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跌破一百美元大关的油价,又再度逼近90美元的关口。
随着雷曼兄弟的破产,市场对需求严重放缓的恐慌骤然出现。美联储拒绝为雷曼买单,并拒绝降低联邦基金利率以缓解金融市场的紧张形势。在多重因素打压下,9月16日,纽约商业交易所10月交割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4.56美元,收盘价为91.15美元/桶。
虽然其后的电子盘交易中,在美联储接管美国国际集团(AIG)消息的刺激下,油价有所回稳,但“空头”气氛依然笼罩市场。
能源需求在放缓
在过去数月中,虽然经济依旧疲软,但美元指数仍然逆势反弹——投资者对世界其他经济体衰退的担忧超过了美国,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油价的下跌。中间虽然仍存在反复,但无论是产油大国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爆发军事冲突还是“古斯塔夫”飓风,均未令油价获得最终的支撑。
油价的影响因素众多,因此在预测之际,扰动因素往往会给短期趋势性的判断带来困扰。在众多扰动因素中,地缘性政治因素和恶劣天气影响最为巨大。虽然国际经济增速放缓的迹象日趋明显,但投机性买盘往往会通过借助某个“多头”因素的影响推动油价疯狂走高。
当然,这也与其他主要市场的疲软息息相关,在流动性过剩和通胀的背景下,投资者倾向于将资金投在回报率更具吸引力的能源商品上,即使这种上行可能缺乏基础面的支撑。
贪婪的逐利性可以让投机者忘记风险,但风险仍然存在,并且随时可能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垮。
“市场现在反应过度并严重超卖,这是因为金融危机伴随着投资者疑虑,再加上实质需求减弱,导致油价低于长期油市趋势水准。”国际投行高盛的报告表达出对当前形势的悲观看法。
高盛将其对美国西德州轻质原油期货2009年平均价格的预期从之前的148美元/桶下调至123美元/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的预测显示,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率预计为4.1%,2009年预计为3.9%,增速均低于2007年的5%.而亚太经合组织(OECD)则将2008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由上次的3.9%下调至3.7%.
从某种意义上说,油价的高企实际上是产油国和能源消耗国之间博弈的结果。经历前期油价的渐渐下行后,9月10日,欧佩克宣布,将在40天内将原油日产量削减52万桶。但这一决定并未给“濒危”的油价带来太多的生气。需求放缓的幅度能否被供应的减少所抵减,仍是一个未知数。
根据美国能源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上半年美国原油日均消费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80万桶,创下26年来的最大降幅。由于汽油价格高涨,美国零售数据所表现出来的疲软日趋明显,高油价不仅在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和行为,也同时侵蚀着相关行业的增长动力。
近期日本、美国和欧洲等汽车生产大国,或者面临销售额下降,或者面临减产风险。这一系列的影响最终反馈至GDP上,欧洲、日本等国家的经济增速在二季度均表现出疲态。
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未来更大的不确定性也在需求端重重地画上一个问号。需求放缓的面纱被层层揭开后,油价承受的压力正在慢慢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