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大范围提高社会工资可能性不大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个税起征点或成刺激消费的选择
继4万亿投资计划出台后,如何刺激国内消费从而扩大内需成为市场的关注点。近日,有消息称,一份旨在扩大居民收入、全面刺激国内消费的方案正由国家发改委紧张起草。 日前,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大范围提高社会工资可能性不大,但却可以通过其他一些措施刺激消费,从而扩大内需。
大范围提高社会工资不大可能
市场传言,相关方案涉及调高个税起征点、大范围提高社会工资、建立对低收入阶层补贴的长效保障机制、提高住房货币补贴的标准等数个领域。
目前,刺激消费的政策正在陆续出台。日前,国家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的水平按照当地2008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确定。11月20日,国家发改委称,相关部门正在考虑适当降低成品油价格,并同步取消公路养路费等六项收费,撤销政府还贷二级以下公路收费站点,实施燃油税费改革等。
“在扩大内需时,消费和财政投资两手都要准备。”上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陆红军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除了靠投资大的项目拉动就业、刺激经济外,也要加大对民生方面的投资,提高个体收入,扩大个体消费。这既能稳定社会,又可以提振消费者的信心,对经济局面的好转也有一定的作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11月17日曾发出通知说,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和企业实际,近期暂缓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强调要把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就业局势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因此对于“大范围提高社会工资”的说法,很多专家认为不大可能。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华如兴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认为提高社会工资可能要暂缓。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曹建海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也担心相关调整会在政策上出现前后矛盾。
“大范围提高社会工资刺激消费可能性不大。”曹建海认为,中小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获利很难,生存已受到影响。目前,国家正通过减税、扩大贷款、提供市场等努力保护中小企业,使它们能生存下去。
刺激消费的若干选择
虽然大范围提高社会工资可能性不大,但很多专家认为可以通过其他一些措施去刺激消费。
据了解,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政府也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政策。不过,投资的作用最终超过消费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据曹建海介绍,1998年国家主要通过住房、医疗和教育刺激消费,而今年主要是通过住房和消费品消费。他认为,1998并没有形成“真消费”,而今年由于民众没有钱而不能拉动消费,是无效的消费。
“目前情况下,投资对内需的拉动作用可能还是主导,而刺激消费的作用则不会太明显。”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晓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最快最有效的措施是把股市做大,使有消费能力的中产阶级恢复信心,从而带动消费。
“投资只是过渡性的措施,从长远来看,拉动内需还是要靠消费。”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华如兴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个税起征点起码要提高到5000元。
虽然曹建海也认同提高个税起征点,但却认为这对刺激消费的作用较微弱。“只有收入增加才有可能拉动社会消费。”曹建海认为,在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中,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应该上涨1倍。他认为,由于农民收入不高,消费动力强,再加上人数多,提高农民的收入对拉动社会消费的作用可能较大。
10月份,全国财政收入今年以来首次出现单月负增长。在实行巨大的投资计划后,一些人担心政府财力能否推进刺激消费的措施。“在进行投资时,国家可以发行国债;另外,银行业目前的流动性是过剩的。”华如兴认为,政府财政可能会有压力,但应该没有多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