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明年中央财政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完善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并指明了结构性减税的具体做法,主要以民生为导向,包括进口商品关税、增值税、营业税等,而且也将触及很多此前一直未破题的难点,比如资源税和房产税等。
有专家认为,减轻税负、增加民生支出无疑将使企业、居民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受惠。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日前表示,我国税收结构以间接税为主,居民税负更多表现在消费过程中所承担的“隐形税”,应该逐步降低间接税的比重,减轻居民税收负担。但在收支形势可能更加严峻的2012年,结构性减税更多强调的是“结构性”,整体上减税空间较小。
痛苦的负税
隐性债务或再度攀高
当前,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要求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更有针对性。不过,分析人士认为,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仍较为复杂的背景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可能面临着一些掣肘因素:一方面,明年财政收支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另一方面,政府隐性负债的规模可能进一步推高。
据数据显示, 政府债务也是关系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变量。2010年末,中央财政国债余额67526.91亿元,我国外债余额为5489.38亿美元。此外,我国还有大量未公开的债务,例如地方政府债务、高等院校的债务等等。审计署今年6月公布的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2万亿元。
“明年的情况可能会更严峻一些,整个财政收入情况不会宽松。因为明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会适当下调,经济增长放慢了以后,税收收入相应会降低。另外,由于继续坚定不移地调控房地产市场,土地财政的收入估计还会继续减少。也就是说预算内预算外收入同比都将下降,因此,整个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必然也会有所下降。”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说。
中小企业的纠结“逃税与生存”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高培勇曾在媒体上撰文披露这样一组数据:今年1—6月份完成的5.2万亿元全国税收收入中,来自各类纳税人的份额如下:国有企业14.1%、集体企业1.0%、股份合作企业0.5%、股份公司46.3%、私营企业10.2%、涉外企业20.5%、其他7.4%.
该组数据揭露的基本事实是:在当前的中国,90%以上的税收收入,来自于企业法人的缴纳。只有不足10%的税收,是由自然人居民缴纳的。另有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占去了企业总数的99%,贡献了中国60%的GDP、50%的税收和80%的城镇就业。
作为经济较发达的省份,浙江、温州的土地极为紧缺,土地使用税大多在全额征收,而且最近几年上涨得很厉害。虞龙是温州龙湾区一家制鞋企业的老板。12月中下旬,他去了一趟广州出差,仅4天后回来就发现,他所在的龙湾区旅游局局长王某自杀身亡了,他还发现,身边又逃跑了6位熟悉的企业主朋友。这些事情表面上多是涉及民间的高利借贷,但背后折射的却是中小企业艰难的生存困境: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人工工资涨价,融资的成本还在继续上升,税负沉重,产品的价格竞争力锐减。
“今年企业真的很难做,比去年差多了。”仅从鞋业来看,虞龙明显感觉到内销和外销都不理想,“做零售的老板吆喝到死,今年都没人买东西”。“市场上基本没什么生意,酒店也没什么生意,娱乐场所更没什么生意。”虞龙说,这是温州目前的现状。他预计,年底,企业倒闭的现象百分之百要到来。
面对生存困境虞龙的做法是,企业的产值尽可能少报,在生产过程中的像购买原材料那样的一些流通环节,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基本不开发票,以降低成本,达到少缴增值税的目的。
17%的增值税是制造业企业税负的又一大块,它的征收原理是:销项税额抵扣进项税额之后的差额。企业主们一般会从黑市购买进项税发票进行抵扣,尽量少开或者不开销项发票,以此达到少缴增值税的目的。
合理减税:结构性减税力度加大
全国财政会议明确提到了,要增加财政补助规模,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切实减轻困难群众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负担。加之面临全球性经济衰退,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困难重重,应该出台更多的减少企业税收的措施,这对刺激经济增长,解决就业和经济长远发展都有好处。因此,不仅仅需要结构性减税,还需要切实地实现社会公平。
国家信息中心的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表示,由于中国税收结构中是一个以间接税为主的国家,所以中国居民实际上的税收负担并不是在个人所得税这个直接税上,而居民的税负更多是表现在消费过程中所承担的隐形税,中国都价内税,在去商品消费或者是服务性消费的时候,实际上都在交税,过去觉得月饼税、馒头税觉得很稀奇,其实在中国任何一个商品里都含有着这个税,只不过中国并不把价内税单独立出来。下一步中国更大减税的潜力是中国间接税方面,同时从长远发展方向来讲,中国也应该逐步降低间接税的比重,而增加直接税的比重,今后更多不是在个人所得税这方面,更多的是要减轻居民在商品价内税负,减轻居民的税收负担。
在12月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财政政策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尽管不同立场之间关于宏观税负水平高低的争论,仍未取得较为一致的意见,也许永远无法取得一致意见,但结构性减税已经成为税制改革的共识。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高培勇表示:我们已经有必要,也有能力实施较大规模的结构性减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