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从海关总署获悉,全国海关加强综合治税,提高税收质量。2009年1~11月累计归类纠错9.6万项、补税近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和1045%。11月份,全国海关归类纠错9697项、补税2亿多元,同比分别增长77%和442%。
归类是海关税收的基础,商品税号的不同,相应的税率也不尽相同。青岛海关今年以来共对60万条报关数据进行了归类监控。目前已结合青岛海关的商品特色以及近年来发现的各种形式的风险,梳理、归纳了7大类30种归类风险类型,以此为切入点开展归类监控工作。对监控发现的单个商品的归类风险,不再仅对该项商品进行纠错补税,而是将监控视角扩展至该商品的周边产品及相同归类风险类型的商品。青岛海关通过监控发现部分企业将“挖掘机及叉车用的配重铁”归入税率较低的工程机械零件。由于青岛关区为挖掘机零部件进口量较大的口岸之一,海关将挖掘机零部件列入了监控重点,随即先后对挖掘机用监控器、仪表盘及滤油器等商品进行了监控核查,补征税款约750万元。
青岛海关还开发使用了预归类备案申报比对系统,开展进出口商品预归类,大大提高了归类准确性,提高了归类工作效率。截至12月7日,162家进出口企业的1588项商品申请预归类,海关已接受备案的共1104项商品。预归类商品归类准确率达到99.23%。
大连海关在日常监控工作中,注重对通关数据、风险信息的分析,为归类补税工作提供有利的保障。1~11月份归类补税共计5148.29万元。
前不久,大连海关归类中心关员在工作中发现申报,某企业申报的“液晶显示器”归入8528.5100(税率为0)项下,存在归类疑问,大连海关通过调取单据、实物照片、使用说明,参考相关归类决定发现该票商品应归入另一个税率为7%的税目。随后通过风险平台调取了一年的数据,共补得税款65万元。
在确保应收尽收的同时,上海海关积极推行社会化预归类,不少进出口企业受惠于此,通关速度进一步提高,业务量迅速增长。
社会化预归类是指社会中介机构受进出口货物经营单位的委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归类管理规定》,以企业或商品为单元,对其拟进出口的货物预先确定商品归类,并出具《进出口商品预归类意见书》的活动。2009年3月,上海关区开始社会化预归类试点工作。目前,上海关区具有资质的预归类中介机构主要包括上海科思达公司、上海欣海报关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上海海关按照“企业自愿、协会组织、海关指导”的原则,依托经海关审核中国报关协会授予资质的这20家企业,推进商品归类事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
“社会化预归类在缓解企业的归类需求与海关人力资源紧张之间矛盾的同时,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上海实业外联发物流有限公司预归类咨询主管赵小姐告诉笔者,“以丰田汽车仓储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为例,在没有开展社会化预归类之前,该公司从货物靠港、进境备案到货物最终出库,整个交货期约在18到20天之间,而这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用在了产品的归类确认上。目前,社会化预归类工作地开展解决了丰田的这个难题,丰田的整个交货期从原先的近20天,逐渐下降至8到10天,最快的时候,从靠港到货物出库,仅需7天时间。”由于交货期大大缩短,丰田的业务量增长迅速,公司的规模也逐年扩大,年缴税额也从2004年的1000万元达到目前的4000多万元。
据上海科思达归类工作室主管陈小姐介绍,社会化预归类能够帮助进出口企业在进出口前解决复杂的商品归类难题,提高了通关效率,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以上海大众为例,上海大众进口汽车零部件种类繁多、归类复杂。经预归类服务机构对其归类数据审核修正后,因归类问题影响通关速度的现象再没有出现,推进贸易便利化得以切实体现。
为提高社会化预归类的质量,上海海关拟制了预归类服务操作规程,开发了“进出口商品预归类服务系统”。同时开展培训,不断提高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归类水平。对于经过预归类服务的企业和商品,海关给予归类认可的通关便利,同时通过数据抽查的方式进行考核,以保证中介机构出具预归类意见的准确性。
自今年9月1日,进出口商品预归类服务操作系统正式运行以来,中介机构通过该系统提交预归类数据近4万条,涉及进出口企业1000余家。进出口企业归类不一致情况及归类差错明显减少,通关速度明显提高。由于预归类服务有效提升了通关效率,不少进出口企业开始选择在上海口岸办理通关手续,比如嘉吉投资(中国)有限公司经中介预归类后,在上海口岸进口商品的预计纳税额达到3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