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地政府陆续公布一季度“财报”: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回落的背景下,地方财政收入仍然保持增收态势,但增幅回落明显。业内专家表示,这是伴随着宏观经济降速的自然趋势,属于正常现象,解决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的唯一办法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财政增收的压力下,地方财政高度依赖的非税收入出现高速增长,而长期以来非税收入存在的不规范、不透明等问题仍未解决。专家指出,应努力避免非税收入快速增长对企业和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数据显示,广东、江苏、北京、上海等地,今年一季度财政收入增幅都出现不同程度回落,一些地市甚至出现税收收入超20%的负增长。经济大省广东财政收入增长9.7%,同比回落12.32个百分点,创下3年来的最低增幅。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部主任牛犁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当前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主要与整个宏观经济降温有关,此外,因不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高度依赖,财政增速放缓与土地相关的税费减少也有一定关系。
牛犁认为地方财政结束“高增长”属于正常现象。他表示,在不同的经济周期,财政收入有一个相应的适度增速。现在经济处于降温、减速、下行阶段,政府征税对象的税基也是在减小。
“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和税制特点,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速回落的反应可能更加敏感。”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对证券时报记者分析,一般而言,当经济增速超过9%时,税制会表现出巨大的累进性,税收收入的增长远远快于经济增长;但当经济增速低于9%时,税收收入会表现出明显的累退性,具体说来,就是税收收入增幅要比经济增长回落得更快。这也是现代财政机制所具有的“自动稳定器”功能,能对经济波动起到减震器的作用。
数据还显示,地方财政收入增幅趋缓的同时,支出方面依旧保持着高增长。业内担心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矛盾会进一步加剧。
刘尚希表示,目前看来,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办法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一旦经济回落的趋势减缓,转型升级起到效果,税源将随之增加,税收自然也会相应增加。
牛犁也表示,财税方面大的趋势是不断推进改革,继续推进结构性减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