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对于中国与东盟来说,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外有美国“重返亚洲”,牵动着东亚经济和安全格局,内有成员国内部争端尚未妥善解决。在新的国际形势和经济环境下,中国与东盟如何协力合作共谋发展?来自中国、越南、柬埔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科学院、大学研究机构的1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南宁,出谋划策。
9月17—18日,第五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该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广西北部湾发展研究院和东盟智库网联合主办,是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系列论坛之一。
河口口岸是中国—越南经贸往来的重要通道。本报记者李东摄据了解,此次论坛的主题为“新形势下的中国—东盟合作”。下设“当前世界经济与政治新形势对东亚地区的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两年后的回顾与展望”“合力推进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建设”“泛北部湾区域合作的难点及对策”“中国—东盟产业合作的新途径和新模式”“中国—东盟科技、人文交流合作与拓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推进中国—东盟合作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七个分议题。
与会专家认为,目前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突出表现为亚洲特别是东亚对世界经济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根据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相关统计,东亚对世界经济与贸易增长的贡献率已连续5年超过50%.而美国的“重返亚洲”,是当前东亚形势发展中最大的动向。在此情况下,唯有联合自强,加强团结与合作才能渡过难关,实现互利共赢。
专家们一致认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两年来,进一步加快了双边贸易乃至投资的发展,对中国—东盟合作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目前,中国和东盟之间90%以上的货物实现零关税,下一步将重点推进提高服务贸易的相互开放水平,进一步着重加强互联互通建设,充分利用原产地规则,扩大双边的投资合作。
头脑风暴
观点一 经济粘合可缓解南海争端
中国经济迅速的发展令东盟对中国的担心增加,东盟国家出现了所谓限制“中国对资源、市场控制”的声音和对中国投资加以限制的做法。而南海问题被一再热炒,无疑影响到了中国和东盟的稳定关系。如何解决南海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张蕴岭有着自己的看法。
张蕴岭表示,南海问题复杂,解决需要时日,危险在于多种因素“掺和”,尤其是在美国借口介入、多方搅局的情况下,局势可能会变得混乱与难控。南海问题的大局是保持克制、稳定、协商、合作。如果发生对抗,要回归正常就要费很大的力气,花很大的代价。
中国—东盟在新形势下,如何共谋发展,张蕴岭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要着眼于大局,搁置争议,通过对话、协商与合作化解误解和矛盾,增进互信。第二,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发挥互补优势,通过加强开放与合作实现共谋发展。最后,要以改善和加强双边关系为基础,重视东盟作为地区合作组织在进行利益协调和推动对外关系的作用。”
南海问题形成原因复杂,仅仅加强经济合作能否有助于改善东盟国家对中国的信任,缓解南海地区争端?
针对这一怀疑,张蕴岭肯定地说,“经济不能解决一切,但利益基础是一个粘合剂。尤其是,中国与东盟陆海相连,有着特殊地缘关系和共同的发展利益关注。因此,推动务实合作,深化利益基础,中国要比其他国家更有优势。”
“以互联互通为例,把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搞好了,建设起连接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公路、铁路网络,加上自由贸易区的市场开放法规基础,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大的经济发展区,那样双方的共同利益基础也就更坚固。从未来发展看,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内需拉动,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也可以为东盟带来新的机遇。”
观点二 互联互通是当务之急
东盟与中国建立对话合作关系20年,经济合作是双方合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关税、贸易壁垒、通关程序、商贸物流等“拦路虎”依旧阻碍着双方深入经济合作的道路。致力于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前马来西亚驻WTO代表拿督苏普诺曼尼,迫切地希望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之路能更通更广。
“虽然现在关税已经被淘汰了近90%的税目,但普遍的非关税壁垒阻碍了投资流动。”苏普诺曼尼表示:“各国间不同的标准、法规和评估程序通常也会构成各国间的贸易壁垒,各国的经济活动和流程的不透明性也阻碍了双方的互联互通。”
苏普诺曼尼认为,要解决阻碍,首先需要各国简化通关法律、法规和程序,使之与国际接轨,并制定符合各国之间交流合作的形式。比如提高海关法律、法规、程序和形式的透明度,推出适合的官方英文版,减少海关对边境的清关控制等等。各国可以共同商议建立一致的检验检疫标准和方法,重新推出、调整各国的检验检疫程序。
地区之间的物理连接可以具体化经济一体化的实际意义。因此,苏普诺曼尼表示,可靠的供应链和完善的物流系统有必要共同努力以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现在东盟在连接性上的最大问题就是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而"中国因素"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他说:“昆明—新加坡铁路和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这两大对接东盟的举措已启动,在运输环节上,这两个项目将会对沿线地区经济、工业以及旅游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观点三 区域化合作应对美国“重返亚洲”
东盟10国和中国的快速发展刺激美国“重返亚洲”,并牵动东亚经济和安全格局的调整,成为了当前东亚形势发展中最大的动向。美国是超级大国,拥有超强的经济、科技、军事实力,某种程度上说,可谓“游戏规则”的制定者。美国的“重返亚洲”,会不会对中国东盟合作造成影响?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董漫远给我们的答案是,“重返亚洲”没有看上去那么来势凶猛,中国不用过度担忧,但要继续坚持区域化合作。
“美国"重返亚洲"是全方位的战略投入,但并不平衡。比如说,美国在安全和外交领域投入的较多,经济领域投入不足,已经允诺的合作项目常常节外生枝,难以落实,不免使得东盟国家失望。”董漫远说:“美国在安全、外交、军事等领域,要求东盟10国为美国"无私奉献",经济上又抠门儿,取多予少,不免令东盟感到不爽。这是美国"重返亚洲"遇到的新问题。”
而反观中国,深化同东盟的全方位互利合作,是中国外交的优先方向。中国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和一体化进程,支持东盟互联互通,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主导地位,也愿意配合东盟共同推进东亚合作进程。“中国不认为东盟的繁荣强大是威胁,反而将此视为难得的合作与互利共赢机遇。中国与东盟已形成命运共同体。而中国继续发挥积极主动作用,坚持区域化合作就是最佳应对方式。”