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新闻:财会资讯财经资讯财税资讯审计资讯考试动态:初级职称中级职称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

各地动态: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天津江西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辽宁吉林山东内蒙古山西更多

首页>会计资讯>财税资讯> 正文

外资新政取消两项“超国民待遇”

2010-11-24 16:44 新闻晚报 【 】【打印】【我要纠错

  国务院一纸公文出台外资“新政”,为外企安享多年的税费“超国民待遇”画上了句点。下个月起,外资企业的月度财务报表上将出现两个新的科目: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税。随着这最后两项“内外有别”的税费征收统一化,中国境内所有内外资企业全部税制都已实现“大一统”。

  选择“十一五”即将收官的时点搭建“大同”舞台,自然蕴含着“十二五”宏大架构的深长意味。而业内人士同时指出,取消税赋差别待遇后,部分行业内的外资企业仍衔着政策倾斜的“金汤匙”,建议国家对此进行全面摸底和理清。

  “两税”影响微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外商对华投资累计设立企业近69万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了1万亿美元,投资额的庞大已让中国连续17年登顶发展中国家之最。而如今卸下了税费优惠,必须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外企还会否对中国的投资环境“我心依旧”?

  “城建税、教育附加税的加征并不会对外企利润造成太大影响,因为这两个都是‘小税’,涉及金额很少。 ”毕马威一位税务顾问对记者分析称,“外资2007年经历了所得税统一,之后又是‘两免三减半’政策的淡出,影响都要大得多,但在中国的投资并没出现明显萎缩。 ”据他介绍,内外税率统一前,外企实际税负只有11%,与内资企业相比不足一半,统一后加征到25%。

  据悉,目前我国对内资企业征收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以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实际缴纳税额为计征依据,城建税据纳税人所在地为市区、县城(镇)和其他地区,分别按照7%、5%、1%三档税率征收,教育费附加则统一按3%的比率征收。

  经济发展“不差钱”

  尽管影响甚微,国家还是于年底前宣布对外资加征“两税”,其表态作用显然大于实际作用。多位专家都解读认为,这明确释放了中国已经走出改革开放初期资本短缺时代的信号。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面临资本和外汇的双重缺口,对外资存在巨大需求,地方政府又掀起招商引资潮,助长了外资极度宽松的经济环境。 ”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宏观组首席研究员刘金贺表示。

  而资本、外汇的短缺已是明日黄花。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字显示,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26483亿美元的天量,同期日本的外汇储备只有10317亿美元。记者了解到,从2003年开始,我国的外汇储备就以每年一千多亿美元以上的规模增加,紧接着更以每年两千多、四千多亿的规模恣意攀升,“差钱”的问题彻底扭转为“愁消化”。

  “现在开放初期中国资本短缺的局面不再,无形中削弱了政府引资的动力,过多的外汇储备正逐步变成政府的某种负担。 ”刘金贺表示。有分析人士更对记者坦言,由于中国外汇管理体制上的结构性缺陷,央行成了接纳外汇巨流的唯一“池子”,所以外汇的过多盘踞不仅使之成为与全世界对赌的唯一庄家,也形成通货膨胀的背后推力。

  助力产业结构调整

  而选择在叩响“十二五”前一个月的时点果断出手,也有为“十二五”铺垫新气象的意图。“‘十二五’规划讲得很清楚,调整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是一个支点,平等赋税是对市场机制的完善,反映了‘十二五’的基本思想。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表示,“十二五”的主导思想之一就是加快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事实上,中国在借助外资直接投资成为世界级的制造大国时,确实没有依靠“以市场换技术”的引资策略成为制造强国,而是成为了欧美、日本等国的制造“后厂”,形成了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

  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张宏伟解释道,“内外有别”税费制度的终结成为国家借以调整产业结构的杠杆。 “国家取消税优政策,对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外企会有较大影响,这些企业对土地成本、税费政策更敏感。 ”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高级顾问刘大伟也认为,“新政”可以抑制一些科技含量低的外商投资,吸引高新技术产业的外资进入中国。源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企业希望更“公平”

  内外税赋的平等翻过了中国经济新的一页,但记者从一些企业处也听到了持续高涨的呼声:税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那么其它政策支持呢?“在医药行业,外资企业还享受着从自主定价、招标优惠、市场准入到宽松的监管核查和进口注册等一系列其它超国民待遇。”山东元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革坦言。据不完全统计,由于自主定价,外资药均价相当于国产药的1311%。

  记者还从外管局一位资深人士处了解到,外企享有的超国民待遇还有很多。 “外资在借用外债、享受境外担保等外汇管理方面都拥有不同于内资企业的特殊政策,比如在实际业务中,对内资企业借用外债审核多数投否决票,外企则可以在核定范围内自主借债。 ”据她介绍,目前外资企业还可以享有进出口经营权和免领进口许可证的权利,内资企业办理起来手续相当复杂。

  更令企业担忧的是,地方政府在抛出“橄榄枝”时存在隐性倾斜。“为了政绩考量,有些地方政府对其掌握‘生杀大权’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给予外企特殊优惠,或为外企贷款提供贴息和专项经费。”一家中资企业财务经理告诉记者,此外还包括提供一系列土地“潜规则”。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Eva
相关热词: 十二五 税收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