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新闻:财会资讯财经资讯财税资讯审计资讯考试动态:初级职称中级职称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

各地动态: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天津江西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辽宁吉林山东内蒙古山西更多

首页>会计资讯>财税资讯> 正文

出口退税国家企业两不得利:还得咱们委员提意见

2012-5-4 8:45 转自互联网 【 】【打印】【我要纠错

  从政协委员沙龙、调研视察活动到专题议政会,乃至上海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在近3个月的时间里,一个话题被市政协委员们在各种场合反复提及、反复讨论。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意见不一,但大家的共识是:这事儿,还得咱们委员给政府管理部门提意见!

  让委员们如此集中关注的事,还真是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一项为了便利生产企业自营出口而制定的政策,在实际操作中被各种叠加的善意异化成了企业需要设法规避的“陷阱”,不仅大幅提高了企业合规成本,更可能构成我国制造型企业转型升级的障碍。

  在大型国企担任财务总监的方怀瑾是“挑头儿”的委员之一,据他介绍,大约10年前,为鼓励生产企业出口,国家主管部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制造型企业自营出口业务进行指导。“一开始,出口企业只有出口自己生产的产品才能获得出口退税。后来考虑到出口产品日益复杂,不可能完全由一家企业独立完成,所以把出口企业用于配套的外购产品‘视同自产产品’。”他说:“但是,认定过程非常麻烦,虽有实施细则,可其中裁量的模糊空间不小,很容易产生争议。可怕的是,一旦企业和税务部门意见不合时,就有可能被以‘骗取出口退税’论处。这就厉害了,不仅是行政责任,更可能承担刑责。”

  “刑事责任一般是不会的,但行政责任也够呛。”孙荣华委员表示税务部门其实也很理解企业苦衷,通常会从轻发落。但行政罚款也很厉害,“很多企业被罚一次就趴下了”。他同时表示,其实这个问题,基层税务干部也觉得很头痛,常会建议企业干脆另外注册个项目公司,专门从事自己企业产品的外销。或者,从外地配套供应商处直接出口。这种说法,得到不少委员佐证。

  “但这样企业成本就被抬得很高。”方怀瑾给大家算账:单独注册个外贸公司,房租、水电、人工等等本身就是一大堆费用。“关键是,费了这样大的劲,最后干的还是企业本身就在干的那点事,岂非莫名其妙?”而从外地经销商处直接出口,则物流组织复杂、和外方的沟通费劲,给企业徒增麻烦和成本。

  更诡异的是,这般操作虽然企业和税务机关分别避免了“骗取出口退税”和“监管不力”的嫌疑,国家和出口企业却谁也没得利:经进出口贸易公司转手,国家需要付出的退税额度一般还略高于生产企业直接出口,而企业多了一大堆麻烦。“有关部门的初衷无非是防止企业骗取出口退税,何以要如此舍近求远?”在一些熟悉财务的委员看来,要达成此目标管好三件事就足够:产品是否真实出口、产品国内税赋是否缴纳、产品品类是否在退税范围。

  这个问题为何在现阶段对我国制造型企业尤为重要?委员们分析,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目前正面临着转型升级,部分生产外迁是大趋势。对很多企业来说,关键工艺留在一地,便于研发;基本加工安排在另一地,便于降低成本。“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仍是块响当当的牌子,中国企业仍需要以“制造商”的面目出现在国际市场。所以,我国制造业“自营出口”的渠道必须畅通。

  委员们何以希望这个问题能通过政协平台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因为,这是个相对专业的问题。这种专业,不在于其原理复杂,而在于是太琐碎的实务。“基层的企业和税务干部,考虑问题多半从避免麻烦出发,很少去探究更深层面的问题。”几位委员表示,而一般的专家、高层管理者,又不见得有机会详细了解其中的曲折。“这样,国家很好的意图就被一层层善意地曲解,结果就完全偏离了政策初衷。”委员们表示,这样的事,他们不反映,谁来反映?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Alice
相关热词: 出口退税 国家 企业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