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给中国人心里添堵。报告提到,2008年中国劳动者平均税率45%,远高于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甚至稍高于欧盟15国平均水平,比澳大利亚、美国超出近一倍。重税在肩,劳动者不易。
这不是第一次有海外机构测算中国的高税负问题,近两年这类新闻频繁曝出。尽管官方并不完全认同,但中国政府也顺应民意多次高调提及减税。去年,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到了3500元,幅度超预期。不过,世行报告提醒我们这只能算是一个好的开端,报告仍然建议中国进一步大幅降低劳动者税率。减负尚未成功,你我仍需努力。
近日,关于个税以家庭为单位计征的讨论再度热烈起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道理上应该,技术上难行。有舆论认为技术问题更多是阻挠税制改革的借口。房产税条件更不成熟也可以试点,为什么个税不可以?
一个政府需要靠税收来维持运转,给国民减税就意味着政府收入缩水,阻力之大可想而知。不过,我们看到,今年政府连续推出缩减财政支出的政策。财政减支一旦得以落实,或将为减税预留出空间。
事涉3000多万工作人员的事业单位改革开始启动。这意味着,或许至少有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人不再需要纳税人供养。据媒体报道,中国大约每30个人供养一个吃财政饭的人员,横比远超西方,纵比远超历史。这项改革启动后,工资、住房、医疗、公车、公款消费、出国等方面节省出来的,将是一笔庞大的财政资金。
而在一直饱受国人诟病的“三公消费”问题上,4月中旬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2012年要推进“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进一步细化科目。而从近日多个国家部委公开的年度预算来看,这一要求得到落实。此次决策层严控“三公消费”态度坚决,而经过三年的尝试,通过预算公开控制“三公消费”的模式也趋于成熟。有理由相信,坊间测算高达9000亿的“三公消费”未来将得到遏制。
除了通过财政减支促进国民减税外,另一政策导向不容忽视。中纪委书记贺国强提出“严查群众身边的十种腐败”,包括拆迁、教育、医疗、吃拿卡要、执法不公、贪赃枉法等领域。强制拆迁是强行掠夺老百姓最重要的财产;子女教育、看病难看病贵是当下家庭最大的负担;而个人做个生意往往又遇到执法人员的执法不公、吃拿卡要。经济学家王小鲁测算中国灰色收入高达四万亿。数字的准确程度我们没有能力测算,但可以肯定数额极其庞大。这些举措若能落实,精神上老百姓顺气,实际生活意义上也是一种减负。
尽管我们看到接下来国民减负的一些有利条件,但仍然存在一些担忧。一季度GDP增速8.1%,跌幅超出此前预期;财政收入增速10.3%,同比下滑22%。在政府收入增幅收窄的前景下,推进收入分配改革、为劳动者减负的信心和动力,会不会因之打折?我们希望提醒决策层,在财政支出做减法的同时,务必谨防在税收方面做加法——由于财政减收而致公民税负大幅上升。
一百年前,美国劳动者为了争取八小时工作制举行大罢工,国际劳动节由此而来。究其本意,这是一个劳动者为争取自身权利而意识觉醒的节日。劳动者权益、福利、负担,在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的中国,也已是不容回避的社会热点问题。在这样一个节日,认真讨论下减税减负的话题,我们觉得自有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