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搜狐汽车的头条新闻“1.0L及以下汽车消费税可能下调2%”刊出后,立即引来一片热议。
若最终公布的政策真如业界预测的那样,我不禁想问,这样的政策会否有“雷声大雨点小”之嫌呢?
因为就目前的车市现状看,若1.0L及以下车型才降消费税,最终惠及的车型将会很少,对主流厂家的绝大部分车型都没什么影响。
若降税幅度仅为2%,测算一下,5万元的车,才下降1000元,力度实在少得可怜。
请听听网友的呼声吧!
“小客车5座的,每年固定的缴费,大小排量一样。像交强险、养路费、路桥费、停车费都一样,再加上现有小排量车的技术,和许多大些排量相比,100KM只差1-2升的汽油,谁在乎?根本没有吸引力。”
“还下调2%,根本就不该收,燃油税更是不知猴年马月。”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国家鼓励小排量车消费虽然成为既定政策,但是消费者并没有看到多少实惠,这也恐怕是小排量车下滑而大排量车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
据此前南方著名媒体对外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国家政策一直对小排量车缺少实质性的扶持”成为了被调查者选出的位列榜首的最重要原因。
够尴尬的调查结果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限制了小排量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多数国内消费者提到小排量车的第一反应就是“外形丑陋、档次低、开着丢人、工艺粗糙、返修率高、容易车毁人亡”这样的负面评价。
类似的负面评价与日俱增,天生爱好面子的国人选择小排量车的需求便在与日俱减。
诚然,一批发动机技术含量突出的精品小排量车上来后,或许可以减轻小排量车的不良口碑,但若是缺乏有效且细致的政策支持,小排量车的春天始终只能是“春梦”一场。
其实,燃油税、消费税、购置税等等与汽车相关的税是相互关联的,只有当各种税赋形成良好的体系效应共同作用于汽车消费,才能起到“抑大扬小”作用。
请别让合理的政策推迟到猴年马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