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财政部官员称中国商品含税高不意味总体税负重”的新闻报道见诸新华网、人民网等重要门户网站,在网上引起了广泛争议。
该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中国商品含税高,并不意味着我国的总体税负就比发达国家重。衡量一个国家宏观税负水平,通常使用指标是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2011年,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在30%左右,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在40%以上,我国总体税负水平仍处于合理区间。”
而在网上的讨论中,绝大多数网友对上述观点持否定意见。
网络舆情:
绝大多数人认为税负过重
记者2月27日22时通过查看微博发现,仅腾讯微博参与此话题讨论的人数就已超过114万人,粗略统计,持税负过重观点的人占绝大多数。
网友“西海望”说,“税负太重,已经不敢进商场买东西,只好改去买地摊货。”
网友“魏超”对此表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宏观税负合理性测量的指标是不一样的。按照世界银行的观点,发展中国家合理的宏观税负应该在20%以下,而发达国家合理的宏观税负在30%。”
网友“陈乃文”对此表示,“尽管财政部否认中国税负世界最重,但是30%左右的增幅却大于GDP增幅、大于居民收入增长幅度却是不争的事实。”
网友“春风化雨则”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小企业难道还有话语权?一方面原材料要涨价,一方面人工工资要涨,再方面税费乱摊派,还要应付形形色色的应酬和给予。若是租赁厂房或者租用办公场地的,还要面临房租上涨的压力,同行之间还有互相压价的竞争。这些就是中小企业生存的真实境况。中小企业税负过重又能怎样?”
对于靠税收等财政支出的行政部门的收费,网友们也有自己的看法。网友“王先庆”说,“最核心的问题,政府收了税后,该办的事还得全部重新交费。在工商局、建设局、商检局、劳动局,不管哪个部门,只要你办事,几乎没有不交费的。高速公路、铁路、教育、医疗,负担多重?工本费、手续费。而且罚款毫不留情,但服务却缺少感情。”
企业声音:
请为实体经济减税
“税负这么重,老板都快活不下去了!”这是广东省政协委员马娅之前在谈论企业减税问题时所说的话。在广东省“两会”讨论中,有委员道出一个“非官方数字”,有1/3做出口的中小企业面临倒闭危机。委员们集体呼吁,政府要给企业减税,缓解企业生存危机,才能更好地促进消费,拉动内需。
说到中小企业发展困境的问题,广东省政协委员黄小峰透露,如今政府财政总收入有八成到九成来源于税收,在如今的经济环境中,中小企业发展困难,要实现5%的利润都有难度,因此政府要考虑如何给其减税增效。
黄小峰建议,政府要认真考虑为实体经济减负、减税、增效的问题,“否则我们最活跃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在恶劣的经济条件下,很可能会退出市场。”
“珠啤这样的国企都受不了,民营企业情何以堪?”广东省越秀代表团人大代表、珠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的统计主管臧晓明感言,在原材料成本暴涨的年代,企业税负却不减反增,像珠江啤酒2011年税负增加1200万元,那相当于要多造2亿支啤酒才补得了“窟窿”。
臧晓明说,2006—2011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是1.8倍,财政预算收入增长是2.4倍,从财政报告中可以看出税收占了80%,可见财政收入增长主要靠的是税收的增长,而且都超过GDP增速,这说明企业、个人在这5年间承担的税负是越来越重。
经济学教授周天勇说,“如果不设法避税和逃税,会有将近85%的企业被迫破产倒闭。”
资深财经评论员朱大鸣在博客中发表文章称,“重税主义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对大多数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而言,税还只占其交给政府费用的1/3左右,而多种收费占到近2/3,其中有工商管理费、市场管理费、年检费和质量检验费等等,这让很多个体户和小企业不堪重负。”
朱大鸣表示,“从某种程度上,垄断与重税是当前中国经济面前的两大毒瘤,这两大毒瘤不断侵袭着经济健康发展的组织。垄断,阻碍个体竞争和自由互利交易,重税,阻碍资本积累和削弱消费能力。调结构和保增长等经济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在这两个关节点上动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