,有利于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
更为重要的是,“二率”下调传递了松动银根的信号,有利于提振企业的信心。
从另一个角度看,时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金融危机过后的外需减少也难以支撑国内物价的过快上涨。“我国通货膨胀压力有望得到较大缓解,这是央行敢于下调‘二率’的‘底气’所在。”彭兴韵说。
多数专家认为,继9月15日之后央行再度宣布下调“二率”,意味着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上已告别从紧,转向松动,政策重点开始转向“保增长”。这样的趋势形成后,短期内不大会逆转。
暂免利息税让利于民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此次在下调“二率”的同时,还宣布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税。
从1999年11月起,我国对储蓄存款利息开征20%的利息税。当时的初衷之一,是将储蓄“赶”出银行,刺激消费,扩大内需。而事实上,扩大居民消费主要取决于百姓是否“有钱花”和是否“敢花钱”。在养老、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居民消费有后顾之忧,不敢花钱,即使征收利息税,相当一部分人还是选择储蓄。
利息税很难实现当初的开征目的,调减乃至取消就势在必行。去年7月,利息税税率从20%调减为5%.这次暂免征收利息税是去年行动的延续。
专家坦言,在存款降息的同时暂免征收利息税,能起到“对冲”作用,给存款人一定的补偿。同时应当看到,暂免征收利息税或许给居民带来的实惠不算太多,但充分体现了政府让利于民,改变政府与居民之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