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海南离岛免税试营一周年。三亚市内免税店和海口机场免税店,已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一张新名片。然而一年的运营实践表明,该政策要发挥更好的效应,尚需政府设置更合理科学的政策,商家炼好经营市场的内功。
受益于离岛免税等政策支持,去年海南接待过夜国内外游客突破3千万人次。购物消费“短腿”拉长。商贸等服务业提升,去年全省服务业对税收的贡献率跃居行业之首。离岛免税政策拉动了内需,使奢侈品消费由国外逐渐转到国内。
海南省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实施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吕勇表示,离岛免税政策实施一年凸显三方面效应:一是直接推动海南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二是促进海南岛屿型经济的发展;三是丰富了中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内容。
据海口海关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4月20日至今年4月15日,两家离岛免税店销售金额逾18亿元人民币,销售免税品约290万件,购买人数超过90万人次,日均销售额约500万元。
然而,在庞大的数据中,人均消费额偏低值得关注。两家免税店人均消费2000元左右,其中海口店仅超千元。三亚虽逾2100元,仍远低于每人次5000元的限额。
海南免税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限品种、限额、限件、限次数等政策叠加作用,制约了消费者需求的释放。
当前国内奢侈品消费呈现“中国现象”,中国消费人群及行为有其自身特点。中国对外经贸大奢侈品研究中心主任周婷认为,和国外免税店多以中高端收入人群不同,目前海南免税店顾客多是游客中的中低收入者。鉴于此商家引进的国际品牌以二线为主,日用消耗型的香化类产品、中低档手表热销是例证。而在5000元限额下,国内高端客户的消费需求未能有效释放。
另外,国内消费者对国际奢侈品牌文化认知度不高,免税店成为了“奢侈品超市”,品牌讲解、休闲服务等配套服务“被”忽略。时常的断货现象,也使消费者购物热情下降。
如何营造良好的购物软环境成为海南免税店面临的挑战。海南省免税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一氢坦言,其免税经营目前受制于营业场所局促,品牌引进受到制肘,同时企业在采购货品及提升服务上还没有炼好内功,需尽快和国际市场规则接轨。
周婷则认为,目前中国免税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海南离岛免税不缺市场,免税业的长远发展,有赖海南整体旅游市场服务质量提升及国民消费素质提高。
记者从海南多个政府部门获悉,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海南已向中央有关部门提交了有关政策适调的报告。海南省商务厅王克强副厅长表示,该厅在征税、限额等方面将争取商务部支持。未来,海南将延长免税购物的产业链,发展免税品会展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